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儒雅中演绎的均衡与和谐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0日 11:24:25  浏览量:

儒雅中演绎的均衡与和谐

李淑梅[①]

一、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水乳交融”

 “张明龙同志所创建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水乳交融’结合模式,在我国经济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不少著名经济学家与权威刊物的肯定与赞扬。张明龙同志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已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据我所知,这在国际上也处于经济研究的前沿。”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张老师提出富有见地的“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理论时,国内著名专家蒋自强教授所作的评语。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能否与市场结合,如何与市场结合,这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经济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立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是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多年讨论却难以彻底搞清楚的一个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张老师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对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问题持续多年地进行研究。1989年,张老师主持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招标课题:“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研究”,可喜可庆的是,这也是浙江师范大学获得的第一个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招标项目。张老师在报告书上首次提出著名的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

课题立项后,张老师在主持完成项目研究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础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并于1993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31万余字的专著:《经济运行与调控——计划与市场结合模式研究》,系统地阐述了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模式。该书在1994年9月获得第八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1995年6月被列入我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候选作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曾这样称赞:该专著“填补了我国经济学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优化组合及运用缺乏系统研究的空白。”[②]

1990年,张老师又主持了中央政策研究室专项课题:“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研究”,该课题研究报告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若干问题讨论综述》为题,发表在1990年10月25日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参阅资料》,单独装订成册共36页,以红字刊名形式,首页左上角标明“机密”字样,呈送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由于该文以“机密”形式出现,仅呈送中央政治局领导阅读,所以学术界知晓者并不多。但是与该文观点密切相关的公开发表论文,有四篇被吴敬琏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书》收入总附录二:关于市场经济的参考文章索引:《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水乳交融式结合——兼与张振斌同志商榷》、《我党对计划与市场结合范围的探索》、《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若干新观点比较》、《计划与市场融合机制具体形式考察》。[③]更为重要的是,“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的观点,对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对推动有计划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行政工作与学术研究的一般均衡

出版《经济运行与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经济学新问题求解》、《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等个人专著6部,出版《中国经济前沿研究》、《中国经济前沿再研究》、《中国经济前沿三研究》、《台州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等主笔专著6部,参与撰写的著作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等发表论文、译文300多篇。

以上所列是张老师从事经济学研究的部分成果。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对于一个专职研究的学者来说,当属不易,于张老师而言,从事学术研究只能说是“业余”,这便更难能可贵了。张老师长期以来担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联络处主任、宣传部与统战部两部部长、台州学院副校长以及浙江师范大学党校副校长等职务,期间,又恰逢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改名庆祝大会,建校三十周年、四十周年、四十五周年庆祝大会,举办第三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东南区比赛,台州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重大活动,作为分管宣传、外联、教学等工作的主要领导,其公务之繁忙也就可想而知。

由于时间稀缺性表现格外突出,张老师便运用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安排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总工作时间大体分成两块,一是平常白天,主要履行干部职责,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二是平常晚上以及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主要备课、搞科研、指导研究生做课题或写论文。

得益于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张老师的工作成就一路高歌猛进,学识水平和工作业绩得到了认可。1987年评上经济学讲师以后,接连破格评为经济学副教授、教授,仅用了八年时间,就实现了从讲师到教授的飞跃。若将张老师时间分配的相关数据代入消费者均衡模型,得到的定将是一个时间效用最大化的结论。张老师不但自己很协调地安排好各项工作的关系,也谆谆教导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工作,合理利用休息时间,特别是受干扰较少的暑假时间,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

三、经济学与文学的珠联璧合

在《诗词集刊》、《中国旅游文化博览》、《江西诗词》、《八桂诗词》、《中华当代田园诗精选》等刊物发表诗词数十首,部分诗词入选《中国新诗词大观》、《三门诗词选》,名字收入由中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红学家李希凡作前言并任名誉主编的《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大辞典》,2007年当选中华诗词协会名誉副主席。这些,是张老师在文学方面的部分成果。

外人多有不知,在经济学界名声显赫、学术成果颇丰的张老师,大学最初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当时由于学校经济学教师紧缺,被组织决定转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经济学的张老师,发表的诗词作品,早于经济学论文,并且在浙江师范大学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当他还是经济学助教时,就被学校诗社聘为顾问,主要为校内诗词爱好者指导格律诗词的写作,而他本人对格律诗词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工作需要外出考察调研时,面对青山绿水、风光优美的大自然,张老师总会忍不住诗兴大发,其文学灵感和天赋也可见于当时的杂志和报端。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厚的文学修养,使张老师身上更多了几份文人的儒雅。曾有机会随张老师组织的区域经济学科组成员考察三门县、衢州柯城区、金华源东乡等地,每到一处,知识广博的张老师就像是一位资深的导游,当地的人文风情、历史典故无所不知,无一不晓,他以课堂上惯用的语速和频率,向大家娓娓道来。语言之生动、思路之清晰、记忆力之强无不让人惊叹!让人折服!

在人们的印象中,文学是感性的,文学家靠感性思维进行创作,文学作品是感性思维的结晶;而经济学是理性的,它是一门以理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科学。似不能相容的经济学与文学,在张老师身上得到和谐统一。长期以来,张老师既研究经济问题,又在吟诗填词,在张老师看来,吟诗填词与经济学研究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专著《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吟诗填词引起丰富联想,能激发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促使创造性思维敏捷活跃。吟诗填词让人心情愉悦,能消除调查研究的旅途劳累,及时恢复观察和收集事实的旺盛精力。吟诗填词常用推敲方法,能培养研究者形成思索问题的细致耐心,增强提炼经济学材料的考辨能力。吟诗填词必须字斟句酌,能提高经济学论文的语言表达水平,使之走向顺畅明快、简练生动。”[④]

我曾有过这样的问题:张老师由文学转向经济学,其中的机会成本该有多大?如若张老师当初没有“被选择”到经济学,机会成本又会是多少?现在,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吟诗填词与经济学研究的“相互促进”,使得机会成本在此已经失去了意义,在张老师这儿,有的只是经济学与文学的珠联璧合。

四、事业与家庭的齐头并进

“夫人把工作中形成的职业修养,延伸到家务平台上,认真、谨慎、细致、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同时,她把本可写论文的时间用来干家务,使我本应做家务的时间也能搞学问。于是,她把自己治学的聪明才智,通过家务平台转移支付到我的身上”。[⑤]这是张老师在专著《经济学新问题求解》后记中的描述,透过简短的文字,流露出的是张老师浓浓的幸福感。 事业成功的张老师,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个美满幸福家庭的女主人,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师母章庆平老师。

曾经有媒体记者采访张老师,问道:“您的最大成功是什么?”张老师脱口而出:“娶了一位贤惠端庄的夫人”。师母章庆平老师,容貌清秀漂亮,气质高雅婉约,虽不施粉黛,但皮肤白皙细腻,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温柔与和善、优雅与端庄、聪慧与贵气。章老师对我们关怀备至,工作、生活以及家庭成员的情况都一一牵挂着、关爱着,每每见着章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感觉就像一缕和煦的春风拂面而来,暖暖的、爽爽的。

记得章老师退休前,在浙师大崇师园用餐时间我们常能遇见,她总是很关心地嘘寒问暖,心里倍感亲切和温暖,退休后,她去了台州学院张老师那儿,崇师园曾经的温馨不再,心里很有几分不舍和想念。

章老师长期在浙江师范大学人事处从事劳动工资工作,这是一个工作很繁琐、特别需要敬业精神的岗位。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张,教职工人数逐渐增加,章老师的工作量也随之不断加大,但凭着多年来形成的认真、勤恳、踏实、耐心的职业精神和修养,她默默地忙着又忙着。遇上工资调整,章老师常常加班,很是辛苦,我们事后知道此事,谈及她的辛劳,她总是微笑着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应该的。加工资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尽快完成工作任务,使大家高兴,我也很开心。”朴实的言语,但却很使人感动。

章老师待人和工作的态度,也延续到她的家庭,在家中,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我出差的行李是夫人整理的”、 “我家有松下彩电、海尔空调、黛富妮床上用品,满眼多是名牌,它们都是夫人精心挑选的”、“夫人让我带回来的蔬菜,都是洗干净的”、“回来前,夫人详细告诉我带了些什么东西,如何分类贮藏,如何搭配起来做菜”,[⑥]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师母的勤快、贤惠。 一走进张老师的家,见到的是洁净的地板、一尘不染的家具以及家中摆放得井井有条、整整齐齐的一切,感受到的是温馨怡人、快乐祥和的氛围。

在此透露一个小秘密:师母是张老师许多男弟子们找对象的偶像,为如愿实现自己的目标函数,他们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幸福的家是温暖平静的港湾,它可以让人身心俱疲的时候得到放松和休息、体贴和抚慰;幸福的家也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它可以使人精疲力竭的时候,重新获得奋斗的力量。拥有事业和家庭才是拥有一个完美的圆,生活才不会有缺憾,人生才会更精彩。张老师拥有了成功的事业,也拥有了幸福的家庭,拥有了精彩的人生。

五、学术水平与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如是说。其意思可以这样理解,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而出,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教师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可以对学生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辐射力。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高深学术造诣和强大人格魅力的、深受学生爱戴和同行赞誉的好老师。

张老师作为国内经济学界知名学者,一直在学界享有盛誉,数十篇论著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摘要介绍。特别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简报》、《参阅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3篇论文,曾呈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张老师曾获国家教委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师教师奖;全国高校经济理论教学改革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0多项学术成果奖;1997~1998年度、1999~2000年度浙江师范大学科研量化考核文科第一名, 1993~1994年度浙江师范大学科研先进工作者。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重要课题研究20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重点学科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招标课题、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省“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省社联重点项目等研究项目。张老师教导学生孜孜不倦,将平生所有倾囊相授。无论是本科生课程还是研究生课程,张老师总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记得张老师将经济学基础理论作特别的梳理,通过他自己重新整理的文字、图表、公式等,以特有的方式分析讲解,使抽象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了。

张老师行政工作再忙,始终没有离开教学岗位,坚持把学生和教学放在重要地位。2002年调任台州学院副校长,还继续为浙江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操劳着、奔波着,一直坚持着周末从台州赶到金华为研究生授课,上完课再匆匆赶回。张老师这种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作风,让学生为之感动和敬佩!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张老师光明磊落、正直坦诚、一身正气,他的为人有口皆碑。张老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一片赞扬声!张老师和蔼慈详,平易近人,富有亲和力,身为高校副校长的他,没有半点架子,来到浙师大,时间再紧,事务再忙,他不会忘记给指导的研究生打个电话,或直接到寝室去看望,了解学习、生活情况。有事情找他,总是热心相助,非常感谢张老师(还有师母)在学生迷茫、纠结的时候所给予的关怀和帮助!张老师为学生们付出很多,从不图回报,所以,学生们对张老师的问候只是轻轻的一个电话,薄薄的一张贺卡,或短短的一条信息,仅此而已。张老师待人信任、宽容、大度,善解人意。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张老师的心中一定充满灿烂、温暖的阳光。

如今的张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听过他课的学生即使不能读懂他的学问,也会敬佩他、爱戴他,他就这样用他的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能够拜张老师为师是永远的荣幸和幸福,能够成为张老师的学生是一生的财富和骄傲。从他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张老师是一位值得从内心深处去尊敬的好老师。

在张老师六十华诞即将来临之际,衷心祝愿恩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132~138页。



[①]李淑梅,1965年生,女,浙江金华市人,硕士,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收稿日期:2010年10月28日。

[②]宋涛.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简评《经济运行与调控》[J].经济学动态,1994⑾.

[③]吴敬琏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1548、1552、1553、1557.

[④]张明龙.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638.

[⑤]张明龙.经济学新问题求解[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85.

[⑥]张明龙.经济学新问题求解[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8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