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薪尽火传夫子范 润物无声长者风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8日 11:32:27  浏览量:

薪尽火传夫子范   润物无声长者风

童毅华[①]

细细算来告别校园生活已经有五年多了,每每想起象牙塔里生活,仍历历在目,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授业解惑,同学们的同窗情深、互助共勉,这其中张明龙教授是这些回忆中触动心弦的记取。

张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张老师的头衔有很多,我在校的时候他是浙师大的宣传、统战两部部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台州学院副院长……,但不论是叫张部长、张所长、张院长还是张教授,我感觉到张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叫他张老师,一声声的“老师”中,传递的那种浓浓的师生情谊、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或许就是张老师莫大的幸福吧。作为弟子,我们也很想为恩师做点什么,每到此时,张老师总会真诚地说:你们的成就便是我最开心的事了。而这次,曹荣庆教授发出提议,为庆贺张老师六十华诞,由经济学科的老师和张老师的弟子共同来编写一本书,把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为人处事之道总结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听到这个提议,我大声叫好,这既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张老师的思想和人格,又给了我们一个能为恩师尽些许绵薄之力的机会。兴奋之余,回忆顿开,思绪纷来。

一、严谨执着的学者

作为一名学者,张老师对待做学问态度严谨,孜孜以求,集中表现在教学和治学上。

初见张老师是在本科大三的《政治经济学》课堂上,上的是大课,一次课连着讲一个上午,那是我们初感张老师的教学功力。张老师对课时的把控甚是精准,该休息时休息,但上课的时间是一分不少,每次课程都是到了中午12点下课铃响才结束,而我们仍然意犹未尽,这在相对自由的大学课程大课教学中是相当少见的。张老师的课程容量很大,你要跟上他的节奏必须得认真听、用心听,因此,对张老师的课程,我的听课笔记是做得最详尽的,两个学期的课程下来,光浙师大的笔记本我就记了满满4本。张老师的备课详实细致,为了帮助我们理解知识要点,增强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感觉到张老师课后的呕心沥血,他将几十年教学间积累的经济案例、生活事例、名人轶事精挑细选,成为我们吸收抽象理论概念的最好辅助,他对这些实例游刃有余、恰到好处的运用,更使得课堂气氛妙趣横生、质地饱满、形象生动,总觉得一上午课的时间是那么的短。那时,张老师的课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也正是在那时,我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留校深造的决心,而这之后的求学经历,也更加印证了张老师是一位严格认真、尽心尽责的好教师的判断。

大学毕业,我如愿被浙师大保研,得知学院给我安排的导师就是张老师,心里暗自激动了许久。一如既往的是,张老师给我们研究生上课,还是一丝不苟地准备教学内容,还是将课时安排得饱满紧凑,还是需要记厚厚的听课笔记,不同的则是多了课后作业。有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不在上课的时候来点主题讨论,现在的研究生导师上课不都流行思维启发、头脑风暴吗?”张老师说:“这样的思想交流、心得交换,只要有需要我们课后随时可以组织安排,而且也应该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但是这些授课的内容我在课外是无法补给你们的。既然我现在带你们了,我就要对你们负责,不能让你们学无所获。”一番话语,情感诚挚,掷地有声,让我们很是感动,也更加感受到张老师对工作的敬业、对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负责。

对待学术,张老师一直是研精覃思,一丝不苟,他注重学术的规范性,从确定论文题目、拟定写作提纲,到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求符合学术研究的标准;他注重学术的科学性,秉着大胆猜想小心论证的精神,努力做到立论正确、观点鲜明,结构谨严、系统缜密,方法科学、评析公允;他注重学术的严肃性,对论文的修改认真严苛,对数据的校验耐心细致,甚至对文章的标题序号、段落格式、标点符号都是再三校对,直到确认无误后才递交出去。张老师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丰厚,出版个人专著和主笔合著1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入选了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可以说,张老师是我们学术研究的一个典范,而他的学术成就正是来自他对学术精神的坚持。

张老师的学术风格虽严谨但不单调,而是严谨中透着一丝浪漫。张老师是中文专业出身,在格律诗词方面功底深厚,有多首诗词被《新中国诗词大观》收录。由于浙师大学科建设的需要,当时张老师毅然服从组织的安排,放弃了自己的文学梦想,转入经济学的殿堂。按理说文学创作追求的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经济学研究讲究的是逻辑严密,论证合理,两者间的切换有着相当的难度。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严谨品质,让张老师很快适应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跨越学科的研究中成果不断,快速完成了从文学人到经济人的成功转型,在文学与经济学之间实现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同时,张老师在自己的学术成果中又保留着文人的浪漫主义气息,他的著作都会在前言或后记中记录一些亲情往事,有记父亲的、有记母亲的、有记家庭的,大多借事寓理,细细研读犹如品茶,既散发着浓浓的温情,又有着发人深思的回味,而拿到著作先读序和跋似乎也成为弟子们默契一致的阅读习惯。

张老师职务颇多,工作繁忙,后来更是长期辗转工作与金华和台州两地。我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张老师是如何在应对大量工作的同时保持学术的高产呢?张老师的回答是:不串门、不打牌,安心甘坐冷板凳。白天忙碌完行政公务后,只有晚上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潜心研究,才能不为公务影响,保持科研成果不间断。这让我想起哈弗大学的一个著名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张老师的甘坐冷板凳不正是对这一理论的现实注释吗?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张老师的一个“绝技”——削苹果。张老师削苹果不用现在常用的水果刨子,而是用传统的水果刀。一个苹果削完,苹果皮服服帖帖地贴在苹果上,乍一看仍是一只平整的苹果,从最上端的芯子一拎,果皮由上至下呈螺旋状均匀地展开,形成一条长长的飘带,嫩白的果肉乍现眼前。对于这一绝技我也曾多次尝试学习,但不是宽窄不一,就是厚薄无度,最后功亏一篑。事后琢磨削皮之道,发现果皮削薄了美观但容易断,削厚了又不均匀不服帖,要把果皮削得不薄也不厚又宽度适中,就需要平心静气地不断实践。细细想来,做学问、搞研究不也是需要这种锲而不舍、执着进取、宁静致远的精神吗,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何来傲立枝头的苦寒香。一管之窥,以小见大,张老师削苹果的“绝技”何尝不是他日复一日脚踏实地、执着求道精神在日常生活的一个真实体现呢!也许当我们真正能够把握到张老师的这种品格特质,“削苹果”的绝技才会水到渠成、触类旁通吧。

二、慈爱可敬的导师

师范之精髓在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老师不仅在学识上、学术上要有一定的积累、一定的高度,更要有令学生折服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我认为这句话就是对张老师为人、为师最真实的写照。

学习期间,张老师不仅仅教授我们专业的理论、学习的方法,也无时无刻不向我们渗透着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原则。他的教导注重身教,往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着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跟随张老师到台州学院学习期间,张老师带我们师兄弟一行到台州学院各个办公室拜访各位老师,从第一个办公室出来时,张老师就对我们说:“我们把自己的水杯带上,这样就不用麻烦后面科室的老师给我们重新泡茶了。”于是,一群人各自端着纸水杯,进出于一个个办公室。一个小小的提醒,不仅折射出张老师的为人,更启发了我们为人处事要注重细节、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尤其是生为80后和独生子女的我们,习惯了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习惯了为图自己方便而不顾其余,在进入社会后需要我们抛开以往的思维桎梏,用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此时张老师一个小小的行为习惯传导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人生启示。而这个提醒,我一直记到了现在,用到了现在,并且已经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张老师一直引导我们师兄弟之间形成相互友爱,相互关心的氛围传承。读研期间张老师每周都要往返奔波于浙师大和台州学院,工作非常繁忙,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研二我们会跟随张老师到台州学院学习一段时间。每次过去,张老师都会让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带着下一届的师弟师妹。我在台州学院时,张老师就提示我帮助新过来的冯新勤、杨剑、徐应红等人安顿好住宿、领取被褥、电脑等用品,熟悉图书馆、餐厅、教室等校园环境,让我在双休日带领大家参观临海的古长城等城市古迹。一群人热热闹闹,一会儿谈论来到台州学院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一会儿交流一些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疑问困惑,一种手足亲情油然而生。这些场景哪怕在毕业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都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浓浓暖意和喜悦亲切,不因时间推移而有丝毫减淡。这也是张老师这位经济学学者的人文情怀为弟子们凝聚起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而言,“感激”二字远不能胜任在这份汲取后感恩心绪的表达。

尽管教学上张老师秉承了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方法,对我们严格要求、尽心研磨,但生活中却是和蔼可亲、慈爱可敬,给予我们许多照顾。读书时介于U盘还没普及以及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高昂价格,同学们都是用3.5英寸的软盘来存储学习资料和论文,有的时候,文章容量大,一张软盘拷不下,得分几张拷,很是麻烦。几天后,张老师给了我一个64兆的新U盘,让我惊喜和激动了好一阵。张老师是三门人,三门县政府举办青蟹节,请来了中央台的“同一首歌”现场演出,邀请张老师前去参加,当时我正在台州学院学习,张老师就把我一同带去观看演出,说让久处校园的我感受一下社会的气息,在学习之余放松放松劳逸结合。那次演出热烈的现场气氛、精彩的节目表演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毕业临近,大家忙于寻找工作,张老师经常会主动询问我们的求职情况,给我们一些求职的规划指导,若求职的单位正好是张老师熟悉的,他会热心地帮我们推荐。他也不仅仅推荐自己的学生,其他老师带的研究生找他帮忙,他也会欣然答应,一视同仁,这让所有受过张老师指导和帮助的学生都非常崇敬和感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张老师对学生这种无私的教导和帮助,让他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拥戴。每逢教师节或过年,师兄弟们成群结队地到张老师家去拜访。张老师会给我们讲讲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的趣闻轶事和现在的成就,谁在哪里工作,谁考上了博士等等,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中间时不时会有远在异地的师兄师姐们打来电话进行问候,其景温馨,其乐融融,每到此时,张老师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光彩。我们的师母——章庆平女士,热情爽朗,和蔼亲切。知道我们要去拜访,她每次都会买上很多水果,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在茶几上等待我们的到来。一进门,就热情把水果分到我们的手里,人人有份,先吃完一拨再聊话题。看着我们一帮师兄弟们吃得正欢,张老师和师母脸上的笑容绽放得更加灿烂了。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在张老师和师母的眼中我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而在我们的眼里,一日为徒,我们又何尝不是老师的子女呢?

三、寻找成功的原动力

作为一名学者,张老师已具备广博精专的学识;作为一名师者,张老师也无愧于春蚕蜡炬的称颂;而作为生活中的常人,张老师拥有者一个平凡但有让人艳羡的温馨之家。在张老师著作的跋、序和致谢词里面,总会流露出对于幸福家庭的感恩和沉醉其中的写意。张老师更是在《夫人的职业修养》一文中说,我虽然没做多少事,但一些新闻媒体有时也会想到我,派一两个记者来采访,他们问我:“您的最大成功是什么?”我便脱口而出:“娶了一位贤惠端庄的夫人。”夫人长期从事工资工作,形成了特有的职业修养:认真、谨慎、细致、耐心。夫人把工作中形成的职业修养,延伸到家务平台上,认真、谨慎、细致、耐心地做好每一件家务事。同时,她把本可写论文的时间用来干家务,使我本应做家务的时间也能搞学问。于是,她把自己治学的聪明才智,通过家务平台转移支付到我的身上。老师对于师母的欣赏和感激跃然纸上。而每次谈起他们的掌上明珠——张琼妮,张老师的眉宇总是霎那间流露出别样的慈爱。琼妮在浙师大上幼儿园时,由于师母还在三门劳动人事局工作,没调过来,所以琼妮由张老师一个人带在身边,虽然有常人可以想象的辛苦,但更有难以想象的幸福,张老师每每说起这段往事,神情总被回忆所陶醉:“她小时候晚上睡觉有个习惯,一定要摸着我的脸或耳朵才能熟睡”,张老师说道,“有一次晚上突然有事,觉得女儿已经睡着了就放心出去了,结果你们猜怎么着?第二天她就不理我了,生气了,就是因为半夜醒来,摸不到我的耳朵了,呵呵呵……”,张老师不经意地也摸起了自己的耳朵,很幸福地笑着。儿女,永远是父母心中最温柔的牵挂。正当琼妮长大成人,成功取得硕士学位并有意继续深造的时候,作为学者的张老师,做出了一个在我当时看来比较有点费思量的劝诫,他建议女儿先成家,然后考虑攻读博士学位的事情。琼妮接受了父亲的建议。而若干年后,同样已经成家的我,才真正能够体会到张老师对女儿的至真呵护,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温馨美满的港湾,才能不断给予自身奋斗前行、问鼎成功的原动力,而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生活、生活在生活中的人。

张老师是助我叩开社会之门的领路人,更是扮美我人生之路的心灵导师,任时光荏苒,任岁月梭逝,这些鲜动的往事将是我脑海中永远的亮色。对我而言,师大因承载了美好的青春岁月而卓而不凡,而我的青春岁月因为邂逅了张老师而流光溢彩。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150~156页。



[①]作者简介:童毅华,1980年出生,男,浙江宁波人,硕士,现为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主任科员,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激励理论。收稿日期:2010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