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快乐宝贝 > 正文

平韵格中调词(下)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10:54:38  浏览量:

平韵格中调词(下)

(三)一剪梅·参加浙师大大学同学会[1]

暑往寒来多少天,婺北荒园,苦读难眠。铃声破寂竞登攀,累了躯干,慧了心田。

斗转星移四十年,往事如烟,涌向胸前。古稀再聚在名山,秋雨绵绵,思绪翩翩。

【注解】

⑴浙师大:浙江师范大学的简称,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浙江省省属重点大学。

⑵婺北荒园:作者读大学的浙江师范学院位于金华婺城区北面,当时文革刚结束,校园长满野草,一片荒凉景象。

⑶古稀:称人年七十。

【词意】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记不清有多少天,同学们在金华婺城区北面荒凉的校园里,刻苦攻读专业知识,往往紧张得难以入睡。伴着铃声打破宁静的长空,大家你追我赶竞相攀登学业的高峰,虽然身体感到劳累疲倦,但是心里不断积聚知识,聪明才智日益增多。

随着季节或时间的变化,不知不觉大学毕业已经四十年了,从前经历的事情如同烟花一般,五彩缤纷涌上心头,呈现在眼前。接近古稀年龄时大家再次欢聚在名山大川,久别重逢的思念之情犹如秋雨般绵绵不断,相互问候和祝福的心意如同轻快的舞步源源而来。

【赏析】

《一剪梅·参加浙师大大学同学会》这首词笔调清新,给事件以情感,体现了诗作者大学毕业后四十年后再次聚会时的喜悦心情。

词的上篇主要是回忆大学生涯寒窗苦读时的情景。起笔点题,指出时序。“暑往寒来”几度春秋,在当时办学条件艰苦的“婺北荒园”为渴求知识而昼夜苦读,“荒园”二字凸显了当时大学办学条件的情况,当时文革刚结束,刚刚恢复高考不久,浙师大的校园长满野草,一片荒凉景象,周边村落的农民将牛放牧到校园里,今非昔比,现在浙师大的校园非常整洁漂亮。“铃声破寂竞登攀”一句主要是描写同学们寒窗苦读的场景,虽然学习上刻苦使得身体比较疲倦,但心田里的智慧之树日益长大。

词的下篇主要是对同学会的温馨场景的再次期许。“斗转星移四十年”一句,写出了二层意思,一是写出了此次同学会是毕业四十周年的同学会,四十周年的同学会真是不容易,大家相聚一起非常的难得,诗作者怎能不有感而发。二是感慨人生,回忆往事。这里用了“往事如烟,涌向胸前”一句,此句虽然直白,但也足以说明词作者此刻的止不住回忆往事与感慨岁月的心情。“古稀再聚在名山”是点睛之笔,意思是接近古稀年龄时大家再次欢聚在名山大川,这里词作者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把久别重逢的复杂心态和热闹场面,轻松地转换为充满喜悦的期待和相互亲切的交谈。

《一剪梅·参加浙师大大学同学会》词作者以同学会为题,通过毕业四十年后再次聚会的描写,借事抒情,情事交融,耐人寻味。

(四) 风入松·登浦江仙华山

奇峰耸入白云间,石径接蓝天。轩辕幼女飞升处,清幽付、宝洞溪泉。丽日和风长驻,钟灵毓秀绵延。

偎岩攥索巧攀援,尺蠖到山巅。遥遥似见凌霄殿,宫堂响、妙曲欢言。笑灭人间魑魅,欣盈上界神仙。

【注解】

⑴轩辕幼女:相传仙华山主峰少女峰,是轩辕黄帝幼女元修得道升天处。

⑵宝洞溪泉仙华山飞来峰下的宝掌洞,清幽绝俗,山中有丹光,唐代中印度高僧宝掌禅师挂锡于此;与一山之隔的夏泉左溪寺,为唐代天台宗传代祖师玄朗大师修身地,并称为佛门圣地。

⑶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⑷攥:用手抓住、抓稳、抓紧或握住。

⑸尺蠖:俗称弓腰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这里是指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

⑹魑魅:传说中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

【词意】

神奇的山峰高耸直插云霄,登山石径连接着蓝天。轩辕黄帝幼女元修得道升天的地方,清幽绝俗,宝掌洞与夏泉左溪寺相互辉映,并称佛门圣地。天气晴朗,柔风常驻,山川秀美,群峰绵延,人杰地灵。

紧靠岩石,握住索,轻巧移动,身体尺蠖虫一样一屈一伸地向山顶攀爬。远远似乎看到凌霄殿,宫殿响起了磬之声,乐声婉转,欢快愉悦。人间为消灭害人鬼怪而欢笑,天上神仙闻知也会感到非常高兴。

【赏析

这是一首游历之词,游历途中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等触发而成。

全篇分两个部分,上片主要是描绘景色,写仙华山主峰的途中的情景,层次分明,不紧不慢,颇显作者善于铺陈的手笔。“奇峰耸入白云间”起句气势宏伟,很有震撼力,海拔728米的仙华山巅,石峰耸峭壁立,拔地而起。“石径接蓝天”尤其“接”运用得很妙,进一步写出了仙华山主峰少女峰高耸直插云霄气势。奇异的浦江仙华,美妙的山色佳景,让作者大开眼界,这里的许多典故更让作者动容,如轩辕幼女飞升处、宝掌洞、夏泉左溪寺、宝莲花、铁马临关等,明代名家刘伯温有诗写道:“仙华杰出最怪异,望之如云浮太空。”所以仙华山又有了“第一仙峰”之称。作者用了“丽日和风”“钟灵毓秀”表达了那种云雾缥缈之间与游人飘飘欲仙,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的感觉。

作者不紧不慢与善于铺陈的笔触在下片继续得以施展。一、二句“偎岩攥索巧攀援,尺蠖到山巅。”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爬山的动作,更加体现了仙华山“石径接蓝天”的气势,其中“偎”“攥”“攀”三字动感十足,轻灵俊秀,把爬山的艰难行进的情景刻画惟妙惟肖。“尺蠖”二字的运用,使人更形象地感觉到登山的形体动作。当作者登顶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景顿时出现在的眼帘之中,所以作者就有了“遥遥似见凌霄殿”的感慨。除了“看”与“爬”的感受外,作者又一次不紧不慢地将视角导入到“听”意境中,“宫堂响、妙曲欢言”,凌霄宝殿响起了钟磬之声,乐声婉转,欢快愉悦,可谓情景交融。“上古楚风,请君共飨,钟磬之声,荡尘洗耳。”一个人习惯于喧嚣的城市生活,当其置身于“丽日和风,钟灵毓秀”之中,耳听钟磬之声,那种远离尘嚣之感便会悠然而致。最后句作者把登山过程与美好祝愿巧妙结合在一起,“笑灭人间魑魅”,表达了对社会与人们的美好祝愿。这里用了“笑”字,足以表达作者的“傲气”,突出了作者藐视“人间魑魅”的风骨与“刚直不阿”气度。最后两句颇有“登山赋诗、仗剑天涯”的雄风,作者显然不是一个思乡的游子,也不是疲倦的归人,更不是逍遥的侠客,却能写出一个远离尘嚣逐梦者的祈求,此词真的好棒!


张明龙创作,林才溪注释,摘自郭金喜、林才溪、曹荣庆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续集)企业管理出版社202210月版,第304308页。




[1]20191021发表于《当代琼崖文学》微刊,同日被《凤凰网·凤凰资讯》“爱与诗情画意”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