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甘露滋桃李 恩泽润心田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12:01:27  浏览量:

甘露滋桃李 恩泽润心田

郑丽[①]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离开母校浙江师范大学已经6年多了,在芙蓉峰下略带忧伤的黄昏雨里,在初阳湖斑驳的青石板上,过去的时光慢慢沉寂。这些年来,经历了很多事,遇见过很多人,记忆中最深刻无法忘却的,就是我的恩师研究生导师张明龙先生了。最初看到张老师60华诞庆典筹备组的庆典活动通知和《年谱》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惊叹:一个人怎么能写那么多篇学术论文、写那么多首诗、做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接下来就是自豪,这么优秀的学者就是我的研究生导师;然后就是欣喜,恩师60大寿近在眼前。回首往昔,美好的回忆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一、甘露滋桃李

我是2001年9月进入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理论教育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了6年重入校门的我可以说基础十分薄弱,当时思政专业分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好几个方向,选择哪个方向完全一头雾水。后来选择经济学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完全是因为我先生给我介绍,说浙江师范大学有一位研究区域经济学的张明龙老师很有名,他当时在郑州大学听过张老师的讲座,本来想拜入张老师门下,后来阴差阳错选择了其他学校,因此怀着对张老师的仰慕之情,动员我选张老师。但是我心里很忐忑,毕竟自己基础差,不知张老师会不会收,后来电话打过去,张老师竟同意了!当时我真是惊喜万分。我记得电话里的声音带着好听的南方口音,温和带有磁性,分明是一位仁慈的长者,这是我最初的印象,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后来陆陆续续听师大本科上来的同学介绍,才知道张老师是区域经济学的带头人,为人特别好。自己能师从名师,感到由衷的幸运。直到现在每当有人问起我的导师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很自豪的说:我的导师是浙江师范大学的张明龙教授。

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在他师大的办公室,他四五十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略显有点胖,感觉和蔼可亲,笑容暖暖的,很有佛像(呵呵,和林云师姐有同感)。具体谈话的内容记不清了,只记得张老师给我们聊了一些如何看书、做学问,对我们嘘寒问暖,问我对南方的生活习惯不习惯等等。没见面之前,心里忐忑不安,出门之后,人顿时轻松起来,我记得当时对同门说张老师好和善哦,让人如沐春风。

师大三年,我们最喜欢找各种理由到导师家去,因为导师家里有一位气质高雅而又和蔼可亲的师母,还有一大堆好吃的东西在等着我们。记得每次去,张老师都会给我们每个人亲手削苹果,有时人多,张老师会连削十几个苹果,削得手都酸了,而我们像个孩子一样,心安理得的吃着苹果聊着天,张老师则看着我们吃,脸上的表情温暖和善,就像一个父亲。张老师削苹果堪称绝活,整个苹果削下来,苹果皮长长的,都不会断掉。这手绝活现在还让我折服,呵呵,我练了好久,现在还达不到这种水平。记得第一次吃南方的榛子,就是在导师家里。

想起张老师送的那红红的杨梅,就会怀念在临海的岁月。2002年,张老师调到台州学院做副院长,我和张磊作为弟子第一批跟随导师去台州学院(我们后来戏称留学)。我记得去了两次临海,第一次和张磊,第二次和李阳、刘思康。这使我们能有较多时间跟导师一起,更深一步感受到他人格的魅力。在台州学院学习期间,那是一段非常快乐难忘的时光。张老师对我们几个关怀备至,为了我们生活学习的便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连办饭卡、图书证借书卡、上网设备等诸如此类的繁琐的事情都会帮我们去做好,就像慈父一样关心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有时,他出差回来隔三差五的还给我们捎好吃的东西。记得一次在临海的下午,我正在看书,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张老师出差回来捎回来仙居的杨梅让我们品尝,红红的、甜甜的杨梅入嘴即化,到现在每次吃杨梅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位善良可亲的老人。

二、恩泽润心田

张老师治学严谨,十分勤奋。张老师常教导我们,读书做学问要“天圆地方”。“天圆”就是脑子灵活能勤于思考,“地方”即能静下心来坐冷板凳。反之,一个人如果“天方地圆”,脑子不开窍又不肯下苦功,则是断然出不了成绩的。张老师的勤奋换来了学术上的累累硕果。张老师的头衔有很多,先后担任浙师大的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台州学院副院长……在我们看来已是功成名就,但他始终保持着温厚谦逊的品格,始终笔耕不辍。到现在已出版《经济运行与调控》等个人专著7部,《中国经济前沿研究》主笔专著7部,参与撰写的著作10多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300余篇。张老师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重点学科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招标课题、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省“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等20多项重要课题。他曾经要求弟子们每年发表五篇文章,我们自问大部分都不如张老师般的勤奋,后辈自愧不如。

张老师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我的经济学基础十分薄弱,进校前可以说对经济学的概念知之甚少,张老师把我引进经济学的大门,手把手教我们,不厌其烦。张老师要求我们多看书和文章,先打基础,同时也要掌握论文技巧和方法。在论文写作方面,就如何确定题目、搜集材料、提炼材料、拟订提纲、动手写作,张老师一步一步给我们最详实、有效的指导。张老师修改文章也是一绝,我们每交上一篇文章,张老师都看得非常认真、仔细。从标题到正文,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不仅十分重视把握文章的主题、框架、结构等“大事”,而且还关注标点符号等“小事”。这手绝活后面倾注了张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和心血。我的硕士论文更是倾注了张老师辛勤的汗水,从论文的选题、开题、修改到最终定稿,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

多少年来,张老师身上体现的这种大师级的风骨精神,指引着我们一届届学生如何为学、为人、为师。尖峰山下,夕阳几度;师大往事,犹如昨日。记忆的波光渐渐远去,却带不走心头的那份牵挂。离开母校、离开恩师6年多了,刚开始,每年快到3月28日,我都会不由自主的对我先生说,快到我们老师生日了唉,会发去个短信,这两年随着身为人母,事情繁杂,有时等老师生日过后才想起来,心里就十分愧疚。甘露滋桃李,恩泽润心田。回忆起来张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尽心的指导,点点滴滴,绵绵长长,就像当年张老师带给我们那红红的杨梅,注定要成为我对母校、对恩师的思念。一篇短文难以叙述清楚张老师对学生的恩情,在惶恐中涂鸦一点感受。是为记。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221~224页。



[①] 作者简介:郑丽,1975生,女,河南泌阳人,硕士,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收稿日期:2010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