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快乐宝贝 > 正文

桂林纪行六题(中)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9日 09:43:49  浏览量:

桂林纪行六题()


(三)独秀峰

王城岂敢锁东风?天柱舒柯碧雾蒙。

拾级登高惊独秀,书声漾入鹊歌中。

【注解】

⑴独秀峰:独秀峰位于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内,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

⑵王城:位于市中心的独秀峰下,是明代靖江王府,宋代时这里是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处是藩邸。朱靖江王府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现王城尚完好,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供人游览。现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就坐落于此。

⑶天柱:是指独秀峰犹如天柱矗立。

⑷舒柯:舒,舒展;柯,草木的枝茎。

⑸拾级:逐级登阶。

【诗意】

独秀峰下的王城怎么敢封住东方刮来的风?独秀峰犹如天柱矗立,花草舒展树木茂盛,烟雾弥漫。逐级台阶地向上登高,不禁惊叹山峰的独特与秀丽,朗朗书声和鸟鹊欢歌相互荡漾应和。

【欣赏】

独秀峰位于桂林王城内,是王城景区不可分割的部分。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就刻在独秀峰上。八百年来一直视“桂林山水甲天下”为点评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独秀峰与桂林著名的叠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独秀山体扁圆,东西宽,端庄雄伟,南北窄,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誉。

古今留下了许多关于“独秀峰”的名篇佳作,如唐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宋代词人陈岩“一山夐出众山中,日照烟浮紫翠浓。山不争高人共仰,几多丘垤俨相从”;清袁枚“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这些诗作,或豪迈感慨、或托物言志,或淡泊名,均表达了自己的情思。

本诗作者却有自己的匠心独运之处,先从远处描写独秀峰,“王城岂敢锁东风”一句将独秀峰置于王城的比较境地中进行衬托,王城本来就是一个景点,以景点作衬托真的妙不可言,而更妙的是以风作铺垫,此处的“锁”字用得非常精准。接着再描写独秀峰的高峻笔直和草木奇景,然后拾级而上,俯视天下,惊其奇特,用空灵笔法淡描独秀峰,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若行云流水。可以说全诗就像几个电影镜头组成:王城、东风、草木、烟雾、台阶等。通过一系列画面表现后,才出了点睛之笔:“书声漾入鹊歌中”。朗朗书声带入了人文的气息,使人自然联想到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就坐落于此。将朗朗书声和鸟鹊欢歌相互荡漾应和作为诗的结尾,不仅气韵一体收束有力,而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感。全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

(四)西山石雕

阳春怪石色如秋,古佛摩崖笑伴愁。

欲诉无声凭雨涤,香烟已断客还游。

【注解】

阳春:指的是阴历的三月,形容天气温暖的意思。

色如秋:与秋时相应的颜色。指白色。《太平御览》卷二四引《礼记·月令》“立秋之日……天子居总章左个,乘白骆”。“乘白骆,从秋色也。”

古佛:对先佛或古德之尊称。即指古时之佛、过去七佛,或指辟支佛、释迦、卢舍那佛等,或对有德高僧之尊称。

⑷摩崖: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⑸涤:冲洗清除。

【诗意】

虽然是阳春三月,可奇特的西山石雕颜色却如同秋色一样,刻在山崖石壁上的古佛虽面带笑容可实际上是伴着忧愁。想要强烈的诉说可无法道出声来,只有任凭雨水荡涤,烧香祭拜的烟火已经不再有了,但游客还是时常来观摩。

【欣赏】

这是一首七言诗,诗作者以白描手法勾划西山石雕古佛的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超然脱俗、恬然自得之感。

桂林石雕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保存于西山、叠彩山、伏波山等处的五百余草摩崖佛像,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刀法简朴,反映了桂林石雕艺术在唐宋时代就有了相当高的水平,此诗描写的是西山的石雕。头两句即写广西西山石雕艺术所见。虽然是阳春三月,可石雕颜色却如同秋色,“阳春”两字体现着一语双关之意,一是表明时令春暖花开季节。二是与“石色如秋”进行对比。看似以“笑伴愁”来描写古佛石雕的形态,实际却是在描写古佛的心态。古佛的“笑伴愁”,不禁使人追问:古佛笑什么呢?古佛又在愁什么呢?可以这样理解:“笑”是形态,“愁”是心态。“笑”与“愁”彼此呼应,“笑”是铺垫的,“愁”才是着重要表达的,诗的第三、四句果然进行了表述:祭拜的香火已经不再,想要的诉说可无法道出声来,只有任凭雨水荡涤。诗作者以其微妙而复杂的体验感受,以形象与洗练之笔把古佛“笑伴愁”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艺术上看,这首诗读来很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小记,诗作者以朴实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真实自然地反映了古佛“笑伴愁”的感受,再现了西山石雕的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刀法简朴的高超工艺,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和风格。


张明龙创作,林才溪注释,摘自郭金喜、林才溪、曹荣庆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续集)企业管理出版社202210月版,第241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