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为学、为师、为人的典范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3日 11:30:02  浏览量:

为学、为师、为人的典范

宋建平[①]

光阴荏苒,记得最早认识张老师是1994年初,至今已有17个春秋了。我大学毕业后,在张老师的帮助下留在金华工作。后来,于2002年研究生毕业才离开金华,在这段时间与张老师见面的机会挺多的。2002年到宁波工作之后,与张老师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感觉张老师的为学、为师、为人都深深影响着我,时时给我以鼓励。

一、陶然为学,成绩斐然

张老师看着整天乐呵呵的,但在做学问上要求却非常严格,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发表的专著、论文数量相当之多,至今已出版个人专著7部、主笔专著7部,发表论文、译文300多篇;而且质量也出类拔萃,发表的论文中有3篇曾呈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数十篇论著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取得如此多的学术成果,让我们这些学生敬佩不已,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张老师在从事繁忙的行政事务的同时取得的。自从1984年10月张老师担任浙师大宣传部副部长开始,行政事务就一直很繁杂,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学术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想,这首先归功于张老师的天资聪慧。虽然张老师后来研究的是经济学,但中小学时期张老师在理科上的成绩却更好些,小时候就是县里教育局数学教研员跟踪观察的数学尖子,高中毕业时数理化全是高分,而且此记录在他就读的中学里长时间无人打破。大学时学的是中文专业,格律诗词也颇有研究,在刊物上已发表诗词几十首。到现在,张老师在高兴时也会即兴吟上一首,记得在肖金萍师姐的婚礼上,张老师就当场作了一首诗,把师姐及其先生的名字镶嵌其中,以表祝贺。在学中文之后,张老师应组织的需要,才最后转而学习经济学。张老师的聪慧和广博的知识,为其取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老师在学问上能取得如此成就,我想除了聪明之外,更主要的还是靠其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专心致志的潜心钻研。在平时普通人休息娱乐时,张老师却正抽挤时间在学习、在思考、在探索。最好的证明是张老师曾特地做了一块告示板,上面写着:“备课时间,恕不接待”,一到晚上就挂在门上,以免被人打扰。确实,没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哪能取得如此众多的成就。正如张老师在一首词中所写:“史颂囊萤宵读,赞骑鞍默诵,学业艰难。微流汇成巨海,粒土堆山。”

有了广博的知识,有了勤奋的钻研,张老师作为一名成果丰硕的学者,身上还有一种“打破沙锅究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其在拥有广博的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做到重点突破,究本穷源。这如他在199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量化与保护》一文,张老师介绍说,这篇文章在发表的前三年就已形成了初稿,但他一直在进一步的思考,不断地探究,过上几个月就把新的心得体会给添加进去,这样一直改了好几年,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才把文章投寄出去。在学识博与深的辩证关系上,张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标杆,做学问就是要不停地“究”,才能在常人深不下去的地方,而自己能够再挖掘下去,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并从中体会到研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二、勤谨为师,桃李芬芳

相比名牌院校,我们这些学生的学业基础相对薄弱,师从张老师的同学中有些原所学专业并非经济学,但张老师对此从无抱怨,而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所带学生为例,教学生从阅研哪些书籍入手,对照列出的学习书目,一步一步把基础打扎实,并逐步走上研究之路。在我的记忆里,张老师不少的学生虽然原先学的并不是经济学,但现在他们中的好多位已经在这个领域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了某一方面的专家。

读研时我所学的专业那一级,只有四名学生,张老师每次给我们上课当然也就只有四名学生了。但每次上课,张老师总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不仅教案写得整整齐齐,而且张老师还总是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力求把课上得幽默、风趣,在传授给我们知识、为学之道的同时,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我们对工作的态度。

在我们学生眼里,张老师大多数时间表现为一位仁慈的长者。但偶尔,张老师也会展现出一位严师的形象。记得有一次,我和女友到张老师家做客时,张老师提到他指导的一位学生(我很熟悉的一位师兄),由于那段时间学业上有些松懈,被他批得连头都不敢抬。但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张老师这么严厉的时候,估计以后也不会有这种机会,因此我一直想象不出张老师这么严厉时的样子。

张老师在学术上对我们从严要求的同时,也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我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我入学那年法政学院刚刚新设了区域经济专业硕士点,张老师作为区域经济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带学生等精力理所当然的主要在区域经济方面。但张老师却从他的课题经费中拨出款项,让我们思政专业的四位学生去千岛湖考察了一次。现在回想起来,千岛湖之行,竞是我们同班四位同学三年研究生生涯中,唯一一次一起去外地考察的经历。翻看旧日的考察照片,觉得当时的风景是特别的优美、心情是特别的愉快、记忆是特别的深刻。研究生毕业再次参加工作后,走过祖国的很多山山水水,但都没有像去千岛湖那一次如此令人难忘。

三、热诚为人,仁义博爱

张老师作为一名学者,身上有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这一方面体现在其对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的关心上。我1994年大学毕业后在金华的一家货运企业工作,大学所学的化学专业知识与企业没啥关联,工作比较空闲,企业效益也不太好,于是产生了报考研究生的念头。但自己英语基础差,又不想继续学习化学专业,当时觉得考上研究生希望渺茫。当时张老师就鼓励我考母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专业,并说换专业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还举了一些跨专业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成功例子。正是张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动力和信心,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又重新回到母校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2002年,正当我研究生即将毕业时,我妻子(当时还是女朋友)患了一场严重的疾病,在北京治疗出院后回到金华老家养病。张老师和师母竟然上门看望,并以他以前亲戚的病例和后来的康复情况安慰、鼓励我妻子,要以勇敢的、积极的心态战胜病魔。张老师一贯的对生活的乐观心态、对人生积极向上的言行,都给了处于灰色阴霾中的我们以勇气和激励。

张老师的人文关怀精神,另一方面又体现在他的学术成果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以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来促进省内台州、金华、衢州等地的经济发展,提高这些地区广大农民的收入。如1984年,张老师发表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丘陵经济作物——金衢地区土特产作物优势调查》,就指出在金衢的山区丘陵地带,因地制宜开发土特产资源,对于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在衢州乡下长大的我,对这个观点认识尤其深刻。我们那边的农民在那之后,大力种植柑橘,在之后的几年中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大大改善了生活面貌。张老师类似的文章有1988年发表的《论浙江竹类资源开发的优势与竞争艺术》、1985年主持的重点课题“浙江山区开发研究”、1988年主持的重点课题“浙江滩涂开发综合研究”等,都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重大参考。

以上是我回忆起的关于张老师的一些往事,有些是张老师取得的卓越成就,有些是张老师的精神品质,有些是我和张老师之间的琐碎事情,以此庆贺张老师的六十华诞。就我个人而言,能够有这样一位师长,是我人生一大幸事!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146~149页。



[①]作者简介:宋建平,1972年生,男,浙江衢州人,硕士,现为宁波市委办公厅副处调研员。收稿日期:201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