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6日 00:11:46  浏览量:

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

《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简介

1.本书概况

《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张明龙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小16开本376页,42.2万字。责任编辑:刘一玲;责任审读:霍宏涛;责任印制:石星岳。列入《中国经济文库·理论经济学精品系列》书号:ISBN978—7—5136—0656—1/F·8803。

本书探索包括公式推导、绘制函数图象、列表画示意图和案例教学示范等内容的政治经济学直观教学法,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分阶段概述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发展进程,同时分年度辑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进展情况,通过直观、横向和纵向等不同视角研究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前沿问题。拓宽了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的思路和视野。

2.本书基本内容

本书从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围绕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展开一系列理论思考。本书按照教学方法、基本理论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一些前沿问题。

⑴政治经济学直观教学法探索。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抽象程度很高的学科,它阐述原理通常使用逻辑的科学语言,要求准确、缜密、规范。学生学习这门课普遍感到困难的是内容抽象、深奥,基本范畴多而且往往涵义丰富,难以迅速掌握不同范畴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细微区别。因此,提倡采用形象比喻、典型例证、公式推导和图像图表等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据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本书主要介绍其中的直观教学法研究成果。

运用公式推导论证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运行不仅表现出质的关系,而且也表现出量的关系。用数学公式推导来说明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演算和公式推导,课堂语言就会变得简洁凝练、缜密深刻,经济理论的阐释也将更加完整紧凑,明白易懂,尤其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灵活性和严密性。由于篇幅有限,本书选择的公式推导方法,仅限于对提高授课效果有明显作用,而一般教科书又不常出现的内容。主要包括: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公式推导,扩大再生产公式的相互联系,利润率的公式推导,利息和利息率的公式推导,拓宽扩大再生产源泉的一个公式推导。

运用图表分析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图表图象等直观性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张设计精巧的图表,可使内容简明紧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学生看了一目了然,稍加注意就可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只有几幅作为例证的数字图表,很少见到现成的系统阐述经济理论的图表。因此,如何设计有利于政治经济学原理学习的图表,以弥补教材这一先天不足,就成为教师的一大任务。笔者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设计了一些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的图表和图象。它们主要有:比较式表格,分解式图表,组合式示意图,推导式示意图,概括式示意图,以及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函数图象等。

运用案例讲解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案例教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以典型实例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对经济事例的分析和推论,促使学生掌握或加深理解经济学原理。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有利于促使他们快速理解和接受经济学理论知识。本书简要分析了案例选择、案例分类和案例教学操作。接着,推出以下示范性教案:运用案例讲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运用案例讲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运用案例讲解垄断与竞争,运用案例讲解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机制。此后,还选择了一批适于论证低碳经济理论的典型案例。

⑵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我国以市场为取向、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是以前经济工作者从未涉足过的实践活动,也是没有固定模式可套用的理论命题,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本书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吸取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着重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它是全书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

分析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阐明应通过改造和完善原有经济学构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不宜采取全新的本土化模式。为此,不要把经济学分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部分,要用运行、发展和制度三项内容组成基本框架,还应使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为经济学体系的必备构件。

辨析产品价值与商品价值。价值从质的方面看,是“劳动产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从量的方面看,是一定量物化的劳动时间。质和量两个方面,即价值实体和价值量,是价值内在的要素,构成价值范畴的内容。这个内容的形式,是按其内含的一般人类劳动量进行交换。生产者等价交换劳动产品,实质上是等量交换他们各自的劳动。如果撇开价值形式,单就价值内容来分析,一般人类劳动是凝结在“劳动产品”中,而不是凝结在“商品”中。因此,“物化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劳动产品”的属性,是产品价值的含义。价值的消亡仅仅失去按物品内含的劳动量进行交换的形式,而“劳动产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或物化的劳动时间,”这个价值内容是“劳动产品”的属性,是产品价值,不受商品经济条件的限制。

考察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差异。在私有制条件下,竞争的结果不是生产无政府状态,生产无政府状态也不是起因于竞争。竞争规律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依存于不同的经济条件,有不同的内容、要求、活动范围和后果,是两个性质迥异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没有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看成是一个因果联系的规律。所以,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不属同一个规律。在私有制条件下,竞争的作用是导致两极分化和造成社会生产重新趋于平衡,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作用则是各个生产部门之间比例失调,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经常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因此,竞争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经济危机,至多只是加剧经济危机,而生产无政府状态则能直接造成经济危机,它往往是爆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阐述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产权理论为依据,从考察企业动力机制入手,进而具体分析企业所有权的内含权能与两权分离,承包制企业负亏基金的形成与运用,国有企业建成现代企业的标志,阐明委托代理是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合理选择,指出依据公司制规范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还对企业收购兼并,以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等问题作出探索。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机制。从市场和计划这两个产生经济调控机制的基础入手,进而分别阐述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指出要使计划与市场从根本上消除对立关系,真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必须采取“水乳交融”的结合方式,使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全面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分你我、浑然一体的融合制约机制,并由这种融合制约机制产生综合调节作用。还指出,要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健康运行,非但应保留、改进和完善指导性计划,而且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保留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当然,这种直接计划不再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而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体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考察就业与收入分配政策变迁。首先分析传统就业政策的形成,接着阐明传统就业政策的特征及弊端,然后重点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变迁过程:从广开门路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格局,到公开招工在新增劳动力中确立双向选择关系,再经全员劳动合同制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进入劳动计划体制改革剥离企业富余人员。最后指出,就业政策的创新目标,是通过劳动、就业和用工制度的全面创新,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同时,系统分析了与就业政策相配套的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过程。

健全宏观调控机制。认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持续适度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确保个人收入分配公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许多具体目标。认为计划、金融和财政要素,是构成宏观调控机制的核心内容。为了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应该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以市场运行为基础的计划机制,构建以优化信贷结构为基础的金融机制,构建以开源增收为基础的财政机制,并加强它们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作用。

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纵向考察。

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尽管属于一个剧烈变动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但实现了顺利的平稳过渡,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所以,基于经济制度变迁形成的丰富材料和大量案例,特别是解决制度创新难题积累的各种经验,不仅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必将具有世界性意义。如果通过这些经验精心提炼出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其学术成果有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与经验,应该成为有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整体上看,表现为通过不断扩大市场范围,不断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力,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思路,虽然或多或少受到苏联、东欧改革派某些观点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对本国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实际上,以市场取向推进改革的想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思想认识经过多次较量,反复对比,特别是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认识渐趋一致的产物。这一认识过程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书分阶段概述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发展进程,同时分年度辑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进展情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期酝酿理论。20世纪50~60年代,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必然存在商品经济,而且许多人认为商品经济将在社会主义阶段长期存在。还有一些人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调拨的生产资料也具有商品性质,这就意味着商品经济的范围,是可以覆盖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些看法,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提出不少新观点。它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价值规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形式,肯定了价值规律作用的客观性、积极性和长期性,主张加以充分运用。这一时期,肯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积极作用的看法,为今后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渡形式。文革期间,商品经济被看作复辟资本主义的温床,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则成了不可触及的理论禁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学界重新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展开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理论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探索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对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及所有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见解。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越来越明确,并取得了这一阶段统一的认识: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我国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初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整体转变。尽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仍然不够完善,尚属过渡形式,但它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改革校准了正确的方向。此后,改革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在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继续向前探索,特别是集中研究了如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怎样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以及进一步优化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等问题,直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理论的形成,彻底冲破了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把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进展。为了将我国体制改革和创新的经验,及时总结吸收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本节汇编了1993~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新成果。它以时间先后为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改革举措进行辑录。内容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重要文件,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重要法案,政府各部门出台的重要政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的重要活动及其成果。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材料,对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国财政收入、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进行辑录,供政治经济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