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区域经济学ABC > 正文

划分综合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7日 10:14:07  浏览量:

划分综合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对全国经济实行区划,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各个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其确立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补充产业和关联产业,加强和协调本经济区内各子区域、各部门的联系,同时促进不同区域之间形成合理分工,指导区域经济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为中央政府选择宏观调控方案,为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划基于特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有不同的划分原则和依据。

先分析划分综合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经济区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济区由形成到成熟,受其内在客观规律的支配。自从出现商品交换以来,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日益深化、细化,劳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不同部门和不同空间上相互脱离,使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生产和消费特点。一定区域内各种生产企业、消费单位和市场相互联系,并日益加强和完善这种经济关系,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生产综合体,出现经济区。由于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在不断发展,作为生产综合体的经济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在生产综合体没有发生质变的时期内,经济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要求经济区划工作,充分认识和遵循经济区的发展规律,依据现有生产综合体的优势和特点,采取适当的调控政策和措施,扬长避短,促使区域生产专门化和综合发展,以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10869622_154705353197_2_副本

二、统一性原则

⑴就全国范围来说,所有经济区都统一于整个国民经济综合体中。每个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成长过程等均有自身特色,并与其他区域存在显著差别。它们都以自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承担全国地域分工中的特定任务,发挥特定职能,为国内区际交换提供特定产品,用来满足国内某方面的需要。所以,每个经济区,都是全国经济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⑵就一个经济区来说,它在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资源集聚过程中形成,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有自己的中心城市及相应的辐射范围。一般来说,每个综合经济区都有专业化生产部门、为专业化生产配套或服务的部门、区域自给性部门等三种经济部门。区域内部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正是这些联系,使经济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综合体,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经济区。经济区划,要正确处理各个经济区与全国整体的统一关系,不能因照顾经济区的局部利益而损害国家整体利益。还要正确处理各个经济区内部经济上的统一关系,尽量保持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完整性,不使其因人为分割而造成损失。

三、前瞻性原则

划分经济区,要以调查、分析各区域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它们眼下的区位特点,才能界定区域范围。但经济区划,不能仅仅局限于观察区域经济现状,而必须具有远见,能够看到十年、数十年之后本区域的发展前景。要求通过对经济区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预见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变动方向,以便据此推算经济区的未来走势,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做好区域资源的长期开发与规划。经济区划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可以因势利导,有效地发挥生产潜力和资源潜力,可以引导经济区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尽力避免和减轻不利因素的影响。

四、并列性原则

经济区呈现多层次结构。如果按序列分等级,国家作为最高等级经济区,含有若干个一级经济区,一级经济区含有若干个二级经济区,二级经济区又含有若干个三级经济区。不同等级的经济区具有不同的地域范围,最高等级的国家经济区覆盖全部国土,而一级经济区可能只覆盖国内某个大区的国土,其余依此类推。值得注意是,同一等级经济区的地域范围,不能出现相互交叉或重叠。各同级经济区地域范围的总和,应与上一级经济区覆盖的全部国土相一致。也就是,经济区划要做到,让同级经济区,以各自覆盖的国土面积为基础并列存在,从而使各级经济区都有明确的界限。

 张明龙名家工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