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创新信息 > 电子信息 > 正文

模仿动物机器人的创新信息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7日 15:42:02  浏览量:

模仿动物机器人的创新信息

1.模仿动物生理机制机器人的新成果

⑴模仿动物大脑机制,研发出“混沌”机器人。

2010年1月,德国伯恩斯坦计算神经科学中心,研制成一种应用混沌理论的小型机器人,其简单的“大脑”可以处理大量信息并发出指令,从而完成复杂任务。

研究者指出,现有的小型机器人一旦接收到太多信息,其能力有限的“大脑”,处理起来就相当困难,而自然界中的蟑螂等昆虫虽然大脑神经系统简单,却能灵活地调整身体应对环境变化。

此次设计的机器人有6条腿,由18个微型马达驱动,另有18个光、热和触觉传感器收集信息。虽然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大脑”非常简单,但在应用混沌理论后,这个“大脑”可以高效分析和处理传感器信息,迅速做出躲避“天敌”、爬坡、越过障碍物等行动。

有关专家评论说,这个“混沌”机器人,对研究动物神经系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⑵模仿动物觅食机制,开发吃昆虫产生能量的机器人。

2006年 4月,英国布里斯托尔机器人实验室克里斯·梅尔惠西负责的研究小组,正在设计他们最新式的“吃虫子”机器人:生态机器人三号(Ecobot III)。这是一种实验室里研制的,通过吃昆虫和其他生物以产生能量的机器人。

梅尔惠西说:“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在谈论这种能够自己补充能量、智能而且全自动的机器人。但事实上,没有能量,这种机器人就什么也做不了。”今天,大多数机器人是通过外接电源、太阳电池板或电池获取能量。但是,在未来,机器人将不必依靠电网、日照,也不需要人工协助。梅尔惠西研究小组认为,与野生动物觅食的方式一样,这些机器人可以自己觅食,满足能量需要。他说:“动物的习性就是证据,这是可能实现的。”

近十年来,梅尔惠西研究小组,已经发明了很多依靠糖、腐烂的苹果或者死苍蝇,提供能量的机器人。通过一系列“会吃东西”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能转化为电能。这种“活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当微生物“消化”了植物和动物后,菌群就可以产生电能。实验室推出的第一个装置,名叫“斯拉宝”,这是一个人造的“肉食动物”,是用来搜捕粘糊糊的菜园害虫而设计的。但是,“斯拉宝”不会消化它的猎物,它却是未来靠生物发电的机器人的“祖先”。2004年,研究人员发明了生态机器人二号(Ecobot II),外观大小像一个甜点盘子,这种装置“吞下”8只苍蝇,就可以维持12天的行走。

伊奥尼斯·伊洛珀洛斯是生态机器人二号的一名研究人员,这项研究也是他博士课程的一部分,他说,把整个苍蝇,喂给机器人携带的每块燃料电池。当电容充电后,这种机器人能以每小时8到16厘米的速度“行走”,而且一边朝着有光的方向移动,一边记录温度,通过无线发射机传送数据。

虽然速度较慢,但它是第一个通过生物获取能量的机器人。它能够感知周围的世界,能够自行处理,采取行动,也可以把相关信息与控制者分享。因此,研究人员对此非常乐观,他们认为,在未来将实现能够自动供能的机器人。研究人员说,如果真的想让机器人进行监控菜园、海洋,以及污染程度或二氧化碳等,就需要非常廉价的小型机器人。目前,机器人体积很大,但是,在20~30年后,它们将是非常小的。

然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是否先进到可以为机器人提供足够的能量,还不确定。到目前为止,梅尔惠西研究小组仍然是人工抓捕苍蝇,喂给它们的机器人,但如果研究人员想要实现机器人自动供能的话,那么,机器就需要自己去寻找食物。梅尔惠西表示,使用信息素作引诱的捕蝇器或抽吸泵,可能会吸引昆虫来寻找食物来源。他说,必须研制一种较好的消化系统。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2.模仿动物体貌特征机器人的新成果

⑴模仿蜜蜂视觉系统特征,研制视觉机器人。

2005年11月,伦敦大学学院眼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公布的研究成果称,他们发现蜜蜂的视觉系统,比人们以前认识的要复杂得多。该发现解释了蜜蜂大脑是怎样解决视觉挑战的,它如何在不同颜色的光线下辨别出不同的物体。研究人员表示,将利用这个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研制未来机器人的视觉系统。

研究人员用食物奖励的方法,训练大黄蜂在不同颜色的人造花中,找到一种特定颜色的花。然后,他们测试这些蜜蜂,同时在紫外线黄色、蓝色、黄色和绿色等四种不同颜色的光照明场景中,找到同一颜色花的能力。为解决这样的难题,蜜蜂会快速把这些场景根据不同的照明,分割成几个不同的区域,然后在每个区域中找出正确的花来。

研究表明,蜜蜂小小的大脑,不仅能解决目前最精密的电子计算机都不能解决的难题,而且还告诉我们,它们是通过使用同一场景中不同物体的色彩联系,这些联系在统计学意义上讲,是它们的经验中最有用的。

研究人员称,他们的长期目标,是进一步深入这方面的研究,然后利用取得的成果,制造出视觉机器人,就象蜜蜂用它们仅有的一百万个视觉神经,可以在杂乱草丛中找到一朵简单的花一样,目前还没有任何机器人可以做得到。

⑵模仿蜜蜂视觉系统特征,开发可以产生三维画面的机器人立体视觉系统。

2006年4月,墨西哥恩塞纳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中心,古斯它夫·欧拉归和恺撒·普恩特等人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人立体视觉系统,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8届有关图像分析与信号处理的先进计算会议上,作了精彩演示,并获得头奖。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成果,是受蜜蜂找食技巧启发研究而成的。蜜蜂大脑仅有100万个神经细胞,但视觉辨析能力极强。研究人员想,如果给机器人装配类似蜜蜂的视觉系统,通过模仿蜜蜂告诉其它蜜蜂哪里有花采的方式,将赋予机器人更强的视觉能力,可能就会看到三维立体景象。

研究人员说,通过两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来捕获画面,机器人就可以产生三维立体图像。可是,这种机器人计算的强化效果只适应于大画面。虽然复杂的统计技术可以用来挑选画面的重要特征,但还还需要时间来完善。他们认为,此系统并不简单。它使用了虚拟蜜蜂导向,跟踪潜在的有利位置,然后再呈现三维画面。在程序设计下,虚拟蜜蜂在二维图像中找出潜在的有利特征,查找的标准可依照质地和边缘等。比如,这样做可以让它们在一间空房子里集中看一个人或突出的物体。

此蜜蜂软件,可以由探测者蜜蜂随意启动,以处理图像的不同部位。识别出潜在的有利特征后,探测者蜜蜂就会招募其它虚拟蜜蜂,即所谓的“收割机”,来调查更加详细的细节特征。招募的“收割机”越多,说明这区域最值得关注。如果“收割机”也发现了此有利区域,它们会集中调查此区域。之后,系统会根据所有蜜蜂的行动,将此区域的三维画面显示出来,最终帮助机器人导航,或与周围环境更有效地进行互动。

这一搜寻法则能节省时间,欧拉归说,“收割机”由探测者锁定目标,只观察有希望的区域。在测试中,欧拉归研究小组用了8000个探测者蜜蜂和3200个虚拟“收割机”,呈现了生动的三维立体画面。

⑶模仿毛毛虫蜷缩伸展自如的体貌特征,研制可担当重任的毛毛虫机器人。

2007年2月,有关媒体报道,美国波士顿塔夫兹大学巴里·特里莫教授、大卫·卡普兰教授共同负责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一种毛毛虫机器人,未来它可以在狭小空间大显身手。

研究人员说,未来毛毛虫机器人,能够蜷缩成一个小团再恢复原形,还能在粗糙表面进行攀爬、在狭小空间里检查。该研究小组,已经开始启动自己的一项制造软体机器人的计划。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毛毛虫机器人将能够从事,从人体内检查帮助医师确诊,到检查工业管线损坏情况的各种事情。它还能够用于通过危险区域,如核反应堆或是雷场,或者是维修太空飞行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特里莫教授说,“或许明年我们就将制造出一个能够爬行的毛毛虫机器人。”他已经研究毛毛虫和软体动物神经系统多年,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如何更好地用一个小小的大脑,来控制自己的波浪似的运动。他成功地确定了一些负责特定运动的脑细胞的功能。

由于这些动物是软体动物没有骨骼,他们的运动要比那些拥有骨骼系统的动物,所受限制少得多。例如,人类的肘部只能向两个方向运动,目前许多刚性的机器人,都具有类似的关节。毛毛虫可以向许多方向运动,而且并不需要太多的神经系统实现这种能力。它们的肌肉可以对简单的大脑信号做出反应,具有做出卷曲等动作以爬上树枝和树叶下面的能力。研究人员设想,建造一个机器人控制系统,并模拟毛毛虫的神经系统和肌肉动作。

卡普兰教授的部门,将进行软体材料研究,以制造毛毛虫机器人的身体和电子元件。它致力于遗传工程和纳米技术的研究,以制造出像蜘蛛丝一样的弹性材料。

最后,特里莫说,他的研究小组希望制造出一个毛毛虫机器人,你可以拿起它,它会在你的手心缩成一小团,让它走,它就能走开了。

3.模仿动物行走方式机器人的新成果

⑴研制出用健壮八肢走路的 “蝎子机器人”。

2005年2月10日,《自然》杂志报道说,迄今,登临地外行星进行科学探测的机器人,均靠轮子行走,然而轮动机器人最大的局限在于很难探测峭壁和小块岩石。最近,德国不来梅大学的机器人专家研制出一种“蝎子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是模仿蝎子走路方式设计的,像狗一般大小,有8条腿,能够满足在其他星球上探险和研究的许多条件,比轮动机器人更具优势,它们既能走得远又能下陡坡、攀悬崖,甚至能钻进裂隙,因而更适宜在诸如火星、土卫六等行星上进行科学探测。

据报道,“蝎子机器人”,很快将送至美国航空航天局加利福尼亚基地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结果令人满意,这种“蝎子机器人”将会大量生产,以供未来对其他星球的探索和研究,当然,这种机器人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科学研究领域。

⑵制造出能在水面行走的黾机器人。

2007年7月,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械工程学博士生宋演武,与机械工程学助理教授梅丁·西蒂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制造出一个能够模仿水黾“水上漂”功夫的机器人。

这款可以在水上行走的机器人,无论是外观还是设计都与水黾类似:它不仅不会破坏水面张力,而且还拥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与其他可在水面漂浮的机器人有所不同的是,这种小型机器人重量较轻,而且拥有长”腿”,因此它能够充分利用水面张力,进而保持飘浮状态。相比之下,水上机器人中的“大块头”必须依靠浮力,而这种依靠还要取决于它们的体积。研究人员预测,这样的微型机器人,可能的应用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环境监控。此外,它们也可以用于教育和娱乐目的。

⑶开发出用猴子行走信息遥控的机器人。

2008年1月,有关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读取猴子在行走时的大脑信息,成功遥控远在日本京都的机器人同步行走。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让恒河猴在跑步机上行走,然后用电极读取猴子大脑中,控制行走区域内的数百个神经细胞所产生的信号,并分析出这些信号和猴子腿部运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再通过互联网,把分析数据传输给位于日本京都的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

日本研究人员接收到数据后,将其输入一个类人型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身高155厘米,体重85公斤,全身有51个依靠油压装置活动的关节。在信号的指引下,机器人开始行走,步调与远在美国的猴子基本一致。

4.模仿动物攀爬方式机器人的新成果

⑴研制可自由攀爬粗糙墙面的“蜘蛛”机器人。

2005年8月,外电报道,斯坦福大学马克·卡特克斯基教授,与他的学生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能够在各种水泥墙、抹灰墙以及砖墙上攀爬地机器人。它的制造灵感来自于自然,研究人员模仿蟑螂和蜘蛛,在机器人的脚趾上装上了细小的尖刺。

该机器人被命名为“带刺的小虫”,是由斯坦福大学的马克·卡特克斯基教授和他的学生共同研制的。它能够用于探测许多人类难以深入的地方,如灾难现场、摩天大楼或是公路的地下道。

此外,由于“带刺小虫”体积很小,行动起来又很安静,因此它还可以被用作监视。卡特克斯基说:“这是直接把生物学上的启示应用在了机器人技术上。”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能够攀爬垂直表面的机器人的足部,都是使用吸盘、磁体或者粘性物质的设计而成的。而他们只能局限在特定的表面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如磁体只能在金属表面,如船的外壳上攀爬;而吸盘在玻璃或其他十分光滑的表面才能发挥作用。

所有这些攀爬方式,都无法在典型的建筑和桥梁的布满灰尘且崎岖不平的表面攀爬。现在,这种自重只有400克的“带刺小虫”,却能够在任意表面攀爬,这主要靠其6个指头发挥作用:它的每个指头上,都有10对细小的钢刺,能够抓住水泥、抹灰和砖墙上微小的凹凸不平之处。在这些指头上用软硬塑料把这些钢刺固定住,以提供在指头脱离凹凸不平处时所必要的稳定性和弹性。

此外,这种机器人还有一条尾巴轻轻地贴着墙壁。当有一只腿未能稳当地抓住墙壁时,它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并保持平衡。避免当机器人攀爬时向两边摇晃得太厉害。

这种机器人的有效载荷为400克,在它的后部还架有一个摄象机,能够拍摄它进行垂直攀爬的情形。

尽管,现在“带刺小虫”已经能成功地完成岩石攀爬,但离它真正被用于建筑和桥梁的探测还有一段路要走。

科学家们已经考虑研制下一代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带有人工合成干性粘剂以及细小的钢刺,能够模仿壁虎的技能。

⑵研制出可沿天花板爬行的壁虎机器人。

2006年5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马克·卡特科夫斯基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一种可沿垂直墙面爬行的壁虎机器人。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个壁虎机器人安装有特制的机械臂,能够非常安全地沿垂直墙壁和天花板爬行。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一奇特的效果,是因为在机器壁虎的四爪下面遍布着数百万根茸毛。每一根茸毛都能够对墙面产生一定的吸附力,从而保障机器壁虎牢牢地“抓住“墙面。

目前,这项最新发明,已引起美国国防部的注意。据悉,美国军方正在考虑利用这项最新技术,开发出具有“粘力”的手套。而卡特科夫斯基则认为,壁虎机器人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中就包括作为机器人救生员。

⑶研制在斜面或垂直表面上稳定移动的机器人。

2006年8月,俄罗斯科学院医学和生物研究所主任鲍瑞斯·帕洛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独立报》上发布消息说,他们现在正在研发一种新型高粘力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使机器人在斜面或垂直表面上稳定移动。

帕洛夫说:“这项研究,是受一年前所发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的启发。研究人员找到了壁虎为什么可以轻而易举地黏附于陡峭表面的原因。”

研究人员指出,壁虎展示的这种非凡的粘力,实际上并不是它的爪子分泌出了什么特殊的黏胶物质,而是它的爪子覆盖了数百万个微小绒毛。每个绒毛是人类头发平均厚度的两倍,绒毛顶端有一千个微小垫子,那些垫子体积很小,所以它们可以以分子级黏附于物体表面。

俄罗斯研究人员已经制造出一个机器人样机,它可以“站立”在天花板上,同时还能承受数公斤的重量。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旨在研发出一种可以在露天场所执行研究的攀爬机器人。

⑷开发出可沿垂直墙面爬行的机器人。

2008年6月,美国SRI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计算机世界》网络版上发表研究成果称,他们研制出可沿垂直墙面爬行的特殊机器人。研究人员使用的称为“柔性电子附着”的技术,可让新型机器人借助静电产生的吸引力在垂直的墙壁上爬行。实验表明,它能在每平方厘米的接触面产生1.5牛顿的附着力,并能负重34公斤进行攀爬。

新型机器人不但能沿砖墙爬行,还可沿垂直的用混凝土、木头、铁、玻璃制成的墙壁及不涂泥灰的石墙和砖墙爬行。至于爬行物体的表面是否导电并非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即使存在着大量的灰尘和垃圾也不会给机器人带来麻烦。但是这项技术的一个缺陷是,在潮湿表面上机器人的攀爬会比较困难一些。

研究人员以往在设计会攀爬的机器人时,一般都是使用微纤维设计,来模仿壁虎脚上的刚毛来产生黏着力。与此不同的,SRI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在墙面上诱发静电电荷,机器人本身产生相反的电荷,以此形成墙面与机器人的吸附力。SRI机器人具有的优势是,这种吸附力可随时关闭,从而使机器人的运动更加简单。它还能使机器人的吸附表面自清洁,从而避免表面的灰尘和污垢对机器人的阻滞。

SRI国际的商业开发主管菲利普·古根伯格称,对美国军方而言,具有爬墙能力的机器人,可让士兵更好地在战区执行侦察或其他任务。除了军事用途,这种机器人甚至能够在废墟中靠着墙壁爬行,一旦实用化后将可用来进行救援,探寻受灾人员。

5.模仿动物飞行方式机器人的新成果

⑴研制像昆虫一样飞行的微型机器人。

2006年4月,国外媒体报道,瑞士联邦工学院让•克利斯托夫•茹弗里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个微型飞行机器人,重量只有10克、翼展为36厘米,能模仿昆虫的飞行。他们还将进一步缩小飞行机器人体积,最终使它将成为苍蝇大小。

茹弗里博士表示,许多人从昆虫身上获得灵感,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研制出类似昆虫那样,能在封闭房间里飞行机器人。的确,在房间里几乎所有的东西如墙壁、角落、天花板、家具等等物体,都会成为微型飞机的障碍物。为了及时发现这些障碍物,飞行机器人必须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和大量传感器,但是这些组成部分都会增加其重量。通常,重一些的飞行机器人,为了保持在空中需要比轻一些飞行机器人飞行得更快才行。当然,同样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导航问题。

对昆虫的研究表明,苍蝇为了控制在空中的姿态,它会利用自己的复眼,同时通过双翅目,即不发达的第二对翅膀,帮助它在飞行中头朝下时不会发生翻转现象。苍蝇时常会沿直线飞行,发现障碍物时会一直飞到障碍物旁边时,才突然改变90度并重新沿直线飞行。

茹弗里博士及其同事,把苍蝇这一飞行能力,应用到自己研制的微型飞行机器人上:它利用2台低分辨率微型摄像机,模仿苍蝇的视力,2台摄像机分别安装在每个翅膀上。微芯片大小的陀螺仪起着双翅目第二对翅膀的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这种微型飞行机器人,在一间长宽各为 7米房间里试飞,房间墙壁被涂成垂直的黑白条纹,结果它自动飞行了近5分钟。在此基础上,瑞士科学家抓紧研制更小的飞行机器人,它的尺寸可与苍蝇相比拟,并能自动调整自己的飞行高度。

⑵研制像蝙蝠一样摇摆飞行的机器人。

2009年7月,《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机械工程学博士格奥尔基·博吉特,以及他的指导教授斯蒂芬·史拉克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正在研制一种手掌般大小的蝙蝠机器人,它重量不到6克,可谓轻如鸿毛。这种蝙蝠机器人,是一种完美的微型飞行器,未来可作为侦察或者数据收集的用途。它的四肢处的关节,用形状记忆合金做成,肌肉则用智能材料合金组成。

据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从自然界获得灵感,才萌发了研制机器人蝙蝠的念头。史拉克说:“我们正试图尽可能多地模仿大自然,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而在微型飞行器领域,大自然告诉我们,像蝙蝠这种作摇摆飞行的动物,是最有效果的微型飞行器。”

研究小组使用一种特殊的形状记忆合金作为机器人蝙蝠的关节,是因为它具有多种优点。这种合金具有超强的弹性,能够给机器人蝙蝠提供全系列的运动,但又总是能返回到原来的滑翔状态。

而智能材料合金,也被应用到蝙蝠机器人的肌肉上。据史拉克介绍,研究人员使用的这种合金能够对电流产生的热作出敏感回应,热驱动合金里面头发般大小的微型电线,使“金属肌肉”收缩,在收缩的过程中,“金属肌肉”里面的电线电阻也跟着改变,从而提供同步行动和感觉输入的双重功能,将有助于减少机器人蝙蝠的重量,使其如同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蝙蝠一样,能够对不断变化的条件迅速作出应对。

6.模仿动物生活习性机器人的新成果

模仿蟑螂群体生活习性,研制当“卧底”的蟑螂机器人。

蟑螂时常出没在厨房和卧室,给人们带来烦恼。它常躲在墙角旮旯里,出来后又爬行敏捷,难以消灭。现在,人们不用愁了,科学家已着手在蟑螂队伍中培养“卧底”。“卧底”能够影响和改变蟑螂的生活习性,引其出洞,以便剿杀。

2007年11月1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比利时、法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把几个蟑螂机器人,混入真蟑螂队伍中。通过程序控制,以假乱真的蟑螂机器人,能明显影响整个蟑螂群体的决策,使它们行为变得怪异。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蟑螂机器人,来研究像蟑螂这样成群出没的动物如何进行“群体决策”。

法国的研究人员,在分析研究蟑螂的行为后发现,蟑螂喜欢群体生活,但没有领袖,成员都很平等,而蟑螂常会跟随同伴行动。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能在蟑螂队伍中培养“卧底”,就可能把蟑螂带出黑暗的角落。

这些蟑螂机器人,外形上并不太像真蟑螂,但体积很小,和真蟑螂的个头差不多。研究人员给机器人外表敷了一个涂层。这种涂层,是由不同化合物混合制成的,与真蟑螂身体表面的化学组成成分十分类似。因此,机器人会发出一种蟑螂气味,让真蟑螂确信这是自己的同类。

机器人放入真蟑螂群体后,很快就与真蟑螂“打成一片”。机器人开始参与到群体决策过程中,并显示出“影响力”。比如,蟑螂喜欢黑暗、成群活动,它们的活动决策由两个因素决定:那个地方有多黑、同伴们是否都去那儿。当面对明暗不同的两个藏身地点时,被研究人员编程的几个蟑螂机器人,选择了亮一些的去处。尽管行为稍显异常,但机器人却成了“带头大哥”,整个蟑螂群也跟着一起前往。

研究小组在报告中写道,这说明机器人的确可以改变动物的群体习性。他们希望这项实验以及其他动物机器人研究,能够有助于理解动物行为以及群体决策过程等。

研究人员认为,蟑螂机器人的成功研制及运用,将使人类在控制动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负责人说:人类利用“内奸”控制动物,其实是非常古老的方法,猎人和渔民都是这方面的老手。不同的是,现在研究的是混入动物并与其沟通的机器动物。

不过,蟑螂似乎头脑稍微简单了些,对于和自己大小、气味差不多的东西都能欣然接受。专家指出,研制蟑螂机器人只是第一步,科学家还将研制防止羊群集体跳崖、鼓励鸡做运动的各种机器人。科学家们要想打入一群更高等的动物内部,可能就得想办法研制出更精密、更逼真的机器人。

摘自张明龙、张琼妮《国外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进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381~3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