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快乐宝贝 > 正文

平韵格小令词(中)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10:57:59  浏览量:

平韵格小令词(中)

(二)江城子·送毕业生[1]

殷勤举起送行杯。酝芳菲,注春晖。凝作春心,不怕子规催。趁取东风勤着力,君在处,是燕台

【注解】

⑴芳菲:芳香而艳丽。

⑵春晖:指春天的阳光。

⑶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⑷燕台:相传燕昭王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延请天下之名士。

【词意】

热情地举起送行的杯子。这个杯里的美酒,是用芳香而艳丽的鲜花酝酿的,并倾注着春天温暖的阳光。喝下这杯酒,就会聚成春天一般的心情,永褒青春活力,从而用不着担忧杜鹃鸟哀怨催促春天的消逝。趁着东风劲吹之机展翅翱翔,奋力拼搏,你所在的地方,正是急需人才之处,定能大展宏图。

【赏析】

《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晁补之改《江城子》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在《江城子·送友人》这首词中,词作者采用单调的词牌格律,因此本首词本是七句五平韵,单三十五字,殷勤举起送行杯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酝芳菲[仄平平(韵)],注春晖[仄平平(韵)]。凝作春心[中仄中平],不怕子规催[中仄仄平平(韵)]。趁取东风勤着力[中仄中平平仄仄],君在处[平仄仄],是燕台[仄平平(韵)]。词中的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中表示可平可仄,韵表示韵脚位置。

首句“殷勤举起送行杯”开门见山点明了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词作,自古以来,送别友人的诗词非常多,大多都表达一种惜别之情、对友人的祝愿、离别的失落感、盼望下次尽快重逢等之意,而本首词则通过词奇妙美景的组合,抒发了勤奋进取与意气风发的情怀。“酝芳菲,注春晖”一句可见词作者奇思妙想,送行杯子里酿的不是一般的酒,而是用芳香而艳丽的鲜花酿出的美酒,而这杯美酒又倾入了春天温暖的阳光,此句可以说是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送别情怀之中。“凝作春心,不怕子规催”一句很有深意,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经常夜里鸣叫,声音凄切,所以许多诗词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如杜甫《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陈亮水龙吟》词:“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鲁迅无题》诗: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词作者在“子规催”前面用了“不怕”二字,这里的“怕”不是畏惧之意,而是担心与忧虑之意,词作者希望友人不必理会与担忧杜鹃鸟哀怨的鸣叫而使春天匆匆离去,只要心理年轻就能确保青春永驻。同时,鼓励友人要一心一意着力于勤奋,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君在处,是燕台”是词作者对友人的真诚期盼与祝福。燕台是相传燕昭王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筑黄金台以延请天下之名士的地方,预示着会得到赏析并有所作为。

此词虽短但有三妙,此词一妙是笔意入微,妥贴自然,将拟人手法用得恰到好处,化无情的“送行杯”为多情的送行之物。此词二妙是想象丰富,意境高远,充满了积极生活的光彩,对杯中“酝芳菲“与”注春晖”而成的酒的描写可谓是奇思妙想。此词三妙是写送别却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用“燕台”来巧妙的比喻,使得送别有“言尽而情不尽”之感。

(三)长相思·盼夫归

望星星,数星星。数到天边接古城,灯光点点明。

爱真情,怨真情,怨到郎君故里行,满头华发生。

【注解】

据报载,东北一妇女,丈夫抗战随军出征,杳无音信。但她坚信丈夫仍然活着,一定能重返家乡,时常倚窗望星空,思亲人,独自抚养孩子成人。50年后,丈夫从台湾回归故里,始得团聚,不久她便病逝。读此有感而作。

【词意】

夜深人静的时候,仰望着深邃的天空,细数着星星。一直数到连接天边的古城,古城点点微亮的灯光,也仿佛是天际中的星星。为真情所爱,也为真情所怨。一直怨到郎君返回故里,昔日青丝已变成满头花白的头发。

【赏析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词,作者有感而发,用口语形式来表达,抒情比较直白与粗放,语气多为诉说,有点曲的味道!

要赏析这首词,得先理解作者有感而作的背景。其背景是居家妇女对出征几十年未归的丈夫的思念与对丈夫肯定会回归故里的坚信。当知道了写作的背景,也就读懂了词作的本意。这首词开头就很直露,“望星星,数星星”,“望”和“数”体现出不同的含义。这里的“望”体现了居家妇女对出征丈夫的思念之深。这里的“数”突出了受到长久折磨的思念之痛。妻子对驻守边关的丈夫的思念的诗词有很多,如王驾的《古意》:“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寄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就表达了妻子对边关的丈夫骨肉分离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战局混乱的担忧。又如王昌龄《闺怨》:“深闺少妇不识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表现了少妇触景生情,由自然引起的一番惆怅和悔意。古代更有“望夫成石”之传说。作者没有采用与沿袭古人的夸张手法,而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抒情。“数到天边接古城,灯光点点明。”用笔看是简单,其实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连接天边的露出灯光的古城小屋里,是否同样安坐着思念妻子的丈夫?

词的四,五两句是爱怨的叠加,“爱真情,怨真情”,表露了居家妇女对出征几十年未归的丈夫的真实心态,是居家妇女对相思发出的积怨。一面深爱着对方,需求相思的聊救。另一面又怨恨着对方,埋怨杳无音信的苦楚。短短几字,写出了两种心情,看似矛盾,实则真实,写出了为爱所困扰的真情。“怨到郎君故里行,满头华发生”两句,写出结局的美好,也写出了结局的凄凉。之所以说美好,是因为终于郎归故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火的洗礼,九死一生,古今而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能平安回来,荣归故里,那是多么的不容易!谁还能否定结局的美好!但不管怎么美好,“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等到郎归故里,已经青春不再,满头华发了。 看似简单的一首通俗词,却写出了一种无奈的怨情,很有视角冲击力,也很有艺术感染力。


张明龙创作,林才溪注释,摘自郭金喜、林才溪、曹荣庆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续集)企业管理出版社202210月版,第294297页。




[1]198275,以笔名“湘山”在《浙江师院报》上发表这首词,原题为《江城子·送友人》。张明龙老家“下叶村”,由于在县里同名太多,地名普查后改为“湘山村”,所以这个笔名是直接取自老家的名字。2019621日因《当代琼崖文学》微刊约稿重新发表,题目改为:《江城子·送毕业生》。同日,《凤凰网·凤凰资讯》“爱与诗情画意”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