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中国经济前沿研究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6日 00:04:02  浏览量:

DSC00308

《中国经济前沿研究》简介

1.本书概况

《中国经济前沿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张明龙任主笔,撰稿人(以章为序):张明龙、姜新旺、娄波、林燕、李淑梅、游旭平、吴云霞、方湖柳、郭金喜、王晓玲、程玉莲、艾和飞和肖金萍。大32开本505页,43万字。责任编辑为陈德仁。书号:ISBN7—80170—115—1/Ⅰ·1。

本书广泛探讨了区域发展,资源重组,突破体制收缩,走出通货紧缩,国有企业改革,家族制企业创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块状经济合理聚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构建个人信用制度,养老保险基金营运,健全养老保障机制等问题。

2.本书基本内容

⑴区域发展理论概述。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发展系统,是一门后起的现代经济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区域最优产业结构、最优城乡结合类型,以及最优发展模式。这一理论,大体经历了农业区域发展理论,工业区域发展理论,中心地发展理论,区域产业关连发展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发展阶段性理论,现代区域发展理论等演变过程。支配区域发展的规律主要包括:非均衡发展规律,周期性波动发展规律,阶段性发展规律、主导产业优先发展规律和发展利益规律等。合理的经济聚集,是发达地区保持发展优势的利器,也是落后地区摆脱困境的有效手段。聚集表现为一种经济向心运动,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能使企业获得节约费用的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外部经济,主要来自企业在相互接触和接近时产生的积极溢出效应。做好经济区划,是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和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合理划分经济区,需要正确认识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注意把握正确的划分方法。使经济区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做到中心城市和腹地相结合,经济区与行政区相一致,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和谐。我国在选择区域发展模式时,先后提出了梯度推进发展,点轴渐进发展,城市圈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网状交织发展等。这些区域发展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从长远看,比较起来,网状交织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宜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地区采用。加快区域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确立兴工强区战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大力提升工业化水平;挖掘区域特色产业潜力,整合块状经济优势;增强资本的生成和积累能力,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中心地区城市化,是区域发展的一种世界性潮流。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宜切实做好城市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壮大中心城区经济势能,树立“经营城市”新理念,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

⑵资源重组的证券化构想。

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后发优势。通过资源重组,释放资源非均衡分布生成的落差中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时代选择。当前进行的资源重组,与以往历次结构调整,存在调控手段、资金稀缺、市场条件、历史包袱等方面的差异,这决定本次资源重组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切入点。但目前资本市场上,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支撑重组活动的大规模展开。而资产证券化,以其优越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优化经济结构功能,为中国经济资源重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市场化工具。依据资产证券化构想,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方面,建立一种资产证券化与资产托管机制,在宏观上通过存量资产的再配置,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在微观上通过引入民营资本的各方面比较优势,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经济效益。在银行资产优化与重组方面,设立重置公司置换银行不良债权,化解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提高银行资产质量,避免新坏帐的发生。在农业发展方面,逐步推行土地证券化,将农业置于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中,寻找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

⑶突破体制收缩的制度创新。

在国家不断加大扩张性政策力度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乏力。政策的扩张效应之所以表现得不充分,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收缩的结果。“渐进”改革的制度“路径依赖”,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对此,“政府改进”,是体制变迁走出“锁定”轨迹的突破口。所以,有必要在政府职能更新的基础上,对公共政策作出重新定位,保持政策选择与市场化改革目标的一致性。当前,尤其需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⑷通货紧缩的体制根源与出路。

我国经济目前仍未彻底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引发此轮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在体制转轨背景下,制度变迁,必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为此,应寻求体制转轨与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联系,并由此入手求解治理通货紧缩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体制转轨表现出与其他转轨国家完全不同的经济绩效,其中既有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也隐藏了促发通货紧缩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转轨方式,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之一,也是今天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困境的根源。围绕国有企业形成的特殊转轨路径,能有力地解释国内需求不足及其何以回升乏力。治理通货紧缩的可行选择,是在考察经济自身的周期波动基础上,使体制改革政策和反周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目标。

⑸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代理问题”依旧表现突出。要使国有企业在现有改革成效基础上建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需进一步加大企业制度创新的力度。企业制度创新中,经营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条件下,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只有处在比较完善的激励与约束环境中,才会产生致力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促进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才能最终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以“代理问题”为主要表现的诸多问题。搞好国有企业,关键之一在于建立、健全有效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

⑹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创新。

家族制企业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制度安排,家族制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在我国特殊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它有效地弥补了正式制度的缺陷,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的家族制企业日益暴露出封闭的融资结构、任人唯亲的用人模式、家长集权制,以及封闭落后的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弊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企业发展的规律,家族制企业必须在产权制度、治理机制、用人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家族封闭的圈子,超越亲情熟识这种人格化的社会网络交易进入到非人格化的制度交易,从非规范的管理向现代企业的科层管理转化。与此同时,还必须改善企业存在的社会环境,为家族制企业顺利实现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可以相信,经过制度创新的家族制企业,在未来的很长时期内,仍将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梯度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一般来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是从农村农业转入城市非农产业,实现产业和地域的转换。但是在我国,传统体制所形成的城乡隔绝局面,使得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由农民转变为现代城市居民的过程中,除了产业和地域的转换外,还必须实现身份的改变及观念意识的现代化。根据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剩余劳动力既不能都向大中城市转移,也不能仅把小城镇作为“蓄水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从小城镇到大中城市的梯度转移。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把小城镇作为转移的第一级中转站,然后再向大中城市转移;或者依靠小城镇发展成为大中城市实现转移。梯度转移模式,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地域和身份三重含义的转变,有利于平稳推进我国的现代化。

⑻突破农民增收滞缓的对策。

增加农民收入是个事关大局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将成为受冲击最大的一个产业,因此更加要重视农民的增收问题。但从1997年开始至今,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陷于滞缓困境。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如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价格水平下降、农民增收渠道减少、农产品结构调整不力、农民素质不高及负担过重等。要真正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近期解决对策,如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并积极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矫正农业政策如利用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以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加速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并积极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扶持能够形成产业化经营的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重振乡镇企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等等。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保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长远思考,如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顺应世界农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⑼块状经济的合理聚集。

块状经济聚集,表现为一定空间上相关经济组织的一种向心运动,它结成以某一行业为中心,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网络型区域产业组织或聚集体。在过去的20多年中,这一产业组织形式借助区内发达的分工协作网络、完善的区域市场体系和有效的信息沟通,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由于块状经济聚集体具有内生性和自发性,需要一个优化、完善的过程。区域发展所需的经济、文化和政策等因素,也需要有一个和聚集体逐步衔接、融合与一体化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进展迟缓,或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聚集体对变化做出的反应与调整速度时,聚集体往往会出现无序竞争、质量降低、环境恶化、效益下滑等影响区域形象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践表明,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加快进行系统革新,不加强区域环境整治,块状经济聚集体就难以面对来自全球竞争、产权保护和有形市场收缩等挑战,也无法构建起面对新形势的竞争优势。为了提高块状经济聚集体的竞争力,推进块状经济合理聚集,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增强政府促进块状经济合理聚集的行为能力,优化区域产业组织,提升专业市场功能,树立区位品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完善金融、担保体系,健全区域创新体系,重构区域文化。

⑽运用风险投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资金不足是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首要原因。传统的融资渠道,如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贸易融资等,都无法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巨额资金时,寻找一种能够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的全新投融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天然的结合性,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风险投资近年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但它毕竟只有20多年的历史,要全面发挥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总结美国等风险投资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运用风险投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具体对策主要是,面向市场,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扩大风险投资资金规模;按照市场规则,健全和规范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多种渠道;加快风险投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原有法律法规的修订,优化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适应风险投资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职能。

⑾构建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

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验表明必须采取一些能重新释放经济能量的措施,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提上议事日程。消费信贷能否持久有效地扩大国内需求,取决于个人信用水平。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落后,急需进行制度创新和行为规范。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无论对政府、银行、工商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带来显而易见的便利。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却障碍重重,有来自信用体系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环境的。为此,必须以已有改革成效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形成规范的个人信用登记制度,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适宜的个人信用风险转移办法,以及高效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构建个人信用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注重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外,需要一系列外部配套条件,因此还得全面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形成有利于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的宏观环境。

⑿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市场化运作。

能否建立起一个合适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确保养老基金在不断积累扩大的前提下保值与增值,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基金不仅存在着自身的体制风险,而且还面临着巨大的制度环境风险,这对监管者而言,将面临限制投资还是放松投资的两难选择。在此条件下,只有施行健全基金主体、投资结构,完善制度环境等措施,推动基金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才能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⒀创建城乡协调的养老保障运行机制。

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劳动力加快流动。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二元保障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需有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改革深化,提供助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然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二元结构模式。从基金平衡方式来看,城乡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存在相衔接的基础与可能,这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相悖。因此,有必要在继承现行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制度创新,按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外在型结合模式重构我国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使二者在具备某些共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能随经济的发展以渐进方式逐渐融合,最终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