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社会主义竞争机制的横向考察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1989年04月14日 07:48:42  浏览量:

社会主义竞争机制的横向考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作为市场经济运动规律的竞争,必然贯穿于这四个环节之中,并相应形成四个有机制约关系:生产竞争机制,分配竞争机制,交换竞争机制和消费竞争机制,它们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了横向上的竞争机制整体。[1]

一、生产竞争机制

生产竞争机制,表现为由竞争而产生的商品价值形成与生产者经济利益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制约作用。

商品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商品自价值形成开始就孕育、发展着竞争。竞争在生产领域即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确立了价值的质和量两方面的最初规定。从质的方面来说,生产者的竞争,证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从量的方面来说,生产者的竞争,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为社会唯一认可的衡量价值的内在尺度,排除了生产者尤其是个别劳动时间消耗多的生产者企图以个别劳动时间为价值内在尺度的打算,使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使生产者所得的经济利益以生产中形成的价值量为基础。

生产竞争机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⑴由微观角度看,它使社会主义企业和职工从切身利益上关心、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减少商品生产中个别劳动时间的消耗。⑵由中观角度看,它将有方向地协调一个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同种商品生产上的比例,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自然、技术、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优势,促使这一地区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普遍减少。⑶由宏观角度看,它通过提高微观、中观经济效益,使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在某种商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使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在某种商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提高,最终减少这一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竞争机制上述作用的发挥,需要一系列经济条件,其中关键是国有企业必须能够“自主经营”。

二、分配竞争机制

分配竞争机制,表现为由竞争而产生的商品价值分割与生产者经济利益之间的有机制约关系。

竞争在分配领域即价值分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确定了价值分配的对象和比例。其一,竞争迫使商品生产者一面不断地生产出新产品,一面不断地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使物化劳动转移过来的价值始终不进入分配领域,而仅仅留下新生产的价值作为分配的对象。其二,生产者的竞争,形成了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统一计量标准,也形成了物化劳动转移旧价值的统一计量标准,进而确定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补偿部分与新生产的价值部分在商品价值中的数量比例,确定了全部商品价值中所包含的新价值总和。同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导致等量投入趋向取得等量新价值,也就是说,生产者投入多少生产要素,就会相应地按比例获取多少新价值,实行等量分割。

分配竞争机制可以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促进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⑴有利于提高劳动定额的科学性。目前,衡量生产者劳动贡献大小,一般不用直接计算的办法,而以劳动定额为标准。劳动定额必须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价值量为基础,才能准确反映劳动的性质和数量差别。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它决定商品价值的要求,必须通过竞争来实现。可见,竞争可以提高劳动定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按劳分配中“劳”的计量更加精确。⑵有利于准确计量个人消费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在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情况下,通常以价格作为个人消费品内含劳动的计量尺度。竞争引起的供求关系变动,强制价格回归到价值这个轴心上来,使其不致长期大幅度地偏离价值,提高了价格反映个人消费品内含劳动量的准确性,可使生产者根据其所提供的劳动量而领取的货币工资和奖金,能够购买与之相当价值的个人消费品。⑶有利于消除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等弊端。竞争把经济利益、经济责任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结合起来。在竞争面前,企业经营得法,产品畅销,实现的价值多,就可多分配;反之则只能少分配。生产者所负的经济责任大,付出的劳动多,相应所得的个人消费品也较多;反之则较少。这样,可以拉大分配的档次和差距,克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要使分配竞争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关键是确保国有企业能够“自主分配”。

三、交换竞争机制

交换竞争机制,表现为由竞争而产生的商品价值实现与生产者经济利益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

竞争在交换领域即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确定了价值实现的形式和原则。一个商品的价值,必须由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竞争使价值最终表现在货币上,形成价格,并通过价格与自己的背离及趋于一致得以实现。同时,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他们各自内部的竞争交织在一起,结果只有等价原则能为交换双方所接受,从而确定了商品价值实现必须遵循的等价交换原则。

交换竞争是市场主体接触最频繁、认识最深刻的竞争,也是影响市场经济运行最明显的竞争,人们通常提及竞争,往往就是指交换竞争。交换竞争机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优化产品结构为起点,推进企业结构优化,迫使落后产品和落后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比重趋向下降,相应提高先进产品和先进企业在社会生产中的比重,从而优化产业结构。第二,推动需求随生产发展而变化,及时调整需求结构,促使需求规模贴近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并与消费者的购买力基本保持一致。第三,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交换竞争引起的价格波动,将给国家反馈宏观调控的信息,国家可以根据这一信息,运用经济杠杆或行政、法律手段,引导生产者改变投资方向,促使短缺产品较快增加,过剩产品较快减少,从而推动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动态平衡。

要充分发挥交换竞争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首先必须让国有企业能够“自主交换”,关键是能够“自主定价”。

四、消费竞争机制

消费竞争机制,表现为由竞争而产生的商品价值消失与人们经济利益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制约作用。从横向角度考察,它是竞争机制整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在消费领域即价值消失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竞争机体内在机制。以往人们对竞争问题的考察,除了对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的竞争顺便带到几笔之外,几乎全部集中在交换过程的竞争上,很少有笔墨涉及消费领域的竞争。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竞争,这里对消费竞争机制多作点分析。

(一)消费竞争机制的功能

消费竞争机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确定商品价值的载体。

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但并不是所有劳动都能凝结成价值。商品价值存在于一定物品形式中,它必须借助使用价值的较量才能表现出来。一个物品,在加工、储藏、运输和保管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稍稍疏忽,就有可能成为废品,失去使用价值。商品一旦失去使用价值成为毫无用处的东西,没有人可以消费,它就将在消费竞争中搁浅。商品无法进入消费领域而被人们所抛弃,那么以往在它身上花去的劳动也白白浪费了,再也不能形成价值。

有些商品尽管它们的内质和外貌没有任何损坏,其内含的劳动量没有因商品变残成次而减少,但随着人们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或消费行为的改变,它们已经难以适应人们当前的消费需求,或是花色过时,或是式样陈旧,或是功能不全,或是品种、规格不对路,它们也将被消费竞争拒之门外,难以投入人们的消费怀抱,失去体现价值的机会。

同时,进入消费领域的商品,在消费竞争的作用下,人们边消费边检验,比较它们的使用价值,这不仅可以进一步确定商品的平整、光洁、色泽等外在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准确鉴别它们的功用、性能、耐磨损和耐腐蚀程度等内在质量,并迅速产生反馈信号,与其他市场机制一起形成同类商品的质量差价,使具有平均质量水平的商品恰好能全部实现其内含的价值。

可见,消费竞争机制,使商品价值的存在以适需对路的使用价值为载体,而且这种载体必须具有社会平均质量。

2.确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平均损耗率。

商品价值的运行,始终与竞争机制为伴。它在生产竞争中产生,在分配竞争中分割,在交换竞争中实现,在消费竞争中消失。商品价值的消失过程是其载体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商品使用价值一经消费,价值就随之开始逐渐消失。消费竞争机制,把人们的经济利益与商品价值的消失紧密联结在一起。在商品效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价值载体使用期限越长,消费者单位时间内因消费失去的价值越少,获得的消费效益越大;反之亦然。

消费竞争机制,可以通过人们对不同质量同类商品的消费比较,确定价值载体的统一质量标准,形成同种使用价值的社会正常使用期限。消费竞争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消费方式的比较,逐步剔除奢侈浪费性消费、特种需要消费等现象,形成以正常、合理消费为前提的使用价值平均消耗率,从而确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平均消耗率。

(二)消费竞争机制的特点

消费竞争机制,作为竞争机制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它不是独立存在,不是孤立地对消费对象发生作用,而是在产生自身作用力的同时,又与其他竞争机制的作用力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链式关系。在健全而完善的市场体系中,消费竞争机制与其他竞争机制的变动信号,能够互为因果,顺畅传递,及时反馈。消费竞争机制既能发挥自身机制的功能,又能反映别的竞争机制的作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消费竞争机制除了与其他竞争机制形成一个彼此协调适应的链式关系外,要受到风险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和工资机制等市场机制的交织和渗透,还要受到各种宏观调控机制的影响和制约。消费竞争机制在众多经济规律作用力的共同牵引下,它的功能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反馈式导向性。

消费竞争机制,通过灵敏而有效地表明当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通过清楚地显示各类商品的消费需求和可能满足程度,可以及时向交换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等输入反馈信号。这种经由其他市场机制内在机理变换的反馈信号,再与宏观调控机制输出的经济参数融合,可以形成导向性的价格波动,指导人们多消费供应充裕的产品,少消费一时尚不能有效地改变生产增加供应的产品,特别是少消费非生活必需而又不能大量供应的产品。同时,消费竞争机制还能准确反映短缺、急需发展行业或产品的现状,并迅速将反馈信号传递给其他竞争机制,共同推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合力变动,定向产生特别有利于生产者的经济结果,促使这些行业或产品稳定而迅速地发展,以便尽快消除供需缺口。

2.反馈式遏制性。

消费竞争机制象一道过滤壁,适需对路的商品可以顺利穿越它进入消费领域,陈旧落后、质次价高的商品被拦截在外,或积压于生产厂家,或滞留于商店库房。这将产生连锁反馈效应,激发交换竞争向生产者发出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向的信号,激发分配竞争向生产者发出重新确定价值分配对象和比例的信号,激发生产竞争向生产者发出更新机器设备、改善经营管理的信号。在竞争机体横向各机制反馈式联动作用的基础上,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也会随之相继发出调整作用力的信号,从而形成一股矢量合力,对应限制发展的行业或产品,在适当范围内适时适度地造成不利于生产者的经济结果,促使落后企业和落后产品得以及时淘汰。

3.反馈式协调性。

在比较有利的原料产地、投资场所或销售市场,往往会出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者,制作、销售同类消费品,形成多层次竞争的现象。这时,消费竞争通过确定商品价值载体和社会平均损耗率,不仅向其他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输入反馈信号,而且为政府宏观调控机关提供可靠的经济反馈情报。政府经济机关以消费竞争机制的反馈情报为基础,对这类消费品的不同生产者,灵活变动税率升降幅度和税种、信贷额度及增长幅度、差别贷款利率、外汇使用额度、收购价格与批发价格差率、生产者平均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等经济调节手段,就可以有方向地协调各种经济成份的生产比例,使其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三)消费竞争机制的作用

消费竞争机制,与其他竞争机制一样,是市场机体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市场机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调节社会生产比例的作用,最终都得通过消费竞争机制来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消费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行,市场机体诸内在机制的功能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消费竞争机制可以从许多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中主要是:

1.  提高消费品质量,改进消费品花色品种。

消费竞争表明,优质消费品与劣质消费品相比,不仅使用期限长,而且消耗率低,价值消失过程缓慢,这会促使人们不惜支付较多货币抢着购买优质商品,生产优质商品的企业及职工便可在竞争中得到较多物质利益。商品花色品种齐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市场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可使企业在竞争中占居有利地位。消费品的质量高低和花色品种多少,体现着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差别。企业只有设备精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劳动组织合理,工艺过程先进,产品设计科学,严格选用优质新型原材料,制造者操作熟练、技巧精湛,才能生产出质量高、品种多、款式新、功能广的畅销商品。因此,在消费竞争的推动下,企业必将积极采用新机器、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改进和增加花色品种。

2.优化消费结构,降低恩格尔系数。

商品价值的消失与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耗率成正比,而与使用期限成反比。消费竞争引起消费品质量提高,消费资料的使用期限随之延长,平均单位时间价值损耗就会相应减少,这可使食品、衣着、住房、日用品、文娱用品、医疗保健用品等向较高档次迈进。还可使生存资料所需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下降,替广大消费者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推动消费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逐渐趋向合理。与此同时,消费者用较少的支出,还可以购买到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食物,于是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即恩格尔系数就会逐步下降。在推行产品经济模式,缺乏消费竞争机制有效作用的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速度是相当缓慢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很高,有些年份不仅没有下降,还呈现上升势头。自从改革启动了消费竞争机制之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迅速变化,1981年,我国城乡消费者的恩格尔系数开始低于60%,近年已降至40%左右。

3.  克服消费滞后,避免消费遭受不正常抑制。

⑴消费竞争引起价值载体即使用价值的反复较量,必然导致新产品不断涌现,可以激发和强化人们新的消费欲望,形成反映现代社会风貌的良好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消费竞争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整个消费品市场日益丰富、繁荣,人们开始摆脱抑制消费的传统消费观念的束缚,生活消费构成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社会消费品中的生活必需品比重减少,非生活必需品比重逐步增大,人们消费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趋向同步增长。人们的消费倾向已开始转变为吃的讲究营养,穿的讲究漂亮,住的讲究宽敞,用的讲究高档,文化娱乐消费追求质量。

⑵消费竞争将推动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荣辱尺度、社会舆论、审美心理、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等发生变化,促使人们逐渐抛弃低劣、落后的消费习惯,继承和发展优良、先进的消费习惯,可以及时排除落后消费习惯对正常消费行为的抑制。

再次,消费竞争能够灵敏地对生产效率作出效果评价,向生产者传输反馈信息,促使生产规模、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与不合理的消费需求趋向一致。可以避免由于供不适需而人为抑制消费的做法,不使消费因遭不合理的抑制而滞后于生产的发展。

4.防止超前消费,消除过高过热的消费现象。

消费竞争机制可以强化量入为出的消费原则,从而确立与我国当前消费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消费心理和消费意识,可以减少追求虚荣摆阔气的消费现象。消费竞争的反馈作用,可以推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计划和经济监督等组合成的宏观调控机制变动,使其综合产生的调节力量能够做到:确保消费的增长建立在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消费的增长速度略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新增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以不损害适当的积累为前提;职工的货币收入增长速度与实际可供商品量增长速度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铲除产生超前消费的购买力基础。消费竞争与交换竞争的合力,会引起那些豪华、奢侈、时髦消费品的价格较大幅度地高于价值,使一般消费者的支付能力难以承受,只得自动抑制过高过热的消费欲望。

保证消费竞争机制积极作用的发挥,需要一系列经济条件。其中关键是消除我国经济生活中各种垄断现象,建立开放、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参数,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把旧体制下形成的外控约束型消费,全面转变为与新体制相适应的自愿主导型消费,使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权、监督权、申诉权和索赔权,能够真正“自主消费”。



[1]本文作者张明龙,由两篇论文组合而成,一是《社会主义竞争机制的横向考察》,发表于《中国经济问题》1989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89年第6期全文转载;《浙江社会科学信息》1989年第3期摘载。 二是《论消费竞争机制》,发表于《消费经济》,199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