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挥不去的故乡情结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6日 23:40:16  浏览量:

挥不去的故乡情结

——记台州学院副院长、三门籍经济学家张明龙

贺军[①]

他,出生于海游镇下叶村一户普通农家,几经求索,从初中民办英语教师,成为大学经济学教授,直至台州学院副院长、浙江省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主持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他,至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7部,主笔专著7部,参与撰写著作10多部,并有3篇论文呈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

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浙江师范大学首位有突出贡献专家,是台州市目前唯一一位进入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的人才;

他,从负笈求学到大学教授,从著书立说到经济学家,从未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时刻关注家乡的变化,为三门发展尽心尽力。

走近年近六旬的台州学院副院长、三门籍经济学家张明龙,其身上一股浓浓的故乡情结,让人甚为动容。

一、一波三折的求学之路

不太熟悉内情的人都说,张明龙眼光好,挑了经济这个热门学科;张明龙自己说,不是他选择了社会,而是社会选择了他。

少年时期,张明龙是县教育部门跟踪观察的数学尖子,理科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1972年7月从三门中学高中部毕业时,他的成绩单上填着:数学100分,机电(即物理)100分,化学97分。此后,这个高分记录长久未被打破。

由于时代的原因,张明龙读完高中便回家参加农业生产。3个月后,海游中学的一位校领导找到他家,希望张明龙去代课教英语。这可让张明龙犯了难,他此前的强项是理科,对英语可以说是半生不熟。

几经考虑,张明龙走进了海游中学,成为学校的一名民办教师。这一教就是4年多,期间,他为了让自己肚子里多点“墨水”,坚持边教边学,几乎每晚都在煤油灯下听英语广播讲座或灵格风英语唱片。

1977年的春天,时年25岁的张明龙参加升学竞选,被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于是,他只得搁下英语,转攻汉语。不久,他对格律诗词产生浓厚兴趣,将它选为重点方向,挤时间自学《汉语诗律学》、《唐宋词格律》等,后来在《诗词集刊》等处发表格律诗词40多首。

谁也没料到,正当张明龙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悠哉乐哉”时,学校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学校正在筹建政史系,由于没有经济学教师,决定提前派他去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政治系学习,毕业后回校工作。

于是,张明龙放下自己喜欢的格律诗词,又一次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

刚刚跨进杭州大学校门时,张明龙的经济学知识几乎一片空白,甚至连“商品”的定义都不知道。在学校一批教授的悉心指教下,他很快转换思维方式,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开始经济学的最初专业训练。

自此,他一路往北求学,从杭州,到上海,再到北京,一步步走进庄严的经济学殿堂。

从英语,到中文,又到经济,张明龙的求学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对此,他说:“之所以最后走上经济学研究的道路,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社会需要,这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大建设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多产高质的经济学家

从杭州大学回来不久,张明龙进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就读硕士生课程,得到一大批经济界知名学者的指点,不仅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掌握了系统的经济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学术作风。

1984年,张明龙又迎来人生一大转折。

当时,浙江师范学院领导找他谈话,要他担任宣传部副部长。此后,张明龙把自己的时间一分为二:工作时间从事行政工作,晚上、周末等业余时间用于学术研究。期间,他制作一块告示板,上面写着“备课时间,恕不接待”,一到晚上便挂在寝室门口,免得闲人打扰。

当上干部的张明龙没有安于现状,总觉得自身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1990年9月至1992年7月,张明龙以国内访问学者身份,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博士生课程,以平均每周精读一本新书的速度,读完经济学博士生重点阅读书籍。这两年,张明龙迎来学术生涯的起飞阶段,写成31万余字的个人专著,出版三人合写的编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为日后的学术研究打稳了根基。

如今,张明龙已出版《经济运行与调控》、《经济学新问题求解》、《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等个人专著7部,《中国经济前沿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等主笔专著7部,参与撰写著作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译文300多篇。

熟悉张明龙的人都说,作为一位经济学家,他不仅多产,还高质。

早在1990年,张明龙就主持中央政策研究室专项课题——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若干问题讨论综述》为题,发表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参阅资料》上,并以“机密”形式呈送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

张明龙在文中提出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被原国家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组长、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称为“填补了我国经济学界的研究空白”。此后,他的相关论文被《中央政策研究室简报》、《参阅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刊登或转载,先后3次呈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

张明龙不仅专注于国家宏观经济的研究,在区域经济方面也颇有建树。

1997年,张明龙创建浙江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又是全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硕士点的创始人,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作出开创性的贡献。2001年,他在浙江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交《建议我省“十五”期间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提案,提出经济发展新理念,被决策层采纳。

至今,张明龙已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重要课题研究20多项,获得全国高校经济理论教学改革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0多项重要学术成果奖。

三、挥之不去的恋乡情结

喜欢格律诗词的张明龙,为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海游叶”。这个由“海游镇下叶村”缩写而来的笔名,诗意十足,喻为“海中飘游的叶子”。

张明龙的恋乡情结,处处体现在生活细节之中。从三门走出去30多年的他,依然保持三门人的印迹。在他家客厅里,便摆放着一只铜质的青蟹。谈起家乡,他动情地说:“尽管我离开三门34年了,但我的心从没离开三门,每年都会抽空到家乡走走、看看。每次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张明龙更不忘用自己的专业视角,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

早在1988年,张明龙便与他人合作,在《浙江学刊》发表论文《变资源优势为创汇优势》,建议我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增加创汇海产的养殖品种,扩大浅海养殖面积,提高海水养殖的单位面积产量,加强水产品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等等,把资源优势化为创汇优势。

在1989年发表的《建立三门县大型对虾基础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张明龙指出,三门位于浙江省四大港湾之一的三门湾畔,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完全可以、完全有条件建成全国大型对虾生产基地。

时隔20多年,这些建议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不得不令人佩服其真知灼见。

健跳大桥的建成,是三门港南经济的起跑点。1995年,张明龙在浙江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抓紧开辟台州地区沿海公路,充分发挥浙中三大港口整体优势》,提出要建设健跳大桥,以促进三门湾的开发。浙江省交通厅在答复中称,“我们已将该项目列入‘九五’计划,并督促当地交通部门抓紧编制项目开工的可行性报告,届时我厅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根据‘差额竞争,择优立项’的原则考虑立项”。

特别是2002年成为台州学院副院长以来,张明龙与家乡的距离越拉越近,先后10余次回到三门,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每次均有强烈反响。2004年9月27日,第二届三门中国青蟹节乡情联谊会在琴江山庄举行,张明龙在发言中认为,三门应做好三件大事:做大青蟹无形资产;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加强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

张明龙还不遗余力推动台州学院与家乡三门的合作。今年5月26日,在他的牵线下,台州学院与县政府就校地合作开展洽谈。洽谈会上,县科技局、富达果蔬专业合作社分别与该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生于三门、长于三门的张明龙,在这方山山水水的养育之下,走出了一条光辉灿烂的人生道路。他,是三门人的儿子;他,是三门人的骄傲。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101~105页。



[①]作者简介:贺军,1984年生,男,湖南郴州人,三门县新闻中心编辑部主任。收稿日期:2010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