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慈爱长者 大师风范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6日 11:40:11  浏览量:

慈爱长者  大师风范

赵艳飞[①]

光阴如梭,韶华易逝,想起三年多以前,浙师大众学友一起畅想张老师六十大寿的时候如何热闹、如何狂欢,转眼间,这个时刻已经近在眼前。今夜,站在窗前,遥看窗外的万家灯火,不禁心潮澎湃,恩师慈祥的面容浮现在眼前,往昔的点点滴滴让我不能自已,不由坐在电脑边,在键盘上敲下这些单薄的文字,希望籍此献上我对恩师衷心的祝福与敬仰。

一.慈爱的长者,人生的向导

2004年9月份,我考取了浙师大思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经老乡介绍,我在电话中与张老师取得联系(当时他人在台州),希望能成为他的弟子,他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要求,这让我高兴万分。初见张老师的时候,我的心中忐忑不安,毕竟我这个弟子还没有真正的行“拜师礼”啊。张老师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温和的询问我的情况,当他得知我籍贯河南时,就赶紧给我的师兄徐应红打电话,告诉他今年来了一个同籍贯的小师妹,让他以后多照顾我。当时我就感觉眼眶酸酸的,不敢再看他和蔼的面容,只怕控制不住情绪,流眼泪。随后张老师亲自削苹果给我们吃,并且边削边向我们展示他的手艺,整个苹果削下来只有一条长长的果皮。据说这门手艺我的好多学姐学长都得其真传,遗憾的是,由于天资愚笨,至今我都在此方面难获及格分。初次见面,张老师的和蔼可亲就深深打动了远在异乡漂泊的我。

随着日子的流逝,对张老师的了解日益深刻,生活中的张老师更是让我感觉到温暖,每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是我们这些弟子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这是我们与张老师和师母聚会团圆的日子。每当这个时刻来临的时候,张老师和师母就早早张罗了一大堆好吃东西等着我们,看着我们津津有味的吃东西,他们就会笑的很开怀,并且不忘风趣的调笑我们的吃相。其间,张老师还会引经据典,说些很好听的掌故和见闻,让我们一饱耳福。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中秋节的时候,但对当年远离家乡求学的我而言,这个日子并没有带给我太多的伤感,就是因为张老师给了我们太多的温暖,让我漂泊的心灵有了情感的慰籍。

除了节日的欢聚外,张老师也很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情况。在日常的交谈中,张老师了解到我的经济稍显困难,他除了在发给我的邮件中鼓励我面对生活的苦难,还亲自打电话劝解、安慰我,并让一位师兄帮我找了份在校外兼职代课的工作,以缓解我的经济压力。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得以安心修完研究生的功课,可以说,没有张老师的帮助,我很难走到今天,感谢上苍让我遇到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和长者,我的内心对他充满了感恩。

此外,张老师还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记得有一次在从台州回金华的车上,我告诉张老师自己很郁闷,因为我一直喜欢文学,很想在文学方面有所作为,甚至想从事此方面的工作,为此我也曾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我根本看不到一点希望。听完我近乎发牢骚似的的语言,张老师并没有责备我,只是温和的对我说,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理想与目标,当你向一个目标出发,并付出了很多努力,可结果却总不尽人意时,你不能一味的埋怨自己不够努力,也许是你的目标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好好审视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方向呢。听完他的一席话,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困惑迎刃而解。是啊,我虽然喜欢文学,但从本科到研究生我一直读的专业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自己不能仅凭喜欢就去盲目的追求。从此,我安心于自己的专业,闲暇的时候也会看些文学书籍,聊以自慰,但不再勉强。

还有一次在闲谈时,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则小故事,大意是一个流浪歌手在临终忏悔时,牧师问他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他说自己一生没有遗憾,感到很愉快。因为他天性喜欢唱歌,所以作为一个流浪歌手,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他用唱歌赚来的钱养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支撑了一个温馨的家。对此,张老师说自己也感到很愉快,因为他喜欢教书,并通过这个职业养活自己、照顾家庭,所以,人生最大的幸福或快乐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并能创造财富养活自己及其家庭。张老师的这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个人生格言来看待,并身体力行,引领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在中学教书,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冷言冷语很多,但我对此只是一笑了之,因为我喜欢中学校园的纯粹,喜欢单纯的教书生活,这是我的幸福与快乐。

张老师的一言一行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尤其在家庭生活上,他与师母章庆平女士恩爱甚笃,羡煞了我等一干弟子,我和王丽霞曾经私下里笑谈,将来建立家庭就要以他们为典范。而张老师自己对婚姻的评价则更耐人寻味、意味深长。他说自己是乡村的农家子弟娶了城里的大家閨秀,师母为他奉献了太多,他事业成功的背后是师母数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和操劳,言谈中充满了对师母的愧疚,但眼中饱含的深情让我们心中甚为感动。我们都知道张老师是个细心的人,每次从台州返回金华,都事先打电话给师母,告诉她大约几点到家,免得她担心牵挂;我们在他台州的家里,谈及师母的时候,张老师笑说自己很注意保持清洁卫生,怕师母下次来了操劳辛苦等等。于细微之处可以看到他们夫妻的互敬互重,给我们这些当时还没有成家的年轻人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大课。

二.知识渊博的学者,大师的风范

众所周知,张老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经济学教授,在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比如在改革浪潮如火如荼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当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众所纷纭之时,张老师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沿,发表了《“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质疑》、《“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再质疑》、《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不属同一个规律》、《国营商业的竞争与它对市场的调节》、《试论竞争对商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操起择优汰劣的利剑——谈谈变革中的竞争观念》、《再谈竞争问题——需要限制社会主义经济中竞争规律本身的自发性吗?》、《社会主义竞争“限制论”不能成立》、《社会主义竞争没有消极作用》、《论竞争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竞争机制的横向考察》等多篇重要论文,集中对竞争问题展开研究,把竞争作为打开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突破口,为社会主义竞争大声疾呼,为市场取向的改革摇旗呐喊。

尤其是在1993年出版的专著《经济运行与调控——计划与市场结合模式研究》中,张老师系统地阐述了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他认为,要使计划与市场从根本上消除对立关系,真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必须采取“水乳交融”的结合方式,使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全面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分你我、浑然一体的融合制约机制,并由这种融合制约机制产生综合调节作用。正是张老师等一大批经济学界精英,对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探讨,终于促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这本专著奠定了张老师在经济学界的地位,作为一个学者,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浙师大发展史上,张老师留下了自己浓重的色彩。“宣统”神话至今都被浙师大人所津津乐道,作为学者,张老师在担任浙师大宣传部和统战部领导时,没有被一般行政领导的所谓应酬磨灭掉知性的光环,反而以自己个人的独特魅力,团结了浙江师范大学一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知识分子,并且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集中一大批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为浙江经济的发展,为金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为浙江师范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是在担任台州学院领导人后,他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学者的责任,每年都会发表几篇具有现时代意义的经济学文章,并且指导众多弟子著书立说,为时代的发展尽心尽责。比如近几年,他发表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经济学新问题求解》、《中国经济前沿研究》、《中国经济前沿再研究》、《中国经济前沿三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和《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等专著,充分显示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一个学者的社会职责。

张老师在经济学界的成绩裴然,令人肃然起敬。不过了解张老师的人都知道,除了经济学之外,张老师在文学方面也是造诣非凡,非一般人能够比拟。

《汉宫春·校园掠影》:

春倚东风,令冰溶梅淡,雨涤余寒。新晴日丽,唤来绿舞红翻。流光易逝,几回头,叶落花残。如景转、人生短暂,无方永驻朱颜。

史颂囊萤宵读,赞骑鞍默诵,学业艰难。微流汇成巨海,粒土堆山。芳华正盛,趁良辰,切莫虚闲。迎四化、心丹志壮,勇攀时代峰巅。

《汉宫春·校园掠影》是他早年的作品,但足以展现张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我们这一众弟子都知道张老师本人对格律诗词颇有研究,作品也很多,所以私底下经常感叹,作为知识分子,他不但专业知识精深,而且学识渊博,真乃大师也!

坦白说,张老师真是具有大师风范,其表现有二。一是讲解专业知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记得他在给我们讲解产业集群有关方面的知识时,结合浙江本土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一剖析,给我们一个非常明晰的说明,让我们很快就能接受书本上那些抽象的文字。他甚至能把盖房子、打扫卫生等一些生活的琐事与高深的经济理论联系起来,让我们听的津津有味,课后还回味无穷。我曾经对王丽霞大发感慨:“大师就是大师,你我真是望尘莫及。”其二,大师的风范还表现在治学的严谨上。回想起写毕业论文的经过,至今心有余悸,真是怕了张老师的认真啦。初稿我几经审阅才敢发给他,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他的电话,虽然没有严厉批评我,但从他对我论文的建议中,我感觉到了危机。因为除了文章内容的大幅调整外,光论文格式、标点符号、错别字的纠正就让我触目惊心。此后,经过几次反复的修订,张老师才算对我的论文放心。毕业后,由于编订书籍的需要,张老师又打电话询问我有关毕业论文的一些细节问题,记得的当时由于我母亲突然染上重病,心情非常糟糕,在回答张老师问题的时候我有些心不在焉、而且语气很不耐烦。现在想起来我都感觉到非常后悔、痛恨自己的无知和莽撞,他是我最尊敬的人,严谨的治学作风多么的让人敬重,我竟然如此对他。事后,我一直不敢打电话给他,只是把愧疚放在了心里,籍此文我也想就此事表达我对张老师的歉意,希望得到他的谅解。我想告诉他:无论何时何地,您都是我心中最敬爱的人!

三.桃李满天下,笑迎寿诞日

我不知道张老师究竟带了多少弟子,也许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可只要随便找个浙师大的教师问一下,也许你询问的教师本身就是他的学生,说他桃李满天下绝对不是言过其实。一甲子的轮回,我的老师很快就要迎来自己的六十寿诞,衷心祝福他健康长寿,好人一生平安!

最后,借用白居易《忆江南》的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想对恩师说:“江南美丽的风景固然让人难以忘记,可在我心里,江南更有我难以忘怀的人,天涯海角,您永远都在学生的心里!”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170~175页。



[①]作者简介:赵艳飞,1982年生,女,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法学硕士,邓州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教师。收稿日期:201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