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怀念那段清纯的岁月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3日 11:53:16  浏览量:

怀念那段清纯的岁月

占志刚[①]

掐指算来,离开浙师大已经十多年了。繁忙的工作、苦苦的打拼已使很多事情从我的记忆中抹去。但是,无论如何, 1996~1999年,那三年研究生生活,却始终是无法忘记的。因为,那是一段清纯的记忆。

一、无功利的师生交往

现在的研究生根本无法想象我们那时的师生情。节假日去老师家吃饭,那时常有的事。能一刀将一只苹果的皮削净,这是我当时最佩服张老师的地方。

我们一届四位同学,李淑梅是学校老师,姜兴旺是应届生,我和曾维启两个是“拖儿带女”来上学的,日子过得特别清苦,每个月293.7元研究生补贴,养活自己都已不容易,不要说养活孩子了。当然,也就没钱给老师送礼,也没钱卖水果食用。

所以,当时,在张老师家吃张老师亲自削的那只苹果,是何等个甘甜,又何等的令人难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不抽烟、除应酬外也不喝酒,不吃零食,唯一的爱好是吃水果。每当削苹果的时候,我常会想起张老师的“刀法”和那削好的一只只苹果。

二、无利害的读书生涯

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那是我那一代人最基本的信念。可事实上,只要考上了,命运就已经改变了。学得好坏似乎已经不是决定性的了。

然而,我们当时的一帮傻哥儿们,整天就靠读书、串门、瞎聊、偶尔在学校附近的小酒馆喝酒打发苦日子。每天只是按照张老师及其他几个老师开给我们的书单找书看,买不到的、图书馆又借不到的书就上张老师及其他几位老师家去找。老师们也经常向我们介绍他们的研究心得。

我曾记得,当时张老师向我们介绍,他当时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文章的整个经过,那是真心传授、毫无保留。那是何等纯洁的读书生活,那是何等真挚的师生情感。尽管我可能无法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一篇文章,但张老师当时的教诲、辅导,还是使我日后的科研活动受益匪浅,包括我的博士论文的写作。在说一句感谢的话是无论如何都不为过的。

有一位希腊哲人说过,未经省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要说的是,没有功利学习与交往是永远都值得回忆的。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207~208页。



[①]作者简介:占志刚,1967年生,男,博士,浙江衢州人,绍兴市委党校教务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法哲学。收稿日期:201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