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明龙教授发表论文概况
张明龙教授是台州学院名家工作室领衔人,2020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他从1983年开始发表第一篇论文,到今年5月的40多年学术生涯中,已在各类学术期刊、报纸理论版、内部参阅资料和会议论文集等发表论文360多篇,有3篇论文呈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
张明龙教授在国内文科顶级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和英文版各发一篇论文。根据国内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分析,其论文分布在CSSCI(包括曾入选和扩展版)核心期刊124篇,在北大核心期刊170篇,在全部核心期刊源期刊284篇。按照张明龙教授40年学术生涯计算,在CSSCI(包括曾入选和扩展版)核心期刊上平均每年发表论文3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平均每年发表论文4篇,在全部核心期刊源期刊上平均每年发表论文7篇。
张明龙在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著名的计划与市场“水交融”结合模式,部分项目成果发表在中央政策研究室“机密”级内刊《参阅资料》(1990年10月25日),呈送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同时,他还提出竞争秩序论、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整体量化论、就业制度改革新方向论、区域创新政策引领论、科技信用管理机制创新论等较有影响的新观点。
张明龙不仅专注于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在区域经济方面也颇有建树。1997年,他创建浙江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不久,又成为全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硕士点的创始人,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著名的园区格局网状交织论。他以此为基础写成的省政协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被有关部门采纳。2002年1月24日,省政协副主席陈昭典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八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省政协委员张明龙从系统、综合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我省‘十五期间’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提案。有关部门认为这一新理念符合浙江工业化中后期的特点和要求,为决策提供了新的启示。我省将在‘十五’期间推进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教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的四大园区建设,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经济网络体系。”
特别是,张明龙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积极研究台州经济问题,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论著。其中在CSSCI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上,就以三门县为案例发表过《变资源优势为创汇优势》,以台州市为案例发表过《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个实证分析——浙江省台州市企业制度创新经验调查》《浙江省台州市跨越式发展调查》《推进区域制造业发展研究——以台州市为例》《“长三角”末端区域制造业转变增长方式——以台州为例》《建设促进创新活动的区域政策体系——以台州为例》《空间视角下台州港口资源开发的思考》等论文。

二、张明龙教授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
一九八三年
[1]试谈产品价值与商品价值——学习资本论的体会 [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3,⑴:14~2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恩列斯著作研究,1983,⑶转载。北大核心
一九八四年
[2]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丘陵经济作物——金衢地区土特产作物优势调查(合作②人②) [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4,⑴:23~30。北大核心
一九八五年
[3]资本论与莎士比亚戏剧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⑸:16~20.转载: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985第9期。北大核心
[4]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质疑 [J].学习与探索,1985,⑹:72~75.理论信息报,1986~01~06摘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部分),1985,⑿:19~22转载。北大核心
一九八六年
[5]国营商业的竞争与它对市场的调节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6,⑴:45~48。北大核心
[6]社会主义竞争规律是计划竞争规律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6,⑶:71~76。北大核心
[7]社会主义竞争没有消极作用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6,⑹:35~39.获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87,⑴转载。北大核心
一九八七年
[8]增强市场观念,开发山区经济——金华衢州两市发展土特产品调查(合作②人②)[J].浙江学刊,1987,⑴:79~81。北大核心
[9]试论竞争对商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7,⑷:31~34。北大核心
[10]论竞争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的作用 [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⑶:1~7.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7,⑹:88摘载。北大核心
一九八八年
[11]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不属同一个规律 [J].中国经济问题,1988,⑴:52~56.获省经济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新华文摘,1988,⑷:198、理论信息报,1988~04~18、经济学周报,1988~07~03等摘载.经济竞争论[M].等专著引用论点。北大核心
[12]论浙江竹类资源开发的优势与竞争艺术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8,⑴:14~18。北大核心
[13]社会主义竞争与企业精神文明 [J].百家论坛,1988,⑴:45~49。CCJAD
[14]变资源优势为创汇优势(合作②人②) [J].浙江学刊,1988,⑷:47~48。北大核心
[15]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再质疑 [J].理论探讨,1988,⑸:64~67。北大核心
一九八九年
[16]确保国营商业承包负亏的对策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9,⑴:59~61。北大核心
[17]社会主义竞争机制的横向考察 [J].中国经济问题,1989,⑵:15~19…6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89,⑹:153~158转载.浙江社会科学信息,1989,⑶:22~23摘载。北大核心
[18]建立三门县大型对虾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9,⑶:43~49。北大核心
一九九○年
[19]改革不能动摇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0,⑴:1~7.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0,⑶:16~17摘载。北大核心
[20]承包制企业负亏基金的形成与运用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0,⑴:31~36。北大核心
[21]规范经济行为建立正常流通秩序(合作②人②)[J].浙江学刊 ,1990,⑷:34~36…42。北大核心
[22]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水交融式结合 [J].中国经济问题,1990,⑸:1~9.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⑴:20.摘载,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研究[M].等引用.获市政府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大核心
[23]计划与市场的水交融式结合 [J].当代财经,1990,⑺:51~52。北大核心
[24]改革会动摇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吗?[J].学习与实践,1990,⑿:61~62。北大核心
一九九一年
[25]论计划与市场的要素融合和机制融合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1,⑴:28~32.1994年获市政府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大核心
[26]完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运行机制的思路 [J].南京社会科学,1991,⑶:44~49。北大核心
[27]我党对计划与市场结合范围的探索 [J].长白学刊,1991,⑶:35~3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书[M].新华出版社,1993.1552辑目。北大核心
[28]党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贡献 [J].党政干部论坛,1991,⑹:16~17。北大核心
[29]我党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J].求实,1991,⑺:32~34。北大核心
[30]论指令性计划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J].经济论坛,1991,⑷:14~16。北大核心
[31]论消费竞争机制 [J].消费经济,1991,⑷:21~26。 北大核心
一九九二年
[32]计划与市场融合机制具体形式考察 [J].经济问题探索,1992,⑴:9~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书[M].新华出版社,1993.1557辑目。北大核心
[33]论规范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行为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2,⑵:68~72.获市学会优秀论文奖。北大核心
[34]略论市场 [J].长白学刊,1992,⑹:21~2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商业经济、商业企业管理,1993,⑴转载。北大核心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调控机制比较 [J].经济论坛,1992,⑿:15~17.新华文摘,1993,⑶辑目.获浙江省经济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北大核心
一九九三年
[36]培育市场体系强化市场机制作用 [J].商业经济研究,1993,⑶:23~25。北大核心
[37]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含 [J].企业经济,1993,⑶:13~16。北大核心
[38]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十大经济职能 [J].天府新论,1993,⑷:13~16…41.新华文摘,1993,⑼:188摘要.获“浙江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北大核心
[39]论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及完善对策 [J].长白学刊,1993,⑷:34~38。北大核心
[40]市场经济制衡机制考察 [J].求实,1993,⑻:16~20。北大核心
[41]健全市场参数体系的思考 [J].江苏经济探讨(已改名现代经济探讨),1993,⑻:2~4。北大核心
[42]商战中的出奇制胜 [J].经济论坛,1993,⒂:23~24。北大核心
[43]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对策 [J].理论探索,1993,⑸:36~38.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1993年第10期第48至51页转载。北大核心
[44]论市场信号机制 [J].贵州社会科学,1993,⑸:27~33…4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93,⑽:151~158转载。北大核心
[45]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 [J] .学术论坛,1993,⑸:9~13。北大核心
一九九四年
[46]软化进口需求刚性的宏观对策 [J].宏观经济管理,1994,⑶:32~33。北大核心
[47]若干生产要素收入偏高及其成因与矫正 [J].经济问题探索 ,1994,⑷:13~15。北大核心
[48]优化进口商品结构的对策 [J].求实,1994,⑷:19~21。北大核心
一九九五年
[49]加快台州地区港口资源开发的对策(合作③人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5,⑹:65~69。北大核心
一九九六年
[50]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量化与保护[J].中国社会科学,1996,⑹:8~20.要报摘载供中央领导决策参考.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⑿:139~151转载.被品牌资产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浅议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的处置、创建无形资产学、国有知识产权流失问题研究等列为参考文献.获市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获浙江省社联第二届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获浙江省政府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北大核心
[51]准确量化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⑵:7~1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1996,⑸:32~37转载.获市政府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北大核心
[52]遏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研究 [J].中国经济问题,1996,⑷:19~2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⑼转载.被论中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及其对策等论文列为参考文献。北大核心
[53]新中国八次大的宏观调控 [J].天府新论,1996,⑸:25~30。北大核心
[54]企业无形资产的分类考察 [J].长白学刊,1996,⑶:48~5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⑺:109~112转载.被投资银行整合资本市场等书,以及无形资产管理及其对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义等论文列为参考文献。北大核心
[55]国有企业无形资产从何流失 [J].求是内部文稿(红旗文稿),1996,⑺:19~20…18。北大核心
[56]国有企业资产价值量化研究 [J].浙江社会科学,1996,⑷:29~32。北大核心
[57]我国宏观调控的纵向考察 [J].求实,1996,⑻:25~27。北大核心
一九九七年
[58]The Connotations Quant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Asse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7,⑷:5~13。北大核心
[59]增强地级市发展机制刍议 [J].浙江学刊,1997,⑷:55~58.获市政府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北大核心
[60]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个实证分析——浙江省台州市企业制度创新经验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⑷:51~55。北大核心
[61]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思考 [J].求实,1997,⑻:14~16。北大核心
[62]健全宏观调控的核心机制 [J].长白学刊,1997,⑸:32~35。北大核心
[63]国有企业建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志 [J].贵州社会科学,1997,⑹:1~5。北大核心
一九九八年
[64]按公司制规范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J].青海社会科学,1998,⑴:29~34。北大核心
[65]培育地级市主导产业的十大措施 [J].天府新论,1998,⑵:41~44。北大核心
一九九九年
[66]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对策研究 [J].浙江学刊,1999,⑴:41~47。北大核心
[67]产权与所有权比较 [J].求实,1999,⑹:21~22。北大核心
[68]加强市场规则建设 [J].中国经贸导刊,1999,⑾:30。北大核心
[69]重视市场规则 ,健全市场规则体系 [J].江苏商论,1999,⑹:30~31。北大核心
[70]试解需求的内涵、特征与量的变动 [J].经济师,1999,⑺:8~9。北大核心
[71]论市场压力机制 [J].贵州社会科学,1999,⑷:2~8.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⑼:150~156转载。北大核心
[72]正确认识供给与需求 [J].理论学刊,1999,⑸:34~36.由本文改写成的“简论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获全国高校经济理论第十三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本次评奖不分等级),2000。北大核心
[73]产权分类与产权制度选择 [J].学术论坛,1999,⑸:37~41。北大核心
二○○○年
[74]新中国50年劳动就业制度变迁纵览 [J].天府新论,2000,⑴:11~1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00,⑸转载.自学指南,2000,⑴转载。北大核心
[75]论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整体评估 [J].甘肃社会科学,2000,⑴:26~28。北大核心
[76]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纵向考察 [J].求实,2000,⑶:30~32。北大核心
[77]加快浙江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J].浙江经济,2000,⑵:54~55。北大核心
[78]经济区的内涵与划分原则 [J].贵州社会科学,2000,⑷:27~30.《理论参考》2004年第7期摘载3000余字。北大核心
[79]促使职业介绍招聘信息真实有效的思考 [J] .经济师,2000,⑻:194~195。北大核心
[80]关于合理划分经济区的思索 [J].上海经济,2000,(7~8):31~32。北大核心
[81]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产值比重分析 [J].长白学刊,2000,⑸:47~48。北大核心
二○○一年
[82]市场涵义探微 [J].商业时代(A版),2001,⑴:21。北大核心
[83]正确认识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J].求实,2001,⑵:17~20。北大核心
[84]西部大开发应突破资本瓶颈制约 [J].经济学家,2001,⑵:30~3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1,⑻:12~15转载。北大核心
[85]论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J].浙江学刊,2001,⑵:81~84。北大核心
[86]西部大开发应把重点放在大力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上 [J].理论导刊,2001,⑷:24~25。北大核心
[87]规范职业介绍行为的温州模式(与陈旭晨、季建设合作,③人①) [J].浙江经济,2001,⑶:36~37。北大核心
[88]浙江宜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 [J].浙江经济,2001,⑷:14~15。北大核心 [117]论发展规律 [J].发展研究,2001,⑸:17~19。北大核心
[89]健全市场规则体系的宏观对策 [J].宏观经济管理,2001,⑺:48~49。北大核心
[90]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与完善市场规则体系 [J].社会科学辑刊,2001,⑸:62~66.《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辑目。北大核心、AMI
[91]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实证分析——浙江省三门县加速经济发展经验调查笔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⑹:70~71。北大核心
二○○二年
[92]区域发展理论演进的纵向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02,⑵:33~37。北大核心
[93]待购企业财务报表的甄别[J].交通企业管理,2002,⑷:45~46。北大核心
[94]论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J].经济评论,2002,⑶:25~27。北大核心
[95]待购企业契约核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⑺:66~69。北大核心
[96]年薪制激励和约束经营者行为.对年薪制激励和约束功能的思考(与章庆平合作②人①)[J].中国劳动2002,⑷:27~2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7期转载。北大核心、AMI
[97]欠发达地区提升工业化水平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2,⑼:13~15。北大核心
[98]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求实2002,⑼:7~9。北大核心
二○○三年
[99]增强经营者年薪制的激励和约束功能[J].经济学家,2003,⑶:28~32。北大核心
[100]正确认识市场规则体系[J].理论学刊,2003,⑷:62~63。北大核心
[101]设法绕开WTO的技术壁垒[J].经济师,2003,⑼:234。北大核心
[102]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新视角[J].天府新论,2003,⑸:46~48。北大核心
[103] “长三角”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与张磊合作②人②)[J].上海经济研究,2003,⑾:49~52。北大核心
二○○四年
[104]略论市场规则体系[J].商业研究,2004,⑷:110~112。 北大核心
[105]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分析[J].经济学家,2004,⑶:77~80。北大核心
[106]降低收购企业风险的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⑺:30~34。北大核心
[107]审视科技信用缺失现象[J].科学管理研究,2004,⑷:52~56。北大核心
[108]加强园林生态城市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J].经济师2004,⑽:6~7转10。北大核心
[109]浙江省台州市跨越式发展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⑽:63~67。北大核心
二○○五年
[110]推进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J].学术月刊,2005,⑴:38~4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2005年第4期;其中四千余字收入《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北大核心
[111]待购企业应收款与存货的核查[J].交通企业管理,2005,⑹:32~33。北大核心
[112]市场供求变量及趋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5,(13):84~86。 北大核心
[113]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分析[J].学术论坛,2005,⑻:105~108。北大核心
[114]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思索[J].经济学家,2005,⑷:102~10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综合版的区域经济栏2005-9-19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115]健全科技计划信用制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⑷:74~78。北大核心
[116]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5,⑽:268~270。北大核心
[117]企业负债压力的财务比率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5,⑽:48~49。北大核心
[118]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⑾:20~22。北大核心
[119]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纵向考察[J].科技管理研究,2005,⑿:29~32。北大核心
二○○六年
[120]政治经济学原理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J].长白学刊,2006,⑴:73~7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类索引总汇收录。北大核心
[121]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与冯新勤合作,②人①)[J].科技管理研究,2006,⑸:61~63。北大核心
[122]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⑶:66~69;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第9期第46~49页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类索引总汇收录。北大核心
[123]提高企业收购的谈判效果[J].商业研究,2006,(15):58~61。 北大核心
[124]转变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6,⑺:40~41。北大核心、AMI
[125]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⑽:226~228。北大核心
[126]待购企业营业费用项目的审计[J].商业研究,2006,(24):40~43。 北大核心
二○○七年
[127]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背景下的人才队伍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7,⑴:15~17。北大核心
[128] “长三角”末端区域如何发展制造业[J].浙江经济,2007,⑵:46~47。北大核心
[129]又好又快培育县域龙头企业——以台州所属各县域为例[J].乡镇经济,2007,⑷:37~40。北大核心
[130]合理划分经济区的思索[J].生产力研究,2007,⑺:12~13。 北大核心
[131]审核待购企业资产负债表[J].商业研究,2007,⑼:142~146。 北大核心
[132]浙江专业市场型村落演化的一般过程及其启示(与徐立合作②人②)[J].乡镇经济,2007,⑻:62~65。北大核心
[133]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运行机理分析(与官仲章合作,②人①)[J].天府新论,2007,⑸:42~46。北大核心
[134]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区为个案(与徐璐合作②人①)[J].生产力研究,2007,⒆:105~107。 北大核心
二○○八年
[135]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杨剑合作,②人①)[J].学术交流,2008,⑴:68~73。北大核心
[136]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理论导刊,2008,⑵:108~10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教育版的管理经验栏2010-3-16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137]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问题思索[J].天府新论,2008,⑶:37~40;《学术界》2008年第4期摘录400字。北大核心
[138]我国古代农村土地开发思想管窥[J].乡镇经济,2008,⑸:32~34。北大核心
[139]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取决于技术自主创新[J].经济论坛,2008,⑸:13~14。北大核心
[140]从引进技术走向自主创新——韩国科技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⑺(上册):58~60。北大核心
[141]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8,⑺:49~53。北大核心
[142]我国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纵向考察[J].科学管理研究,2008,⑷:55~58.新华文摘2008年第20期辑目。北大核心
[143]国外如何运用政策促进科技创新(上)[J].党政论坛,2008,⑻:60~62。北大核心
[144]增强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建设——以台州为例[J].乡镇经济,2008,⑾:105~109。北大核心
二○○九年
[145]通过健全科研信用制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9,⑸(上册):14~17。北大核心
[146]待购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方法[J].商业研究,2009,⑹:63~65。 北大核心
[147]我国就业政策的六十年变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⑽:21~26.《新华文摘》[2010,⑵]以《改革前我国就业政策的主要特征》摘载500余字;《青海日报》2010-02-08第七版摘载500余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综合版的 就业与社会保障栏2009-11-4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148]新加坡促进创新活动的主要对策(与章亮合作,②人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⑹:94~97。北大核心
[149]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对策研究(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经济纵横,2009,⑿:43~46。 北大核心
二○一○年
[150]国外治理“三废”新技术概述(与张琼妮、章亮合作,③人①)[J].生态经济,2010,⑵:124~127转172.2月1日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0年第6期第83~87页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151]瑞典高效的创新政策运行机制揭秘[J].科技管理研究,2010,⑹:6~8.3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2010年第7期第72~75页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152]运用科技进步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活动(与章亮合作,②人①)[J].贵州社会科学,2010,⑻:98~102。北大核心
[153]以色列高效创新运行机制揭秘(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科技管理研究,2010,(23):22~25转42,12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11年第3期第72~77页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二○一一年
[154]以色列高效创新机制对我国的启示(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⑵:87~92;转载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宏观经济的“国际政策探讨栏”,2011年7月21日分上下两部分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155]低碳经济条件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生态经济,2011,⑷:92~94……101,4月1日出版。北大核心
[156]国外氢能开发新进展概述(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生态经济,2011,⑿:101~104,12月1日出版。北大核心
二○一二年
[157]高新产业发展有赖政策创新[J].浙江经济,2012,⑴:38~39。北大核心
[158]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特征与优势(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科技管理研究,2012,⑵:90~94,1月出版。北大核心
[159]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信用管理方法创新(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发展研究,2012,⑺:17~19,7月出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宏观经济栏”,2012年12月24日全文转载。北大核心、CCJAD
[160]区域合作的一种可行模式:产业链式化转移与承接(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贵州社会科学,2012,⑺:89~94,7月出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区域经济栏”,2012年8月24日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161]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动趋势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与高文欢、万方合作,③人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⑵:58~65。北大核心
[162]中美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与万方合作,②人①)[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⑷:56~60。北大核心
[163]构筑科研人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②)[J].贵州社会科学,2014,⑼:152~156。北大核心
[164]杜能农业区位论研究(与周剑勇,刘娜合作,③人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4,⑸:95~100,9月出版。北大核心
二○一五年
[165]空间视角下台州港口资源开发的思考(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开发研究,2015,⑴:1 47~149。北大核心
[166]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与周剑勇合作,②人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⑸:79~86。北大核心
二○一七年
[167]“十三五”时期多元化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研究(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①)[J].发展研究,2017,⑶:44~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区域经济栏”,2017年10月18日分上下两部分全文转载。北大核心
二○一八年
[168]我国就业管理制度演变的纵向考察(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②)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⑹:53~60。北大核心
二○二○年
[169]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②)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⑴:41~47.1月出版。北大核心
二○二三年
[170]企业研发人员之间的溢出效应(与张琼妮合作,②人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⑶:145-152.5月16日发表。北大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