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5日 23:59:41  浏览量:

DSC003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简介

1.本书概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张明龙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大32开本462页,36万字;2000年2月第2次印刷。责任编辑为刘一玲。书号:ISBN7—5017—4711—3/F·3553。

获浙江师范大学1998~199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金华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学术成果奖。原国家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组长、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在书评中对本书称赞道:“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市场实践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阐明了一系列颇具启发性的观点,提出了许多独具识见的新看法,是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专著。”[1]

2.本书基本内容

本书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国内外一些学者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学术成果,阐明了自己许多大胆而新颖的观点,拓宽了对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思路。

本书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入手,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源头。作者认为,为了加深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产生、演变过程,回顾、归纳国内外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于是,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系统考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理论源头。作者首先通过概述兰格的计划模拟市场模式、利别尔曼的有限指标与经济核算结合模式、南斯拉夫改革家的社会所有制与工人自治模式、锡克的宏观与微观结合模式、布鲁斯的经济决策分权模式、西伯利亚改革学派的高效经济机制模式、科尔内有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等,考察了苏联、东欧学者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探索。接着通过概述巴罗尼没有市场机制的生产部调控模式、泰勒含有市场机制的集权模式、丁伯根和勒纳等人的混合趋同模式、雷诺兹描述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诺夫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等,考察了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研究。最后着重考察了我国学者从50年代开始,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长达半个世纪的研讨。作者通过系统分析以往研究成果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流思想,是朝着不断扩大市场范围,不断增强市场机制作用力的方向发展的。这种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思路,受到苏联、东欧及西方学者某些观点的启迪和影响,但更多的是对本国改革实践的总结。以市场取向推进改革的想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思想认识经过多次较量和反复,特别是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认识渐趋一致的产物。回顾自建国以来经济实践与理论的发展,不难明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理论概念,就是在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本书在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时,先阐述了市场和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市场信号,以及市场结构、市场类型和市场规则等基本概念,勾勒了市场经济的大致轮廓。接着着重阐述了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认为规范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经济的一切范畴、信号和构成要素的存在和变化,都离不开竞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在规范的竞争中并通过竞争,才能确立运行原则和操作规程。认为市场机制支配市场经济运行,它的作用范围和力度,可以衡量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市场机制由动力机制、压力机制和信号机制三大系列组成。要健全市场机制,必须使市场机制内在各机制,能够在各自发挥功能的同时又共同发挥功能。

本书在研究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时,通过分析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的起源,产权与产权制度,两权分离和委托代理等内容,为界定、变更和合理安排企业产权,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新思路。同时阐明,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形成契约化委托代理关系的新型产权模式,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本书认为,科学量化和准确估算企业资产价值,是界定企业产权的基础性工作,而企业产权的界定,又是企业制度创新的起点。于是,本书详细论述了如何核定有形资产,如何评估无形资产,怎样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进而提出按公司制的规范要求,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委托代理关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本书在研究市场经济的宏观条件时,针对劳动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主张通过推进这些制度的创新,减少失业造成的社会震动,提高社会成员的实际收入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本书接着深入研究了宏观调控原理,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存在不稳定性,会导致市场调节失灵,客观上要求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宏观调控有六项主要目标,十大具体方法,三个核心机制,保留少量直接计划调节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本书还通过纵向考察新中国九次大的宏观调控,揭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迁规律,为早日建成新宏观调控体系提供重要启示。



[1]宋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0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