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天涯海角有尽处 只有师恩无穷期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11:58:18  浏览量:

天涯海角有尽处  只有师恩无穷期

                   程玉莲[①]

得知导师张明龙教授的庆典活动,心里一惊,心头涌起别样的心绪,一直以来,导师在我心里已经定格为满腹经纶的、严格的又充满爱心的形象,这种形象似乎与年龄毫无关系,大概一直是非常鲜明生动地保存在心底的。一晃张老师也已经快六十了。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从一单纯的学生,经历了为人妻、为人母,一晃已经近十年了。回想起张老师,留在心里的,是他那严师慈父的形象,严谨的治学风格,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使我终生引为典范,受益良深。

一直都想提笔,把内心深处对张老师的感激通过笔端表达出来,却一直忐忑,不够自信,担心自己的表达不够精确,凝练不出张老师的言行风范。一直拖到现在,终觉得文笔虽粗,但这篇文章所叙述的,均是事实,也是我满怀深切感念之情,极其认真撰写出来的,或许张老师也是会原谅的。而且把人生中重要的一段经历写出来,也是对自己的安慰与激励,同时把张老师的做人做事风格进行梳理以作为人生奋进的标杆。

1998年,我从扬州大学毕业后,考入了浙江师范大学政法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在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我们开始确定导师,说实话当初对各位导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是觉得对经济学有一些兴趣,并且在之前就听师兄们说过张教授教课认真负责,讲授得法,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于是就选了张明龙教授,现在觉得就凭当时那点兴趣就选经济学,其实给张老师的指导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当然,我也应该感谢那点兴趣,因为是它使我有机会走近张老师。记得见到张老师时,是个中等个子、身材微胖、有着较重地方口音的人,印象不是很特别。当时真的没有想到,张老师会是一个对我日后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工作教学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人。

一、孜孜不倦做学问

张老师首先是一名在学术上孜孜不倦追求的学者。在学术上,他既学风严谨,又锐意创新。这一特点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研究之中,也使得他在学术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提出的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理论,就是一个例证。在我读研期间,曾经拜读过张老师涉及该理论的系列文章以及专著,这些著作让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在学术上有自己不断追求的学者,才能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该理论, 我后来看到《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11期载文称赞为:“填补了我国经济学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优化组合及运用缺乏系统研究的空白。”

张老师还确立了无形资产整体量化标准,成为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提出浙江“十五期间”宜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新理念。后改写成提案在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受到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纳了提案的建议,并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张老师在学术上的造诣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一名学者在科学研究之路上坚持不懈追求的风范,也一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张老师荣誉甚多,但在我读研的三年里,张老师从来没有对我们讲过自己的经历与辉煌。很多关于他的事情,都是从别人那里间接听到的。比如张老师年轻时刻苦治学,家里不买电视机;再如家里的门上贴着“备课时间,恕不接待”的字条等。张老师对自己所获得的奖励等更是绝口不提,让我们体会到了一名真正学者的境界与追求。

二、言传身带教学问

张老师学术成果颇丰,但从未因为科研忙和事务多而耽误对我们的指导。在本科阶段,我没有什么科研意识,所以读研时,一切不得不从空白开始。当时正值东南亚金融危机阶段,就东拼西凑了一篇关于扩大内需的小文章。我至今记得那篇东西,根本不像论文,连起码的格式都没有,当时我心虚地送到张老师那里。某天上课前,张老师走过来对我说:“我看了你的文章了,先别着急,多看看别人的文章。”当时觉得特别羞愧,为自己的心浮气躁而脸红。后来,到了毕业的前夕,张老师对此事评论过一句:“你的进步不小,文章写得开始有模样了,刚开始交上来的那篇东西就像散文一样。”从此,我知道做学问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它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又一次,大概研二时,我写了篇文章,张老师说给他看看。我记得张老师那时已经到浙师大的宣传部任部长,工作非常繁忙。我到他办公室去找他时,他已经看过我的文章,并作了修改。我看到,这篇文章,从材料选用、观点阐释,到具体字句,老师均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加了许多批语,有纠正谬误的,有补充说明的,连笔误和潦草的标点,也一一订正过来。我心里想,这样修改一篇文章,起码得花两个多小时吧,我真的太感动了。张老师这次指导,让我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学问是磨出来的,是一点点修炼而成的。写出一篇好文章,要求怎么推敲、斟酌都不过分。

张老师评论我的文章时,说的话并不多,但言简意赅,句句在理。特别是,他修改文章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为我后来在分析和解答疑难问题,以及从事论文写作时,发挥着重要的鞭策作用,使我受惠良多。

三、恩重如山超学问

张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但他不只停留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学术境界上,同时他也非常关心他的学生。指导我们的那几年,也是老师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任务繁重。但老师对我们的学业极为尽心。我们除了上课,平时读书有点问题就跑到老师家去请教。每次到他家里,老师总是在伏案写作。我们一进门,他就会立即放下手中握着的笔,马上帮助我们解答疑难问题。我们年轻不懂事,谈完正事,经常还要在老师那里闲聊一阵,聊到吃饭时就蹭老师一顿饭,全然不顾及老师也许有很要紧的事要做,也许会在我们走后再开夜车赶任务。但在老师那里,似乎很乐于被我们“打扰”。师兄年长,还会想起经常问问老师有什么事可让我们分劳的,比如抄抄稿子、查点资料,但张老师是从来不要我们做的。

在我的记忆中,张老师从未在我们面前谈及他治学的刻苦与勤奋,每每与我们聊天,也总是聊些家常。而邀请我们到他家的时候,他总是准备很多的水果。要是张老师女儿琼妮在家,他会笑着说,让琼妮给你们削芒果,她最擅长了。然后我们就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享受着美味的水果。所以每次当我们想打打牙祭的时候,首先想到去张老师家。逢年过节,他还会让师母拿出些礼物一一分送给我们,让远离家乡的我感受家的幸福与温暖。

张老师学富五车,但没有一点学者架子,见谁都笑脸相迎,无论身分高低,年龄大小,他都一视同仁,跟谁都谈得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些,感觉就像昨天,历历在目。

我还记得,毕业那年要到上海找工作。可是,在那里举目无亲,免不了经常碰壁,心里感到很失落。有一次,张老师知道我准备到上海财大试试时,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上海财大与我有深交的人不多,但我认识一位老师,让我写封推荐信给你带去找找他吧。”当时,看了那封信,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信中语气非常诚恳,看得出,张老师与那位老师也不是特别熟悉,可是为了他学生的就业,他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这件事,一直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每每想起,心中觉得,对我来说,张老师的学问很有分量,但他的恩情比学问还要重!同时,觉得自己应该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在张老师的身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远远不止这些。流光易逝,岁月如梭,今天,为师多年的我,对老师的理解越来越深。在我的心目中,张老师的学术与教学造诣仰之弥高,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我仍然会以衣带渐宽痴心不改的精神,去追求完美科学的教学境界,用此来报答老师的恩情。

这篇文章虽然很短,但写作过程中,仿佛每一个字都有老师的影子,有老师那勤勉的形像,有老师那执着的神情,有老师那厚道的品行。当十年的时光,带走了岁月的沧桑之后,老师的音容笑貌,举止风度,依旧清晰地显现在我的脑海中;老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精神,依旧牢牢地驻守在我的心田里。即便再过去一个十年,甚至再过去一个二十年,我还会对您——我们尊敬的张老师说,不管岁月卷走多少记忆的痕迹,您的形像,在我的心目中始终丰满,永远鲜明。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211~214页。


[①] 作者简介:程玉莲,女,1975年8月生,江苏响水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师,华东理工大学在读博士。收稿日期:201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