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6日 00:17:33  浏览量:

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简介

1.本书概况

《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张明龙任主笔,撰稿人(以章为序):张明龙、张嫒卿、冯新勤、郑丽、官仲章、刘斯康、吴云霞、徐应红、吴月芽、郭金喜、张磊、童毅华、杨剑。大16开本622页,76万字。责任编辑是霍宏涛。书号:ISBN7-5017-7681-4/F·6389。

获全国高校第二十届经济理论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进步奖等。

本书深入探讨了区域经济运行原理,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欠发达县域跨越式发展,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经理股权激励模型及区域应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

2.本书主要特色

⑴注重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这部专著构思独到,刻意创新,阐明了许多大胆而新颖的观点。现择要述之:

网状交织发展模式吸收了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的优点,融入了点轴渐进发展模式的长处,可以避免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的缺陷但又能体现其要求,增强了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功能,从长远看是比较理想的区域发展模式。

区域制造业出现了链式化转移:一是按价值链转移,即制造业依据产品自身的纵向价值链、不同产品的横向价值链,以及不同地点的价值链差异,寻找合适的转移地点。二是按供应链转移,表现为先进公司控制供应链的高端部位,而把其他供应环节转移到相对落后公司。三是按生产链转移,它主要考虑如何通过联结链条各环节获得竞争优势,而不是通过拆分链条各环节来进行,这类转移可以很快形成区域产业集聚。

要大力培育植根于腹地的制造业:从零部件开始提高整个产品质量,从优势产品开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从现有产业优势开始分类培育制造业基地,从先进适用技术开始加强科技创新,从龙头企业开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企业集群开始完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

目前各地家族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家族对家族企业要保持控制权,才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家族企业只有在保持家族制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非集群的企业相比,集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对集群创新优势的利用上,而这种对创新优势的利用是通过“地方结网型”创新协同实现的。协同指事物或系统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协作、配合的一致性或和谐性。

产业集群在生命周期各阶段都存在不同的风险,因此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集群各阶段的风险不同,实现集群各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措施也不同。但每一阶段持续发展都有一个核心条件。孕育期的核心条件是区域优势;成长期的核心条件是网络创新体系的构建;成熟期的核心条件则是集群的不断升级。

产业集群有柔性分工、生产成本、产业组织、产品差异化、区域营销、区域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普遍性的竞争优势,但与此同时,每一个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取得都与自身的历史演进、人文底蕴、创新网络等特殊性要素密切相关。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动员组织,是一种强竞争力的跨越式发展组织,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组织。因此,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县域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选择。

农业剩余劳动力既不能全部涌向大中城市,也不能全部留在小城镇,要实行梯度转移:把小城镇作为转移的第一级中转站,然后再向大中城市转移;或者依靠小城镇发展成为大中城市实现转移。梯度转移模式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地域和身份三重含义的转变。

农村金融多元化,是消除农村金融抑制的需要,是适应农村多层次融资的需要,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它代替金融垄断,是金融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农村金融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研究农用地流转时,不仅要考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要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也纳入分析视野,对整个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进行系统探索。

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政府转变为市场,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努力由传统的行政区经济,向现代的经济区经济转变,并最终实现一体化。

⑵注重论证评析的客观性。

本书始终把研究对象放到它赖以存在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展开考察,坚持实事求是地精审论证,客观公允地剖析评价,成功地避免了理论分析因褒贬失据而走极端的大忌。例如,书中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区域经济理论、区域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等研究成果,作了客观平实的回顾和叙述,既不有意夸大、拔高这些理论观点的意义,也不有意苛求、鞭笞它们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学术界关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竞争力、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主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内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展开较为详细的比较考察,使它们尽可能以真实的整体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还努力精确透视各种经济现象,尽可能客观平实地揭示它们的本质特征,如在充分肯定适当收入差距具有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过大收入差距造成的消极后果作了详细分析,指出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确保区域经济长久繁荣的自然选择。

⑶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作者选择区域经济实践活动前沿问题作为探索对象,着手从区域经济现实生活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博览与之相关的论著,细加考辨,取宏用精,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抽绎出典型材料,高度概括,精心提炼,形成了此书的理论核心和思维脉络。同时,采用动态分析法、非均衡原理、周期波动理论、二元经济结构原理、制度分析、产权理论、投入产出法、欧氏距离法、博弈论模型、组织行为学、系统论、控制论和实证描述法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为各具体章节的微观分析手段,从而突出了区域经济理论模式的直观性和实体性效果,提高了研究成果的规范性和学术性水平。

⑷注重结构内容的合理性。

本书涉及的内容均属区域经济前沿热点问题,但它与一般的专题性研究不同,采用从抽象到具体、从微观到宏观、从生产到分配的基本思维走向,尽量做到章节之间有机衔接,避免结构松散可能产生的框架缺陷,建立起比较合理而严整的全书体系。全书共13章,大体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章组成,属于基础性理论,从纵向考察区域经济理论的演进入手,通过对众多观点的归类分析和综合比较,探索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主要争论和看法,理出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思维脉络。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的五章内容,是全书重点,围绕集群问题展开研究。先探索作为集群因子的家族企业,接着探索企业集群的创新要求和运行特点,然后探索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和竞争力。第三部分由第七、八、九三章组成,考察的视角集中在农村区域。一是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二是分析农村金融体制怎样改革,三是分析农村土地使用权如何流转。第四部分包括第十、十一两章,针对经济区进行研究,提出推进欠发达县域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提出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措施。第五部分是最后两章,即第十二、十三章,主要从收入分配方面进行探索,先考察企业家的收入,以一定区域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提出加强经理股权激励的实施方案;再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其原因和后果,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思路。

⑸注重对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本书把理论研究的基点矗立于区域经济的实践活动中。密切联系我国区域经济的运行现状,揭示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阐明各种区域发展模式的长处与不足,以及如何根据特定的时空条件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密切联系我国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阐明集群的内涵、特点、优势、技术创新要求、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集群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密切联系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抓住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金融和农村土地使用权等几个突出问题,展开大胆探索和缜密论证,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密切联系我国经济区划、城乡差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一系列对策性研究,提出许多富有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的对策性建议。由于这些措施贴近我国区域经济实际,易于掌握,便于操作,因此有较大的决策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