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区域发展与创新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6日 00:32:42  浏览量:

区域发展与创新

《区域发展与创新》简介

1.本书概况

《区域发展与创新》,张明龙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小16开本362页,43.2万字。责任编辑:刘一玲;责任印制:石星岳。书号:ISBN978—7—5017—9994—7/F·8392。

2011年11月23日,获得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本书深入探索了区域发展理论的思维脉络,区域发展规律和区域发展模式,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强区域资源开发,吸收典型国家创新经验,增强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等涉及区域发展、开发和创新方面的问题。

2.本书选题来源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因现代经济组织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主要研究如何建立高效的经济区域系统。它作为一门后起的现代科学,由于年轻而显得朝气蓬勃。区域经济学萌发于19世纪20年代,经历了漫长的酝酿、羽化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形成学科的基本框架。此后发展很快,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自诞生之时开始,就以探索区域发展为己任,它的研究对象从农业区域发展出发,逐步扩大到工业区域发展,中心地发展,增长极发展,直至现代的区域产业、市场和城市化综合发展;研究的任务也由探索农业生产力布局,逐步走向探索整个区域经济的产业、市场、城市、乡村等高效率发展与创新模式。本书按照区域发展、区域开发和区域创新的分析框架,着重探索区域经济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书研究的起始时间,可以上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作者在浙江师范大学政史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任教,与鲁厚达、陈红儿、严斯茂、王溥泉等老师一起,着手创建区域经济学学科。记得1982年6月,本学科与金华市科委、农委等单位合作,组织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时间和暑假,对金华、衢州地区传统名特产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研,形成了上百万字的初稿,交给金华市科委整理编印成一本书。本学科成员对这些调研资料,又进行了细化归类分析,并由作者执笔与鲁厚达老师合作完成一篇论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丘陵经济作物——金衢地区土特产作物优势调查》,发表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这些成果,为金华、衢州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本学科也由此迈出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第一步。

1985年,作者主持申报的“浙江山区开发研究”,经浙江省教育厅专家评审,被确定为重点课题。此后,作者主持申报的“浙江滩涂开发综合研究”、“浙江台州港口海湾资源开发研究”、“金华地区专业市场发展研究”、“加快浙江中部城市群培育的研究”等项目,经浙江省社联专家评审,分别被确定为1988年、1993年、1997年和2001年的年度重点课题。同时,作者还主持或参与“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研究”、“国有资产实行资本化经营研究”、“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对策研究”、“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运行机制转变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健全科技信用制度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重点招标课题、省委年度重大调研课题、省科技计划项目、省“五个一工程”重点课题。作者在完成这些课题的基础上,撰写成100多篇论文和调查报告,分别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问题》、《经济地理》、《宏观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它们的一部分,就成为本书选题的直接来源。

随着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也在持续推进:1984年浙江师范大学成立地方经济研究室,1990年它发展为地方经济研究所。1993年,作者成为浙江师范大学首批硕士生导师,不久区域经济学成为硕士点的一个方向。1996年,由作者主持的浙江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批准增设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A类),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按照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要求,充实科研和教学人员,新辟研究方向,新增研究内容,为了便于开展对外联络和交流,地方经济研究所随之更名为经济研究所,由作者担任经济研究所的首任所长。1998年,本学科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经过多年努力,浙江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逐步形成以一定区域为基础,密切联系当地实际,把生产与流通、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的研究框架和学科体系,已是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省级重点学科。

2002年11月,作者调到台州学院任副校长,自此着手在台州学院创建区域经济学学科,并挂靠浙江师范大学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6月,作者牵头组织本校经贸管理学院教师,申报区域经济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获得成功。此后,台州学院依据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要求,健全学术机构,成立了台州学院经济研究所、临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均由作者兼任所长。不久,作者又兼任台州市经济学会会长、台州市社联副主席。2005年2月,台州学院区域经济学批准为浙江省第五批重点学科B类。

作者在台州学院创建区域经济学学科过程中,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促进我国民间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并主持其子项目:“台州市促进民间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实证分析”,还主持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推进台州制造业发展研究”、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校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研究”、省科技计划项目:“运用科技信用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省社联专项研究课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台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在《学术月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家》、《科学管理研究》、《经济纵横》等刊物发表90多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这些成果的部分内容也是本书选题的直接来源。

3.本书基本内容

本书由区域发展、区域开发和区域创新3篇内容组成,包括46个论题。其中第一篇着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含有14个论题;第二篇主要探索区域经济特别是区域资源的开发问题,设有12个论题;第三篇重点分析区域创新的政策与行为问题,共有20个论题。本书的内容梗概大体如下:

第一篇由14个论题组成,主要针对区域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含4个论题,即第一至第四论题,着重探索区域发展的基础理论,从理顺区域发展理论的思维脉络入手,接着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资源因素,进而探索区域发展规律和区域发展模式。第二部分共6个论题,即第五至第十论题,是本篇的重点,约占全篇一半笔墨,集中研究区域产业发展。先安排三个论题探索区域制造业,分别论述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制造业链式化转移、区域制造业龙头企业培育等内容,再考察信息化带动区域工业化现象,然后分析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和产业集群的一种运行机理。第三部分有4个论题,即第十一至第十四论题,着眼于研究由区域或城乡差别引发的问题,依次探索的内容是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园林生态城市建设、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等。

第二篇包含12个论题,着重探索区域开发问题。全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4个论题,即第一至第四论题,主要研究区域开发涉及的一些理论内容,如经济区及其划分原则、古代农村土地开发思想、工业布局论和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等。第二部分由第五、第六两个论题组成,是参与西部大开发讨论的成果,提出西部大开发应致力于发展区域主导产业,西部大开发应突破资本瓶颈制约。第三部分是本篇的重点,包括6个论题,即第七至第十二论题,所占篇幅高达全篇的60%,集中研究区域资源开发问题,其内容分别是:山区丘陵土特产资源开发,地级市外贸资源开发,山区竹类资源开发,港口资源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国外能源开发。

第三篇共有20个论题,采用以国家为区域单元的分析方法,按照先国际后国内的顺序,探索区域创新问题。本篇大体上可划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重点,包括11个论题,即第一至第十一论题,研究国外的创新情况,分别探索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典、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如何开展创新活动。第二部分包括6个论题,即第十二至第十七论题,研究国内的创新情况,着重分析我国怎样通过健全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完善科技政策和科技法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活动。第三部分由3个论题组成,即第十八至第二十论题,以国内一个地级市为案例,分析如何通过建设区域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当地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4.本书的主要特点

这部专著把现阶段区域经济的运行作为基本背景,以推进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课题成果为直接来源,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取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用锐意创新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深入探索了区域发展、区域开发和区域创新问题,阐明了许多大胆而新颖的观点,拓宽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思路。

⑴注重选用内容的真实性。

这部专著的46个论题,是在已发表的论文中选录的,时间跨度大,早的出现于1984年初,迟的到2010年才面世,前后相隔26年。这期间,我国改革开放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区域经济学理论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原本属于前沿的观点,现在看来可能早已过时。但是,为了保持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大部分内容照原文收录,理论观点、论证材料依旧,未作任何改动。少数文章由于内容类似或重复等原因,作了点技术性处理,有的还进行适当归并,组合成一个新题目。每个论题内容,都在页底注明何时发表于何处,便于读者识别这些观点是在什么时期、何种背景下形成的。

⑵注重理论研究的创新性。

这部专著构思独到,刻意创新。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概念创新。提出制造业链式化转移、家庭溢出效应,公共经济溢出效应、倒梯级制约关系、承诺保证守则等独创的全新概念,通过分解外延较复杂的经济范畴推导出从属于它们的较简单的新概念,同时,通过修正、充实某些原有概念,或对它们作出新的解释,使它们更加完善、准确,如修正了信息化的内涵,使之能够得到确切而简要的表述。二是理论观点创新。例如,通过对不同区域发展模式的比较,认为网状交织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宜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地区采用,从长远看是比较理想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此观点为基础写成的浙江省政协提案《建议我省“十五”期间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 为浙江省政府提供了一个区域发展的新思路,被有关部门采纳。[1]三是理论体系创新。特别注重理论内容的系统性,主要通过两种方法:一是从纵向角度考察理论观点的演变过程,索本溯源理清某个理论的的思维脉络;二是从横向角度分析理论内容的相互关系,对比衬托辩明某些理论内容的细微差别。

⑶注重对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这部专著把理论研究的基点,矗立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密切联系不同区域经济模式发展的实际,对比它们的特色、优势和不足,提出理想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密切联系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实际,提出根据制造业的性质差别实施分类培育的思路。密切联系产业集群的运行实际,提出产业集群突破生命周期拐点的具体方法。密切联系山区丘陵土特产资源开发、地级市外贸资源开发、山区竹类资源开发、港口资源开发和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由于这些措施贴近区域经济运行实际,易于掌握,便于操作,因此有较大的决策参考价值。



[1]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昭典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八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省政协委员张明龙从系统、综合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我省‘十五期间’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提案。有关部门认为这一新理念符合浙江工业化中后期的特点和要求,为决策提供了新的启示。我省将在‘十五’期间推进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教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的四大园区建设,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经济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