师者楷模 学者风范
吴世宾[①]
我非常荣幸,是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第一位三门籍学生,有幸成为恩师张明龙门下最早的家乡弟子,能够最早聆听他的精彩演讲,能够更多地沐浴他的关爱。
说起恩师张明龙,我们师兄弟无不肃然起敬,无不为恩师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年大学,加上毕业后多次相遇和相聚,我对恩师有较多的了解。在恩师六十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有幸阅读了《张明龙教授年谱》(草稿),使我对恩师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恩师的崇高形象悄然在我心中矗立:勤学好思,严谨治学;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温厚谦和,求真务实;自强自息,不断创新;成绩卓著,奉献社会。
一、教书育人,良师益友
回想初次见到恩师张明龙,那是我进入浙师大第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几个三门籍的大师兄,领着我们82级三门籍5位师弟去拜访张老师。当时,张老师住在教师宿舍楼1号楼二层(即食堂北面第一排),房间约12平方米大小,居室虽然简陋,但整洁有序,最引人注目的是窗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那算是老师的最大财富了。想当年,张老师微笑着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并拿出水果招待我们,用三门话开心地与我们聊起家乡的人和事。他非常关心地问起我们82级5位老乡进入浙师大一星期的生活学习情况, 还让我们5人分别作了自我介绍。当我介绍是政教系822班学生时,张老师激动地说:“政教系创办以来,总算有了三门籍学生,我总算把你盼来了。”老师的期盼使我庆幸自己进了浙师大政教系,更庆幸自己成为张老师期待中的政教系三门籍第一个学子。短暂的相聚,张老师留给我们的是“他乡遇故知”之感,亲切,温暖。
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恩师的形象浮现在脑海中。身穿白色衬衫,黑色裤子,中等个儿,额高肩宽,圆润的脸膛白里透红,双目炯炯有神。朴素的衣着透视出质朴纯真的性格;高雅的言谈举止散发着儒雅的气质;平易的笑容、亲切的目光流露着智慧的气息;深情的期待蕴涵着无比的关爱。沉稳中不失幽默风趣,老成中充满青春活力。
记住一个人可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但一定需要一次刻骨铭心的感动。恩师给我的这种感动,是在1982年9月17日,那天是我在金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第三天。张老师一得知我动手术住院的消息,就赶到医院看望,并提着水果、白糖、麦乳精等一大包东西。老师首先询问我的病情及手术情况,然后宽慰、鼓励我要好好养病,不要担心学习,有什么困难告诉他。同室病友误把张老师当成了我的家人。老师的关心使我激动不已,让我忘却了孤单。从此以后,恩师在我心目中不仅是我的老师,也成了我情同手足的兄长。出院返回学校的那天傍晚,我一方面怀着感恩的心情,另一方面想让我哥哥知道,浙师大还有一位对我非常关心的三门籍老师,我引着哥哥来到张教师的寝室。张老师见到我俩,热情招待。当我和哥哥向老师表示感谢时,老师却对我说:“我是你的老师,我们又是同乡,你刚来学校,远离家人,肯定不习惯,有什么困难我能帮你解决的尽管说。” 我向张老师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虑:“我出院后,医生嘱咐需在家休息2个多月,一个月后还需去医院复查。不知学校有什么规定?我到底回家休养还是在学校休养,拿不定主意。”张老师分析了情况后,根据我的决心,建议我留在学校休养,并告诉我,他为我代办各种请假手续。张老师还细细叮嘱,要我不要着急,先休养好身体,身体好一点以后再去班级听课,注意劳逸结合,一定能跟上学业的。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暖流,使我充满了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的勇气和力量,第一学期我不但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取得了较好成绩。中共党史考了80分,不但居寝室同学之首,也居班级前列。
四年大学学习生活,老师留给我的感动不只一次,许多次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在我大一第二学期,大约在1983年4月份,我又一次住院了,这次住院病情不严重。医生说,挂针输点滴和吃药,住院10天左右就可以出院,我没通知家人,也怕麻烦老师和同学,让同寝室的好友别告诉老师和同学。不知道张老师从哪里得知我住院的消息,在我住院第三天下午,他提着一大包水果、营养品来医院看我。这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内心的激动无法言状。我强抑住激动的泪水,给老师端凳子,请老师坐下。老师坐下后一边给我削苹果,一边了解我的病情。此时的张老师真像我的家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我庆幸自己拥有这份爱、这份缘。经历这一次感动,老师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永生难忘。
其实,张老师的仁爱之心,从不吝啬,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关心鼓励,以至毕业后同学相聚聊起大学生活,想起老师的关爱都会感动不已。
张老师平易近人,谈吐幽默,举止儒雅,很受同学的欢迎。在浙师大学习期间,浙师大三门籍同学每到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一方面叙叙乡情,另一方面听张老师唱歌、咏诗、讲故事、说笑话,分享快乐。每到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重要节日,三门籍同学会不约而同到张老师家送去节日祝贺,同时享受张老师和师母的热情招待。至今,我们都记得张老师高超的削苹果技术,老师削苹果不但削的皮薄而均匀,而且从上到下一圈一圈削下来,不会断开,送到我们手中时苹果皮还完好包着,拿着一头一拉整条苹果皮就象长长的面皮。我们无不为老师高超手艺称奇道绝。
我记得,大学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机会与张老师相聚,心里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终于,90年代的某个春节期间,在三门县工作的浙师大校友,趁张老师回乡探亲时聚会,邀请张老师一家参加。自此开始,每年春节,我们浙师大毕业的师兄弟、师姐妹,一汇聚到三门县城,就会打听张老师是否在三门,希望能与张老师一起聚餐、叙乡情,再次聆听老师教诲。这一心愿,近几年来都如愿以偿了。
聆听张老师的课堂教学,那是在大学三年级。1984年9月~1985年7月,老师主讲《政治经济学》。老师以端庄的仪表和高雅的举止,通过带有磁性而浑厚的男中音,充分展示出自己崇高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学术视野和渊博的历史知识。他讲的课,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事理相融。他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旁征博引的例证,简单易懂的图表,激发起大家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浓厚兴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许多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学子们走上三尺讲台效仿的模版。
台上三分钟,台下几年功。台上一滴水,台下一桶水。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才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对教学尤其是“优质教学”而言,最主要的是“学”。无论是大学教授,还是教育专家,教学之道都是一样的。张老师不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还经常把课本理论与自己调查研究得来的成果结合起来,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进行教学,使我们听得有味,学得入味。听了张老师准备充分、精彩的讲课后,我总有一种激动想传递,有一种感动想表达,有一种冲动想回到实践中去。正是老师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才能使他在三尺讲台上“诲人不倦”,挥洒自如,给学子们留下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多才多艺”的美好印象。
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40年教学生涯,30年学术活动,张老师一直将“传道授业”作为师者可以为师的基本条件,但他更清楚地意识到传道授业的精湛仅仅是停留在“经师”的层次上,而学生和社会更需要的是“人师”。一方面,他谆谆告诫每一个学生,要做一个诚实、正直、品德高尚和有益于社会的人,身体力行的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在学生尝试着写论文时,他首先便告诫大家,最基本的一条是要诚实,不许剽窃,若引用别人的观点必须注明出处,这在学术腐败比较严重的环境下,从根本上倡导了一种正气。另一方面,他还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了一座道德丰碑。所谓“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张老师学识的渊博、思维的敏锐,为人的正直、治学的严谨,莫不给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人格上带来深刻的影响。至今我还记得,张老师在我们同学聚会时,给我们唱《小草》这首歌,把自己比做小草,把学生当成他的伙伴,何等谦和、何等宽广。张老师在学生中的威望,不是仰仗教师的地位来维护,而是源自学生对他学问和人品的由衷的钦佩。在我大学毕业时,我特地让张老师在我毕业留言册的第二页给我写毕业留言,张老师写的留言是“殷勤举起送行杯。酝芳菲,注春晖。凝作春心,不怕子规催。趁取东风勤着力,君在处,是燕台。”写完留言,张老师特地向我解释:“‘燕台’的涵义,是相传燕昭王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延请天下之名士。”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时候,我很自然地会翻阅毕业留言册,老师的留言就成为激励我克服困难、挑战挫折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我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力量之源。
二、勤奋求索,博学多才
勤奋好思的习惯,博学笃志的精神,饱学之士的风采,正是张老师求学的真实写照。
张老师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三复式”教学的村校转到教学质量一流的县城小学,因教学条件的差异,造成他与县城学生的差距。面对差距,他为了加强学习,自五年级开始用三本练习簿学算术,一本做课堂作业,一本复习难题,一本做预习或研究题。多次依靠预习和研究掌握了一些新定理。从此开始,他慢慢养成了勤学好思的良好学习习惯。正因为养成了勤学好思的习惯,才使他进入县城小学后学习成绩很快就跃居班级前三名。张老师在其父亲目标激励的推动下,不断努力,悟出了这样一些道理:“一个人有了奋斗目标,就会产生一种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并激发出完成既定任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推动自身努力拼搏,直至实现这一目标。”张老师的内心感悟转化成了博学笃志的坚强动力,换来了高中毕业成绩的高分和长久没有被人打破的记录。老师正是一位“胸怀凌云壮志的读书郞”。
志存高远,笃学不倦。进入大学后,张老师学什么就钻什么,并都学有所成。他被学生公认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饱学之士。
张老师进入浙师大,开始读中文专业,他把格律词作为重点钻研方向,勤学苦练,一边钻研一边创作,自1978年7月看过大龙湫后写了一首诗《七律·雁荡观瀑》开始,10年间每年都有诗词作品发表在《浙江师院报》或其他刊物上,至今已陆续在《诗词集刊》等处发表40多首,有6首诗词入选《新中国诗词大观》。老师曾被浙江师范大学诗社聘为顾问,主要为校内诗词爱好者指导格律诗词的写作。现在是中华诗词协会名誉副主席。
不到一年的中文专业学习,学校为了组建政史系却让张老师放弃中文转向经济学专业,学成回学校当经济学老师。“勇者不惧”,老师二话不说服从学校安排,转到杭州大学政治系学习,从此步入经济学专业学习之路。面对陌生的经济学专业,老师从零开始,凭着远大志向,勤学好思的良好习惯,博学笃志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很快投入到经济学的钻研之中。“未酬壮志莫思乡!”正是老师此时的内心表白。
1981年2月22日,张老师进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历时两年,第一年为脱产学习。老师充分利用复旦大学优越的教学条件,拜复旦大学经济学界知名学者为师,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夯实了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懂得了经济研究方法和严谨认真的学术作风,并且有了第一篇经济学论文。老师在《汉宫春·校园掠影》中写道:“史颂囊萤霄读,赞骑鞍默诵,学业艰难。微流汇成巨海,粒土堆山。芳华正盛,趁良辰,切莫虚闲。迎四化,心丹志壮,勇攀时代峰巅。”诗能明志,老师这首诗正是这一阶段求学的写照。从此以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教学和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990年8月31日,张老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班学习,学习期限为三年,前两年为脱产学习。学习期间,老师不但按时听课完成各项作业,而且以平均每周精读一本新书的速度,读完经济学博士生重点阅读书籍。两年的学习,修完政治经济学博士生课程,“微流汇成巨海,粒土堆山”的学习目标,付诸实现,不但为日后的学术研究打稳了根基,同时也迎来了学术生涯的起飞阶段。
纵观张老师的求学之路,既是一条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之路,也是微流成海,粒土堆山之路。既为我们学习树立了榜样,也为教育后人提供了典例。
三、潜心研究,服务社会
在学生面前,张老师从不谈自己在学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获得了哪些荣誉。我偶尔能从张老师的同事、同学、朋友或媒体上获知他得到的荣誉、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当我读了《张明龙教授年谱》(草稿)后,才全面了解张老师30年学术活动及所取得的成就。30年来,老师足遍全国,从学写论文起步,经课题研究,学术起飞,到著书立说,开拓区域经济学新领域,30年学术生涯,矢志不移,潜心研究,硕果累累。我为老师30年矢志不移坚守清贫的学术阵地而钦佩不已,为老师在30年学术研究中取得的累累硕果而骄傲无比。
张老师认为,读书做学问要“天圆地方”。“天圆”就是脑子灵活能勤于思考,“地方”即能静下心来坐冷板凳。反之,一个人如果“天方地圆”,脑子不开窍又不肯下苦功,则是断然出不了成绩的。从老师“天圆地方”的学术思想中不难看出,做学问除了脑子灵活外,还必须有“勤”的行动又能有“静”的心态。老师30年学术成果,正是静心耐心“坐冷板凳”的结果。
1990年9月至1992年7月,张老师以国内访问学者身份,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博士生课程。他除了每周按规定课时到导师宋涛教授处听课并完成各项作业外,还以平均每周精读一本新书的速度,读完经济学博士生重点阅读书籍。他还听过卫兴华、胡钧、孟氧、何伟等教授开设的课程和讲座。这两年,张老师正是用“坐冷板凳”的精神,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学术研究,不但修完了经济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还写成31万余字的个人专著,出版三人合写的编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两篇曾呈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
在浙江师范大学任教时,张老师白天除了给学生上课外,还要负责做好学校宣传部、统战部的工作,为了有时间备课、读书、搞研究,张老师曾特地做了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告示板,上面直排两行写着八个字:“备课时间,恕不接待”,一到晚上就挂在门上,免得闲人打扰,浪费宝贵的时间。老师正是以别人用于休息的时间进行学习研究,日积月累,“微流汇成巨海,粒土堆山”;正是认识到自己“芳华正盛”,时时要求自己“趁良辰,切莫虚闲。” “坐冷板凳”使张老师几乎没有时间与人闲聊、玩耍,但是积累了真才实学,结出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之果。鲁迅先生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文学界巨匠,就与他“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读书”分不开。张老师的“坐冷板凳”精神与鲁迅先生“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读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张老师“坐冷板凳”精神更可贵的是,做学术研究不为名利所动,不为社会浮躁之风所染,志存高远,甘于清苦,潜心治学,持之以恒,求真务实,耐得住寂寞,正所谓健行不息,久而益虔,无怠无荒。老师可谓是一个寂寞科研路上无怨无悔的学者,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什么是执着、什么是科学精神的至高境界。那种宁坐30多年“冷板凳”的执着,不求名利的淡定,从不在学生面前提起自己取得那些成绩的谦虚态度,莫不带给学生人格上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会成为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上不断努力的精神动力。
张老师在科研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服务社会。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实际,调查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出新的观点,发现新的问题,并提出有益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新措施,因而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自1982年6月与金华市科委、农委等单位合作,承接市政府年度重点研究课题:“金华衢州地区土特产资源调查研究”开始,到1988年10月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年度重点课题:“浙江滩涂开发综合研究”,
1989年10月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招标课题:“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研究”,1990年9月25日主持中央政策研究室专项课题:“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研究”,1993年5月26日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年度重点课题:“浙江台州港口海湾资源开发研究”,1997年9月11日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年度重点课题:“金华地区专业市场发展研究”, 12月25日参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有资产实行资本化经营的理论研究”,1998年2月5日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五个一工程”重点课题:“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对策”,2000年5月3日主持浙江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项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就业制度研究”,2001年11月7日承担浙江省委2001年重大调研课题“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运行机制转变研究”任务,主持子课题《构建有序竞争的市场规则体系研究》,2003年3月22日主持浙江省科技计划基金项目:“健全科技信用制度研究”,2004年6月10日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推进台州制造业发展研究”,2005年4月28日主持临海市政府项目:“临海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及相关研究”,2006年3月9日主持浙江省科技计划基金项目:“运用科技信用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12月20日主持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校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研究”,2007年1月26日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促进我国民间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任务,主持完成子项目“台州市促进民间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实证分析”,同年7月31日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2010年8月21日主持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历时30多年的课题研究,其成果为金华市、台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也为浙江省甚至全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张老师作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跨世纪“151人才工程 ”第一层次的学术带头人,不仅个人成果累累,而且在浙江师范大学和台州学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先后创立了两个“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凝聚了学科团队,带出了一批人才。张老师自2002年担任台州学院副校长以来,一直致力于学校的专业和学科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体事业每向前迈进一步,其背后都凝聚着张老师不知多少个“坐冷板凳”之夜的思想结晶。
张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凭借信仰与激情,坚守与超越,成为一代师者楷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师德高尚,情志纯美,胸襟坦荡,品德高雅,与人为善,待人谦和的当代师魂形象。作为张老师的一名学生,我一直尊崇恩师的学术修养,为人处世和儒雅的学者风范。
恩师,虽然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却是我心目中最出色的老师!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123~131页。
[①]作者简介:吴世宾,1965年11月出生,男,浙江三门人,台州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收稿日期:2011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