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名家讲座 > 正文

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06:34:48  浏览量:

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增长极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增长极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形成

经济增长方面的探索,在产业发展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关注经济增长问题,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希克斯的平衡增长论,哈罗德与多马的稳定增长论,熊彼得的创新增长论等。其中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对增长极的阐述,大大丰富了产业发展理论。

韦伯在工业产业区域布局理论中提出的集聚概念,逐步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被看作区域产业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5年提出了著名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产业发展在时间上是非均衡的,在空间上也是非均衡的。不同部门、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一个国家在经济空间上安排发展计划,不能用相同的标准和相同的增长速度,来配置属于不同部门、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的产业。相反,应该使不同部门、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的产业,拥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增长速度。一些主导产业或创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区域,应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增大自身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产生支配作用,从而不仅使产业自身快速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所在部门和地区快速发展,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一起发展。

(二)增长极的功能及形成条件

1.增长极的功能。

佩鲁认为,增长极在一定经济空间基础上产生。但是,这个经济空间,不同于地理概念上的空间,它是一个包含诸多产业组织的区域单元。这些产业组织及其内在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相互之间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力,从而使该经济空间成为一个包含着多种作用力的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增长极,就是各种经济力量的向量核心。

增长极能够发挥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⑴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推动区域技术进步,促使当地产品更多地进入技术链和价值链高端。⑵通过资本的集中与输出,增强推进型产业内部企业及当地其他企业的经济实力,促使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拉动外围区域一起发展。⑶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使当地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使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与经济效益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⑷形成降低生产成本的集聚经济,这主要来自增长极当地各企业在相互接触和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溢出效应。

2.培育和建立增长极的条件。

佩鲁认为,经济空间作为各种力的作用场,由许多中心点组成,有些中心点具有向心力,有些则具有离心力。在区域内某个中心点上配置不断扩大的推进型产业,将会形成一个新增长极。在推进型产业的推动下,增长极类似于一列快速前进的火车,能够拉动或牵引所在地区域空间快速向前发展,同时增长极又类似于吸引磁性物质的磁极,能够吸引周边人才、资金和资源,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朝着它的核心点位置靠拢。

一个经济空间,想要通过推进型产业培育增长极,必须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⑴建立起地区比较优势明显的成长型产业,而且它拥有较多的前向关联产业和后向关联产业。⑵聚集到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⑶吸引来具有开发新产品能力的专业科技研发人员和操作技能娴熟的技工。⑷建成能够快速输入劳动力、资金、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流通渠道。

(三)增长极的核心部分是主导产业

1.推进型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关系。

推进型产业首先必须在发展速度上具有主导产业的功能,才能进一步壮大自己,成为区域的增长极。当然,它在发挥增长极作用的过程中,不仅自己的增长速度快于其他产业,同时又能支配和主导当地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增长趋势,也就成为更加名符其实的主导产业了。所以,在增长极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推进型产业,其实就是主导产业。

2.主导产业的含义。

主导产业一般指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先进产业或新兴产业,它既是在全国生产地域分工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重点产业,又是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的关键产业。主导产业一般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与其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多,生产单位内部和相互之间联系性强。

主导产业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惠特曼·罗斯托提出来的。罗斯托在分析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象时,不是从空间角度,而是从过去、现时和将来的时间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而是在波动中不断地向更高阶段推进。经济成长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导增长部门或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的结构演变,会引起基础设施和区域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并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一个主导产业取代另一个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结构升级,将推动一个地区的经济进入新的高一级阶段。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自主导产业的成长和演化,不可能同步进行,所以未来经济的发展必然呈现非均衡状态。罗斯托正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提出并阐明了主导产业概念。

3.主导产业的产业比较优势。

区域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具有客观必然趋势,主要是由于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比较,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拥有能反映当代科技进步的技术设备,现实的或潜在的劳动生产率高,或技术设备虽然在全国还没有名列前茅,但适合当地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能够形成劳动、资金密集型产品的较大优势。

由一系列能取得规模效益的企业群组成,在一定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份额,或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未来增长有一定影响。

产品在当地生产的机会成本比其交换对方低,在地区市场、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的销售成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并具有较高的利润率。

生产所需的资源,当地往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或其富集程度较大幅度地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拥有适当数量的补充产业,并有较多的前向后向关联产业,能通过连锁效应,推进和拉动地区内一大批产业迅速增长。

能够主导一定地区内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正是由于主导产业具有上述产业优势,使其能够产生极化效应,引起其他经济活动向它靠拢,形成区域集聚规模经济。通过优先发展主导产业,特别是优先发展主导产业部门中的龙头企业,可以拉动前向产业,推进后向产业,影响旁侧产业,提高补充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地区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主导产业的动力来自龙头企业

1.龙头企业的含义。

如果增长极是一列火车,那么起火车头作用的是主导产业,而使火车头具有强大牵引力的就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指在一定区域产业部门中占统治地位,起领头作用的推进型企业。它可以是一个工厂,也可以是由若干核心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体。龙头企业是增长极的硬核系统,处于主导产业的核心部位,是推进主导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区域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会引起相关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造成企业集聚,并促使主导产业迅速增长,吸引其他经济活动向区域增长极靠拢,产生降低交易成本的集聚经济优势。实践表明,一些落后地区从培育当地龙头企业入手,促使经济快速增长,可以成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2.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的主要措施。

⑴形成向龙头企业倾斜的发展政策。制定纳税量与优惠信贷或贴息挂钩,盈利量与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挂钩,销售成长率和市场占有率与重点建设专项资金挂钩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财政资金和信用资金,投入龙头企业,促使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并在效益快速提高的基础上,及时淘汰落后产品和低档次产品,集中力量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高附加值产品、高效益和高销售成长率产品。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分阶段培育龙头企业的专项计划。

⑵加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规模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增长极的能量大小。为了增强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各地应该充分利用贴息、进口设备减免关税、使用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新增所得税等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同时,努力拓宽筹集技改资金的渠道,增大技改贷款规模和投入总量,配套组合技术改造贷款、科技开发贷款、小型技改贷款、专用基金贷款,使之形成有效合力,优先满足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进而促使龙头企业内部的RD费用占GDP的比重,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强开发创新能力。还要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开辟国内外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以及推进自身的组织和制度创新。

提高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过程形成的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企业特定工序的专用技术,又是适应于各种生产条件的通用技术,因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强的穿透力。龙头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之一。各地就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龙头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如促使龙头企业开发产品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功能,提高设备和工艺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完善资源回流和产品扩散的信息化系统等。

⑷完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结构。一是以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为基础,吸引前向企业与后向企业、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相互靠拢,使前向或上游企业的产出品,成为后向或下游企业的投入品,从而使众多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并具有投入产出纵向产业链或价值链联系的企业集群。二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吸引为其服务的配套企业、补充企业进入同一区域,并带动受龙头企业影响的旁侧产业共同发展,从而形成横向联系的企业集群。三是完善龙头企业所在的产业组织形式:以龙头企业凝聚的企业集群为基础,逐步形成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关联行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大小业主和谐共生的内部条状、外部块状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推动区域产业走向合理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集群化发展。

()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1.增长极产业产生的极化效应。

增长极中主导产业部门的龙头企业迅速增长,造成聚集优势,促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从而引起其他经济活动向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靠拢,从而使增长极产业拥有更加强大的向心力。增长极产业这种积蓄和产生向心力的过程,称作极化现象。极化现象将会带来企业聚集、产业聚集、区位聚集和城市化聚集等聚集经济。

增长极产业产生极化现象的直接结果,就是极化效应。它也称作回流效应、倒流效应,是增长极产业拥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由外围,向增长极核心区域的产业聚集。也就是,在增长极向心力的吸引下,腹地区域的财富包括资金、技术、人力和资源,不断流向增长极核心区域的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从而使增长极所在地享有并保持聚集经济的优势。

在增长极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一定区域的经济活动集中于少数地点上,这些地点只要产业聚集的经济优势尚在,即使早期的吸引力消失了,它们仍然可以保持繁荣的局面。

当然,增长极极化效应不是无限的,如果工资、地租和公共服务费用,以及过度拥挤导致的开支等成本,超过产业聚集经济带来的利益,就会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的发展,严重时将导致增长极产业集群和区域繁荣现象的消失。

2.增长极产业产生的扩散效应。

增长极产业的另一个基本功能是扩散效应。它表现为增长极产业不断向周围地区产生辐射作用,释放自身能量,把生产要素由增长极所在地转移到外围地区。扩散效应的大小和强弱,取决于增长极产业的能量积累状况,也就是取决于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规模和素质,取决于经济体制、区域政策和增长极所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

增长极产业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增长极产业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功能。一般来说,增长极产业发展初期,以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投入为主,产业的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等到增长极产业发展壮大,转向对外释放能量时,产业的扩散效应就会相应得到加强,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

(六)增长极产业发展理论的实际应用

1.应用增长极产业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

⑴把建立推进型产业作为首要任务。根据佩鲁的观点可以看出,一个区域建立增长极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建立推进型产业,并使其发展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为此,应致力于发展推进型龙头企业,并大力培育以推进型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只有在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和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增长,才能形成区域增长极,进而使自己拥有足够的向心力,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构成增长极的主导产业,通常能够承担国际贸易任务,它不仅拥有国内市场,而且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同时,构成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能够在不断拓展市场范围的过程,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产生极化效应的动力来源,它不仅能够提高龙头企业自己的生产效率,而且还能通过创新方法的扩散,对当地其他企业和周边地区产业产生重要影响。

⑵主导产业能够提供创新示范作用。从技术创新角度看,增长极内部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使企业产出增长率和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落后地区的同类企业,从而影响周围其他产业,并能够引起周围其他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从社会结构角度看,主导产业开展创新活动,会带来新的价值观念,带来新的行为方式,带来新的组织结构。如果主导产业能够预示正确的创新方向,将使当地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等,更容易朝着变革方向转变,使之适应创新活动形成的结果,并为下一次创新活动奠定基础。从社会心理方面看,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创新活动,能够发挥加强社会群体进取意识的示范作用,同时能够推动周边地区劳动者形成重知识的心理氛围,形成想要进入中心区必须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心理激励。

⑶政府能够发挥培育增长极的能动性。一个区域建立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增长极,需要做好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例如,产业结构城市体系发育要达到一定成熟程度,已经具有比较完整的产业关系和经济空间组织关系,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聚集基础。为此,当地政府应该发挥能动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封闭狭隘的发展心态,采取更加开放的区域对策,建立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环境。同时,结合当地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选择适当的优势产业,运用鼓励性措施促使其上规模上技术等级,逐步成长为推进型产业,进而能够主导当地产业的发展和集聚,产生增长极的效应。

2.增长极产业发展理论的应用进展情况。

⑴尝试运用推进型企业改变落后地区产业面貌。佩鲁的增长极产业理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和政策制订者还进一步提高这一理论的可操作性,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其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如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把抽象的经济空间变作具体的地理位置,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一定地点上的聚集,由于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推进型企业能带动区域内其他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起扩大,促使区域经济成倍增长。布代维尔将此称作“里昂惕夫乘数效应”。他提出的政策主张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通过形成新的增长极产业来带动整个区域加快发展。

⑵把增长极产业理论引入城市体系建设。弗里德曼将增长极与城市中心论结合在一起,认为城市的发展先由孤立的区域性中心开始,逐步发展为中心城市,成为一定区域的核心地带,接着通过核心地带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最终中心城市与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联结为一个完整的城市体系。据此,他提出应该围绕城市制定区域发展目标,使城市发展为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产业聚集地点。

⑶主张把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赫希曼按照自己特有的解释,丰富和发展了极化效应概念。他将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或腹地产生的有利影响称为涓流效应,产生的不利影响仍叫做极化效应。他认为,从长远看,地理空间上的涓流效应会大于极化效应,可以起到缩小区域差异的作用,所以,他主张把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加以大力发展。

二、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增长极是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的表现

1.增长极反映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现象。

佩鲁认为,推进型产业必须建立在一定经济空间上,有了经济空间,它才能开展创新活动。经济空间总以非均衡状态存在,它由一个包括许多产业和企业的中心,及传输各企业竞争作用力的场所组成,必然产生极化现象,形成极化效应。他说: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接着,佩鲁从增长极产业非均衡发展原理出发,进一步解释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问题。他认为,由于增长极产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果和聚集优势,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引起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在一定空间集中,产生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进而围绕主导产业形成前向关联产业和后向关联产业,最终形成起增长极作用的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增长极主导产业中的企业集群一旦形成,不仅自身可以迅速壮大,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可以推进整个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2.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形成。

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又称为区域产业不平衡发展,它反映现在和未来一定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产业非均衡发展,是产业均衡发展的对称。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条件和增长潜力各异,引起聚集效应大小不一,必将出现各地产业非均衡发展的趋势。

运用均衡分析方法的新古典学派,强调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认为在非均衡的经济状态下,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将促使资源和财富在各地自由流动,从而导致产业和生产要素自行趋向合理配置,实现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

到了20世纪5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运用动态分析方法,对产业发展进行实证考察,发现新古典学派的均衡理论不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于是提出了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

(二)核心区产业与腹地区产业的非均衡发展

瑞典的冈纳·缪尔达尔和美国的赫希曼等人,以核心区与腹地区的划分为依据,分析各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认为核心区的产业结构与腹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别,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

缪尔达尔认为,核心区与腹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是经济发展和市场作用的必然结果。他说,市场力作用的固有趋势是扩大区域之间的差异,而且国家越贫穷则这种趋势越明显,这是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规律。

他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迅速成长为优势产业,并促使当地经济走向繁荣,从而确立核心区的地位。核心区产业组织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产生和吸引新兴产业,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使自己的产业实力逐步壮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核心区产业系统中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以便共享区域内已建成的供电、供水、交通、邮政、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于是,核心区产业就以增长极特有的向心力,把腹地区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吸引过来,形成回流效应,这会造成腹地区产业或经济的衰落。同时,核心区虽然通过扩散效应,可以向腹地区输送各类要素资源,但在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扩散效应往往小于回流效应,特别是核心区销到腹地区的廉价工业品,抑制了腹地区工业的发展,阻碍了腹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样,产业结构的差异会日益加大,必将导致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区与腹地区没有绝对的界限,一定区域,相对于它的下一层次来说可能是核心区,但相对于它的上一层次来说则可能是腹地区。但不管怎样划分,核心区与腹地区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通常核心区产业与腹地区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多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的非均衡发展状况。

(三)国际中心区产业与外围区产业的非均衡发展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20世纪50年代初,把欧美发达国家作为中心地区,把拉美落后国家作为外围地区,进而分析两者的产业和经济关系发现:中心地区发达国家的产业部门,一方面从外围地区落后国家的产业部门廉价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另一方面又向其倾销工业制成品,造成外围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日益恶化的贸易条件,抑制了外围地区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升级。为了防止中心地区产业与外围地区产业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他提出外围地区产业部门宜采取进口替代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的中心区与落后的外围区,其范围会发生一些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两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别,所以,这两大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发展趋势仍然存在。国际中心区产业与外围区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多用于分析不同国家之间产业的非均衡发展现象。

三、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产生

如果说,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主要从空间角度分析产业发展的非均衡现象,那么,产业阶段性发展理论则主要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角度,分析产业的非均衡发展。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现象,表现为产业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并有从较低阶段产业向较高阶段产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研究产业阶段性发展的理论,是从产业均衡发展与产业非均衡发展两大对立理论的缝隙中成长起来的。

增长极及其相关的产业理论,主要由非均衡角度研究产业的发展,与新古典的产业均衡发展理论发生了很大冲突,导致人们对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激烈争论。

自从出现产业发展均衡与非均衡两大对立观点后,有些学者试图进行调和。他们考察的视觉不仅仅局限于空间上的一定经济活动,而且把时间因素也包含进去,探索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过去、现在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的产业发展轨迹,结果发现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产业发展均衡现象,也有不同的产业发展非均衡现象。总的趋势是,在产业发展的初始时期或较低阶段,非均衡状态会加剧,到一定阶段后这种现象将开始逆转,进入较高阶段时则会朝均衡方向发展。

(二)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1.胡佛与费希尔的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理论。

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和费希尔,发表了《区域经济成长研究》一文,认为区域产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并认为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的代表性产业是不一样,它们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结构,从而使产业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别。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一般得经过以下五个不同阶段:

⑴自给自足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其构成表现为以农业为主,经济活动随农业资源呈均匀分布,很少有不同地区的投资及贸易。

⑵乡村经济崛起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乡村运输道路和贸易市场设施得到改善,交通业和商贸业加快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导致农业生产活动出现专业化。

⑶农业生产结构变迁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商贸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市场对农业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促使农作物栽培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和专门化的生产。

⑷工业化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增加,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减少,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出现衰退现象,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提高。这一阶段的前期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后期转向以重工业产品为主。

⑸服务业输出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带来的繁荣局面,使当地产业积累了雄厚实力,手上拥有的各类生产要素除了满足自己需要以外,还有较多剩余可以投入别处。此时,对外输出的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技术和专业化服务等。

2.罗斯托的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理论。

195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发表了《经济成长过程》一书,对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特有的见解。罗斯托认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而是在波动中不断地向更高阶段推进。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主导产业部门的结构演变,会引起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并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一个主导产业部门取代另一个主导产业部门,实现主导产业的结构升级,将推动一个地区的经济进入新的高一级阶段。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自主导产业部门的演化不可能同步进行,所以其产业发展也必然呈现非均衡状态。

罗斯托从经济成长角度,把产业发展划分为有明显差别的五个不同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保持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状态,城镇不发达。

准备起飞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工农业和运输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一产业走向专门化,对外贸易扩大,当地产业开始引进高级生产技术。据新华社2007年报道,陕西凤翔县辣椒产业发展到10万多亩,年产值1亿多元,一村一品辣椒种植专业村达到23个 。显然,凤翔县第一产业中辣椒种植业,已经出现生产专门化特点,从这个方面看,它进入了准备起飞阶段。

起飞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过程中现代方法大量取代传统方法,投资迅速增加。工业由早期的资源型加工业,向其他制造业发展,一些制造业、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集中的地方出现了城市化趋势。

向成熟推进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兴起,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一些工业中心城市化高度发展,并波及到农村。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产业将随着经济活动重点改变而调整,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为主,转向生产消费资料的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和社会福利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专门化,并得到高水平的发展。同时,当地产业开始对外输出生产要素,主要是向较不发达地区输出资金、人才和服务。

这一阶段最终将深化为追求生活质量:人们向往环境的优美,生活的舒适,以及精神方面的享受。于是,要求产业随之做出相应调整,增加第三产业中的教育部门和卫生保健部门的投资;以巨额投资,减轻高消费阶段所造成的污染和城市畸形化状态;主导产业转变为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关的部门,并以服务业为代表。

四、产业周期性波动发展理论

(一)产业周期性波动发展的表现

产业周期性波动发展,主要表现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的规模和比重发生周期性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出现周期性变化,这也是产业非均衡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周期性波动发展,会导致空间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现象,从而使该国家或地区周期性地出现繁荣与衰退相交替的波动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斯蒂格利茨指出:所有的现代经济都有经济活动水平的上升和下降。在增长较快和就业较高的阶段以后,接踵而来的是增长的缓慢阶段。[]

(二)影响产业周期性波动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品周期性变动因素。

产品的生命具有周期性,它包括研制或引进、增长、成熟和衰落等四个阶段。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在销售量和纯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到产业上,就会引起产业发展的相应波动。实际上,产品的生命周期性,往往是产业结构发展周期性变化的直接动因。例如,某区域产品从技术链或价值链低端出发,通过技术创新,跃升到技术链或价值链的高端,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周期,同时要求相关的产业跟着发生改变,使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工艺流程控制系统制造商等,从原来服务于低端产品,转变为现在服务于高端产品。这样,当地的产业结构必须会随之发生变化。

2.主导产业升级因素。

一个主导产业部门,周期性地取代另一个主导产业部门,促使主导产业升级,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主导产业的周期性变动,会带动前向关联产业、后向关联产业,以及补充产业和旁侧产业跟着发生周期性变动,从而会造成一定区域内不同产业的结构和比例发生周期性调整。

3.市场结构变化因素。

不同的市场结构与不同的产业结构相适应,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市场销售增长率。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需求弹性大的产业部门比需求弹性小的产业部门,其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快,其市场销售增长率相应高得多,这会促使主导产业向需求弹性大的产业部门演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周期性变化。

4.经济政策变动因素。

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起着重要作用。如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的时期,重工业可以得到快速发展,并有利于重工业比重大的省份发展。而采取加快轻工业发展政策时期,轻工业就会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同时有利于轻工业比重大的省份发展。这种产业政策变化,往往会造成各地产业出现不同的周期性波动状况。

(三)减少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关键是加强技术创新

1.产业周期性波动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息息相关。

产业集群处于成长或走向成熟阶段,通过技术创新,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其他非主导产业也跟着迅速发展,会吸引更多的新企业加盟,形成更强大的产业聚集和区位聚集,促使整个产业群体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相反,产业集群进入衰退阶段,主导产业无力增长,其他相关产业也随之萎缩,当地原有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就会转移到有利可图的地方,从而造成整个产业的衰落和当地经济的萧条。

2.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取决于主导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是由主导产业、补充产业和相关产业的生命周期融合而成的。作为集群成员的不同产业,各自的生命周期都会对产业集群产生影响,但它们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补充产业和相关产业,通常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开始形成并融入集群,孕育期起始点普遍晚于产业集群,但衰退阶段又是与产业集群相同的,所以它们的生命周期没有产业集群那么长。而且,它们的兴衰成败尽管会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但不能决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运行走向。

主导产业的作用则要大得多。它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曲线不仅形状大致相同,而且运行轨迹也非常接近,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出现重合。就持续时间来说,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长度大体相当,有时它的孕育期起始点略早于产业集群。而且,主导产业具有其他非主导产业无法比拟的产业优势,能产生极化效应,引起其他经济活动向产业集群靠拢,形成区域聚集规模经济。通过增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可以拉动前向产业,推进后向产业,影响旁侧产业,提高补充产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反之亦然。因此,主导产业的兴衰成败,决定产业集群的繁荣与衰落,决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运行轨迹。

3.主导产业生命周期取决于龙头企业生命周期。

产业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形状大致相同,但在生命周期的持续时间上,一个产业要远远长于一个企业,因为产业生命周期是由众多企业生命周期有机联结而成的。不过,在特定条件下两者的生命周期也会产生重合。生命周期运行轨迹与产业重合或接近的企业,通常是在产业部门中占统治地位起领头作用的推进型企业,即龙头企业。它可以是一个工厂,也可以是由若干核心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体。龙头企业是主导产业的核心部分,是推进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会引起区域相关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造成企业集聚,并促使主导产业迅速增长。

不同类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核心层外围单个企业消亡,可能对产业生命周期毫无影响,但龙头企业一旦出现衰败迹象,将会引起众多相关企业一起败落,产业的生命也就岌岌可危了。因此,在一定区域中,产业延长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千方百计促使龙头企业兴旺发达,从而带动产业内企业集群共同发展。在产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其生命周期曲线,是以龙头企业为基础的一个个企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包络线。

4.龙头企业生命周期取决于主产品生命周期。

企业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形状大致相同,但在持续时间上存在很大差别,企业生命周期是由一系列产品生命周期共同组成的,它要远长于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当然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与某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相重合。生命周期运行轨迹与企业重合或比较接近的产品,一般是具有高利润率、高销售成长率和高市场占有率的主产品。企业可以通过扩大主产品的市场容量,延长主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增强自己的活力,延长自己的生命。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除有主产品外,必定还拥有:⑴目前虽不能获利但有良好发展前景,预期将来可以成为主产品的新产品,⑵目前仍有较高利润率但销售成长率已趋向降低的维持性产品,⑶已近生命尽头的疲软产品。

企业的生命周期,实际上是在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剔除疲软产品中得以延长的。如果企业产品不断走向疲软状态进入衰退阶段,而没有新产品可以补充,那么企业的生命就会随产品淘汰而寿终正寝。与此不同,当一种产品处于疲软状态生命周期走向衰退阶段时,若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新产品可以更好地替代它满足消费需求,则企业生命周期将以向上的姿势继续发展。在此条件下,企业生命周期曲线是一个个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的包络线。

5.主产品生命周期取决于核心技术生命周期。

技术生命起始于科技开发。科技开发成果,表现为科学上的发现或发明,通过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形成可交给工厂制造的新产品。作为科技成果开发的新产品,是科研机构提供给厂商的样品或样机,不同于企业大批量生产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新产品。它从科研领域走向生产领域,存在于科研至生产的环节中。而提供给消费者个人消费的新产品,则是从生产领域走向消费领域,存在于生产至消费的环节中。科技开发,不仅要制造出物质形态的样品,而且关键是要研究出制造该产品的技术和工艺,它涉及产品、材料、装备、工艺流程等创新活动。整个技术生命周期,就是由这些创新活动共同组成的。核心技术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与主产品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大致相同,在特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重合的。在持续时间上,产品生命周期的长度,取决于核心技术生命周期的最大时限。当然,一个产品,可以通过多次技术创新,使自己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

总之,要确保产业尽量减少上下波动现象,并延长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必须努力提升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促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大力开发未来可成为主产品的新产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主产品的核心技术限制。





[①] []佩鲁:《论增长极概念》,《经济译丛》1988年第9期。

[②][]冈纳·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陈瑞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586页。

[③][]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苏振兴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3页。

[④][]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姚开建、刘凤良、吴汉洪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