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经济运行与调控——计划与市场结合模式研究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5日 23:56:16  浏览量:

DSC00331

《经济运行与调控——计划与市场结合模式研究》简介

1.本书概况

《经济运行与调控——计划与市场结合模式研究》,张明龙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大32开本397页,31.1万字。书号:ISBN7—213—01024—7/F·161。

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楼贤俊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稿时,看中张明龙的研究内容,经申报选题确定为《中国现实经济研究》丛书之一,由王放鸣编辑。1994年9月获第八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1995年6月列入“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候选作品。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问题,我国经济学界,曾经提出了“主从结合说”、“板块结合说”、“渗透结合说”等许多观点。然而,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两者的对立关系,难以在实际操作中使它们成为统一的调节机制。对此,本书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阐述了一系列颇有启发性的观点,提出了独具识见的“水乳交融”结合模式。

2.本书思维脉络及主要观点

本书以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为分析主线,通过理论前提、基本内容和具体运用三部分循序渐进的思维脉络,首先对前苏联、东欧学者、西方当代经济学家以及我国理论界,关于计划与市场结合问题的研究,作了系统的回顾和评说,并作了梳理归类和综合比较。书中涉及的中外思想家多达数百位。本书概述了前苏联、东欧学者提出的较有代表性的6种计划与市场结合模式,概述了西方经济学家对计划与市场能否结合、为何结合、怎样结合的基本看法,概述了我国理论界关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内在要求、共同基础、结合点、主辅关系、结合方式、结合范围和程度等方面的研讨成果,其中提炼、辑录的结合方式多达35种,并对影响较大的15种结合方式展开了比较研究。

本书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受计划与市场的共同调控,计划与市场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顺利地发展。如何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怎样运用计划与市场两种调控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工作者几年来多次讨论而难以彻底弄清楚的一个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本书认为,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必须让二者以“水乳交融”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它们在调控经济活动时,不是以两个不同的机制形式出现,而是如同水在乳中、乳在水里那样完全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分你我、浑然一体的融合制约机制,并由这种融合制约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发挥综合调节作用。本书首先从社会主义整个经济规律体系的作用功能和运行要求出发,揭示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水乳交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进而论述了计划机体的内在机制,市场机体的内在机制,以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如何以“水乳交融”方式结合成融合机制。

本书认为,计划与市场的机制融合是以要素融合为基础的。计划机体的构成要素尽管纷繁庞杂,但最典型、最关键的要素是计划信号。市场机体的构成要素,从市场机制角度考察,除了竞争和风险外,主要包括供给方面、需求方面和市场信号三个基本要素。计划与市场的构成要素融合,集中表现为计划信号与市场机制的三个基本要素的融合。其过程大体上分为三步:

⑴计划机体诸内在机制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链式关系,使各个计划机制在产生自身强制力的同时又与其他计划机制的强制力融合起来,既能发挥其自身机制的调节功能,又能反映别的计划机制的调节要求。

⑵市场机体诸内在机制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有机整体,使竞争和风险融入所有市场信号机制,并使市场信号机制在自变基础上形成联动关系。

⑶计划机体诸内在机制与市场机体诸内在机制,通过相互吸纳对方机体的构成要素,使计划机制的各种构成要素同时存在于市场机制中,使市场机制的各种构成要素同时存在于计划机制中,它们都与对方的构成要素一起形成新的制约关系,成为计划一一市场融合机制整体的一个构成部分。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通过各自内部融合和相互之间融合,如同水在乳中、乳存水里一样完全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分你我、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的融合制约机制,并由这种融合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综合调节作用。

本书还认为,为了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必须经常调整融合机制内含各种作用力的方向和强弱程度。其基本方法有三种:一是融合机制基本合力双方独自变动;二是融合机制基本合力双方共同变动;三是调整其他机制对融合机制基本合力的制约关系。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无论是调节产品,还是调节资金或劳动力,它们的作用力都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融合“比例”,从而呈现出各种类型的具体融合机制。它们主要有:强计划—弱市场机制、中强计划—中弱市场机制、半计划—半市场机制、中弱计划—中强市场机制、弱计划—强市场机制等五大类型。

本书不仅对中外学者有关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论述作了分析、比较,对自己独创的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作了系统阐释,而且还将自己独创的理论模式,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研究了如何运用计划与市场融合机制的导向力量和遏制力量,鼓励有利的经济行为,抑制不利的经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本书在这方面着重分析了如何通过调整融合机制内在诸要素和诸机制的排列组合,改变融合机制矢量合力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发展公有制经济,引导、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收入分配方面的改革和做好对外贸易工作等问题。本书理论系统缜密,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博士生导师宋涛教授在本书《序》中称赞道:“本书,其理论性和逻辑性都相当强,自成一体,展示了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空间和一种新趋向。” 他在《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11期发表的书评中,称赞该专著:“填补了我国经济学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优化组合及运用缺乏系统研究的空白。”[1]

3.本书主要特色。

⑴构思独到,刻意创新。

本书首先从社会主义整个经济规律体系的作用功能和运行要求出发,揭示了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接着着重阐述了计划与市场怎样实现要素融合和机制融合,通过什么途径调整融合机制的内在作用力,以及融合机制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等问题,构建起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的崭新理论模式。本书为了准确阐述新的理论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例如,融合机制、融合机制基本合力、融合机制的五大类型、竞争机制横向上的四个具体形式,以及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考察计划机制或市场机制所演绎出来的各个新概念,如劳动力供方计划机制、劳动力需方计划机制、供方汇率机制、需方汇率机制等。

⑵论证精当,评析公允。

本书,始终把研究对象放到它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中展开考察,坚持实事求是地精审论证,客观公允地剖析评价,例如,书中对国内外众多思想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结合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了客观平实的回顾与叙述,既不有意夸大、拔高这些理论观点的意义,也不有意苛求、鞭笞它们的局限性。特别是对我国理论界关于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影响较大的十五种观点,展开了较为详细的比较评述,全面分析了每种观点的长处和缺陷,使它们能以真实的整体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还努力通过透视各种经济现象,尽可能客观平实地揭示它们的本质特征,如在充分肯定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更高效率的前提下,也对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作了详细分析,指出要使市场机制的调节优势得到有效发挥,需要创造一系列经济条件。

⑶结构谨严,系统缜密。

本书结构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形成前后有机衔接又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

理论前提。从全面考察计划与市场问题的四对基本范畴人手,进而系统回顾和综合梳理前苏联与东欧学者、西方当代经济学家和我国学者,关于计划与市场结合问题的主要争论和代表性观点,为寻找计划与市场适宜的结合方式作好理论准备。

基本内容。从揭示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的理论依据入手,进而系统并着重阐述了计划与市场融合机制的形成过程、性质特点、实现条件、具体形式和完善措施等问题,为构筑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体运用。系统地研究了如何运用计划与市场融合机制的导向力量鼓励有利的经济行为,如何运用它的遏止力量抑制不利的经济行为,全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本书不仅注重整体内容的全面系统,而且注重单个原理的完整缜密。如“市场机体的内在机制”那一节,不仅全面考察了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和汇率机制等本身固有的性质,还对它们各自内含的众多子机制也作了详细剖析,从而使整个市场机制的概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⑷贴近实际,易于操作。

本书把分析的起点矗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活动中,密切联系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现状,阐明计划与市场融合机制的性质特点和功能作用。密切联系我国市场经济的调控实际,阐明优化组合融合机制内含要素的措施,以及合理调整融合机制作用力的途径。密切联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阐明完善融合机制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本书还针对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对策性研究。特别是对如何运用融合机制发展公有制经济,引导、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收人分配方面的改革和做好对外贸易工作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对策性措施。由于这些措施贴近我国经济实际,易于掌握,便于操作,有较大的决策参考价值。



[1]宋涛.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简评《经济运行与调控》[J].经济学动态,1994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