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区域经济学ABC > 正文

研究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新成果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14:35:50  浏览量:

研究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新成果

(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的新信息

1.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取得的主要成效

⑴数据表明我国沙化土地经过治理后明显缩小。[43]201585日,有关媒体报道,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日前在内蒙古举行,会议资料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影响人口达4亿之多,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多亿元。

据悉,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积累了宝贵的治沙经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治沙模式。目前,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沙区生态状况逐步好转。

不过,目前我国还有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同时,据统计,在现有的贫困人口中,有超过2000万人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北部荒漠地区。对此,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监测显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双减轻”。[44]201712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今日介绍,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现“双减少”,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现“双减轻”,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沙区植被状况和天气状况呈现“双好转”,植被平均盖度增加了0.7个百分点,年均沙尘天气次数比上个监测期减少了20.3%

张永利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规划体系、考核体系,以及工程建设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履约与国际合作体系,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

张永利同时表示,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还有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在全国现有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防沙治沙任务依然艰巨。

2.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新发现

在地球最干沙漠地区发现微生物。[45]2018226日,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学家舒尔策·马库奇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报告称,他们的研究证实,一种耐寒的细菌群落,竟然可以在地球上最干燥、最不适宜居住的智利阿塔卡玛沙漠环境中长时间存活下来。这项工作应该能够平息许多人的疑虑,因为之前有关这个遥远地区存在微生物的证据,多来自于瞬态的微生物。而且,由于这个地方的土壤与火星上的土壤非常相似,因此这些沙漠居民,可能会给那些在火星表面寻找生命的科学家带来希望。

阿塔卡玛沙漠从智利太平洋海岸向内陆延伸1000公里,降雨量每年不足8毫米。这里几乎没有什么降水,同时也几乎没有什么风化作用,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处的地表形成了一层坚硬的盐层,进一步抑制了那里的生命活动。

美国图森市亚利桑那大学环境微生物学家朱莉·尼尔森说:你可以开车100公里而不会看到任何像草叶一样的东西。尼尔森没有参加本次研究,但她以前曾对那里做过考察,并与其他人一起发现了一些细菌。可是,许多生物学家认为,这些被发现的微生物并不是全职居民,而是被风吹来的,在那里它们死得很慢。

但这并没有阻止马库奇。他说:我喜欢去那些人们说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我们决定采取一种鸟枪法,把所有的新的分析方法都用于那里可能有的每一种东西:真菌、细菌、病毒。马库奇率领着研究团队用3年多时间,在从海岸向东到最干燥的地方的8个地点,采集了阿塔卡玛沙漠的样本。在2015年创纪录的降雨之后,他们第一次收集了材料;然后于2016年和2017年在一些地方收集了样本。

研究人员对一种已知的能够区分微生物物种的基因进行了测序,以确定在这些样品中存在哪些微生物,甚至还能找到一些完整的基因组。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测试,以便确定从完整的活细胞中提取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比例。最后,他们评估了细胞活动的数量、三磷酸腺苷(一种为这种活动提供燃料的分子)的数量,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导致的副产品(包括脂肪酸和蛋白质模块)的数量。这些都是生命存在的额外证据。

研究团队在报告上称,沿海地区的样本中含有最多数量的微生物,并且其多样性也最丰富。但在2015年,即使在最干燥的地方也有生命迹象。尼尔森说:在降雨事件发生后,发生了大量生命活动和细胞复制。

研究人员指出,总的来说,在雨季和干旱年份,海岸地区都是最适宜生命存在的。通常而言,三磷酸腺苷的数量是内陆地区的1000倍,而分解产物的数量也遵循了类似的趋势。这些基因组也表明,至少有一些细菌能够在沿海地区或其他地方繁殖。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干旱的,上述数量在各地都下降了,尤其是在最干旱地区。到2017年,大多数地方的生命迹象几乎都消失了,在最干燥的地方,完整DNA的数量仅为正常情况的十万分之一。但马库奇指出,仍有一些细菌继续在地下25厘米处茁壮成长。

在他们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只识别了那些DNA与微生物数据库中DNA相似的细菌。所以他们在阿塔卡玛沙漠发现的细菌,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很熟悉的。在潮湿的年份,沿海地区的细菌与典型的沙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似。来自干燥地区的DNA主要是在非常干燥的沙漠或盐沼中发现的细菌。它们很可能存活下来,就像那些勉强度日的孢子或细胞。

这些生物可能会无限期地休眠,这使得尼尔森和马库奇推测,有一些生物也能够在火星上做同样的事情,也许是在晚上的降雪中。因此,马库奇说:“阿塔卡玛沙漠可以作为火星的一个研究模型。

3.开发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新方法

⑴设计出能固定住流动沙丘的沙障方法。[46]2017913日,新华社报道,治沙专家娄志平在治理流沙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沙障的角度和材质,发现将两片网笼片相互依靠摆成八字形,既可以拦截流沙,又不容易被风掀翻。这样,他在2008年设计出“八字形网笼沙障”,内蒙古科技厅对其发明的沙障给出“在工程固沙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评价。

娄志平结合在治沙一线的长期观察,又提出“沙障与沙漠地貌顶部相结合”的治沙方法,在流动沙丘顶端设置沙障,把流动沙丘从向前流动变为向上堆高,逐渐形成一道“阻沙长城”。在磴口的乌兰布和沙漠和宁夏沙坡头,他的固沙理论转化为实践,相继取得成功。

后来,在甘肃和青海的治沙过程中发现,由于当地风大沙少,大风很容易把沙障底端的沙子吹跑,埋深变浅的沙障很快就被吹翻了。对此,娄志平借助风洞试验,不断改进设计,在2013年发明“悬袋网沙障”。

娄志平介绍说:“‘悬袋网沙障’上部是高于沙漠地表的八字形网笼,下部是埋嵌在沙漠中装满了沙的袋底,这种像是悬挂着的袋子,无论多大的风都不会被吹倒,可达到彻底控制流沙的目的。” 他利用这项技术,分别在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青藏铁路等地建了阻沙坝固沙样板工程,拦沙效果十分明显。目前这项发明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⑵成功构建全球荒漠化风险评估系统。[47]20203月,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建平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土地退化与开发》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历时5年,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成功构建了全球荒漠化脆弱性指数,并利用数值模拟预测了未来荒漠化风险演变趋势。该指数可用于评估全球范围内荒漠化脆弱性,对决策者在制定敏感地区土地恢复和荒漠化防治的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黄建平介绍,荒漠化不仅严重威胁全球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影响着全球经济前景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存在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荒漠化面积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人口六分之一的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他说:“因此,荒漠化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在损失没有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荒漠化灾害带来的损失。”

据介绍,荒漠化涉及的过程相对复杂。此前,在荒漠化的评估方面,国内外学者均做了大量研究。初期多基于地面调查,以此评估某一地区的荒漠化状况。虽然地面调查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但其能够研究的空间范围有限,在进行大范围荒漠化监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荒漠化监测向着定量化遥感方向发展。

该研究团队的主要创新进展,是利用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及气候环境指数,构建了适用于评估全球荒漠化风险的评估系统,评估了当前全球荒漠化风险分布,预测了未来不同情景下的全球荒漠化风险演变特征。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全球荒漠化脆弱性指数,可在同一指标体系下把全球荒漠化脆弱性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当前,中、高和极高荒漠化风险的地区分别占全球面积的13%7%9%。同时该研究还预测,到本世纪末,在未来高排放情景下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等及以上荒漠化风险地区占全球面积的比例将增加23%左右,荒漠化风险增加的地区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非洲、北美和印度。

研究团队建议,由于大多数地区的荒漠化风险是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为了防止未来荒漠化进一步扩展,需要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干扰程度,采取相应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

4.应用荒漠化治理技术的新进展

利用荒漠化防治技术减轻咸海“危机”。[48]2020122日,新华社报道,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悉,新疆科研人员利用当地荒漠化防治技术,在咸海附近建立盐生植物苗圃,并试种20余种耐盐植物。该苗圃将为咸海干涸区域构建“绿色屏障”,提供苗木和种植技术保障。

位于中亚地区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数十年来,咸海水域面积和水量大幅减少,目前咸海面积仅剩1960年的10%。咸海干涸区域每年产生巨量盐尘,严重影响中亚生态环境和民众身体健康。多年来,咸海“危机”受到全球生态学家的持续关注。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赵振勇介绍,目前,试种的20余种耐盐植物长势良好。其中,红叶藜、野榆钱菠菜、盐地碱蓬等植物,不但能降低土壤盐碱度,还能成为牲畜饲草。

新疆气候干旱,是国内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长期围绕荒漠化防治、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促进了干旱区生存环境改善、土地生产力提升和农牧民增收,为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利用植物治理沙漠的新信息

1.研究沙漠地区栽培农作物的新进展

⑴探索沙漠地区利用微咸水种植作物。[49]2019512日,国外媒体报道,以色列内盖夫和阿拉瓦沙漠地区仅有含咸水的地下水,缺乏淡水资源,该国最大的绿色组织犹太民族基金会,支持在这一地区进行研究,使农民能够使用微咸水种植作物。把微咸水用于农业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培育在微咸水中茁壮成长的植物,二是用淡化水稀释微咸水。

微咸水是一种比淡水咸的水,但又不如海水咸。在以色列,它主要发生在咸淡水化石含水层中。微咸水每升含有0.530克盐,其比重介于1.0051.010之间。由于微咸水对大多数植物生长不利,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它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破坏。据犹太民族基金会南部地区副主任伊兹克·摩什介绍,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苦咸水利用的办法,把微咸水变成了一种宝贵水资源。

在拉马特·哈内格夫地区,人们已经把咸淡水灌溉,变成这个干旱地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拉马特·哈内格夫研发站主任齐扬·谢默的说法,有两种主要方法把咸淡水用于农业。第一种是直接灌溉那些可以在微咸水中茁壮成长的作物,例如“巴尼亚”橄榄树林。“巴尼亚”是当地科学家开发的一种橄榄树的名字,它比较喜欢咸淡水。第二种用法是稀释淡化水,通过把至少15%的微咸水与淡化水混合,微咸水中含有硫、镁和钙等必需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蔬菜水果的生长至关重要,新创造的微咸水非常适合种植各种作物。

目前,拉马特·哈内格夫的农民都有两种水源,即咸水和淡水源。不同的作物有微咸水和淡水的不同组合,例如樱桃番茄是60%微咸水和40%淡水,微咸水使樱桃番茄更美味、更小,也增加了抗氧化剂的百分比。齐扬·谢默介绍,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微咸水利用的技术数据库,可以与各国农民以及国外专业人士免费分享。

内盖夫的阿拉瓦地区,存在更加严重的水资源问题。淡化水不能输送到此地区,当地的水源都是咸水。因此要实现咸水与淡水混合,许多农民合作安装了小规模的海水淡化厂。这些装置昂贵,并且存在要如何处理作为脱盐过程的副产物盐水的现实问题。为解决阿拉瓦水资源短缺问题,犹太民族基金会在该地区建造了哈泽瓦水库用于储存洪水,以色列国家自来水公司,安装了把水库中的水与当地咸水混合用于农业用途的设备。这些混合水,用于灌溉附近的农田。当水库充满时,额外的水继续沿着河道流下,并被收集到另外的两个水库:伊丹水库和内奥特马尔水库,并用于灌溉色度姆平原上的田地。这三个水库,还承担补充地下水的责任。

⑵在沙漠地区用滴灌方式试种粮食作物。[50]202069日,新华社报道,近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正在试种旱稻,将在防沙固沙的同时收获优质大米。按照规划,这里拟重点发展多用光热、少用水的生态农业、资源保护型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万亩,其中近430万亩分布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污染,为种植旱稻提供有利条件。

连日来,在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宝力格嘎查的沙地上,10多台大型播种机连续作业,依次完成埋压滴灌管、播撒种子、覆土掩盖等工序。

据旱稻种植项目负责人魏智恒介绍,他们将试种5200亩旱稻,采用精准耕作技术播种,利用水肥一体滴灌方式浇灌,按照有机水稻标准进行管理。他说:“我们从526日开始,每天出动10多台播种机播种,预计于6月中旬完成播种工作,实现机械化、集约化作业。”

旱稻又叫陆稻,是由水稻在无水层的旱地条件下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个生态型作物,既能在旱地种植,也能在水田或洼地种植。

魏智恒介绍道,此次试种的品种是旱香一号、旱香二号,预计每亩灌溉用水量为280立方米,比普通水稻灌溉用水量减少600800立方米,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旱稻根系长度达50厘米左右,具有较好的防沙固沙作用。他还说,初步测算,每亩旱稻种植成本为2000元以上,主要包括土地、水、肥、滴灌管、人工、机械作业等费用;每亩可产450公斤优质大米,按照售价30/公斤计算,亩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2.研究治理沙漠可用植物的新发现

发现可用柽柳植物治理沙漠。[51]2017710日,《人民日报》报道,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铭庭,为了荒漠化研究,曾绕塔克拉玛干沙漠7圈,全长40多万公里。他发现了柽柳(又叫红柳)属5个新种,把中国利用柽柳植物治沙研究推向世界领先地位,是全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生长着一种生命力异常顽强的植物红柳,它是与胡杨、梭梭齐名的中国三大荒漠林树种之一。红柳为小乔木,通常高23米,根系发达,最深可达10余米。红柳寿命可达百年以上,耐旱、耐热,尤其对沙漠地区的干旱、高温及严寒有很强适应力。

1959年,刘铭庭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塔克拉玛干科学考察队,走进了荒漠。他回忆说:“当时,遇见的一个沙丘很高,孤零零的,上面长满了红柳。那种红柳枝条比较细,很硬、很干;最主要的是它的叶子不一样,我当时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种,可能会在防风治沙中发挥很大作用。”于是,他对这种红柳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1960年,他将其命名为“沙生柽柳”。1979年,学术界正式将其更名为“塔克拉玛干柽柳”,业内也称为“刘氏柽柳”。

刘铭庭介绍道:“这些柽柳高两三米,如果流沙把它全部掩埋,它会又往上长两三米。它的枝条柔性比较大,大风刮不倒它。它的叶子是针形,风沙打不掉,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沙漠生存就成了可能。这是真正抗风沙的红柳种类,生态意义非常大。”

我国科学家一直寻觅的优良固沙植物终于找到了!此后,刘铭庭又相继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白花柽柳4个新种,成为柽柳属植物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

刘铭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明了一种繁育红柳的办法:利用山上的季节性洪水,撒播红柳种子,种子经过冲刷、浸泡、沉淀,进而生根、发芽,成活率高,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此外,他将红柳的育种、产苗量由每亩5万株提高到50万株;扦插育苗的亩产苗量也达到了12万株,比当时在红柳育苗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苏联高出620余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样,把红柳用于恢复生态环境有了种苗保障。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刘铭庭着手把红柳研究成果大面积应用于荒漠化固沙造林。曾因风沙掩埋而3次迁址的南疆策勒县,经过其领导的研究团队治沙后,威逼城区的沙丘群后退近5公里。经过多年努力,红柳在南疆已发展到500多万亩。此外,刘铭庭的红柳造林技术还被用于山东、天津的海滩造林和吉林的盐碱地造林。

寄生于红柳根部的大芸(又叫肉苁蓉),具有活血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被医学界誉为“沙漠人参”。刘铭庭历经艰苦摸索,终于掌握大芸人工接种技术,2003年,刘铭庭在全国获得大芸种植的第一个发明专利,紧接着又成功研发出大芸“开沟播撒高产法”。大芸人工接种率达100%,亩产最高达200公斤以上,亩产值最高能达8000元左右,相当于10亩棉花的收入。他无偿地把技术传授给农民,仅于田县就发展了16万亩红柳、大芸,让众多农民摆脱了贫困。

3.研究用植物治理沙漠的新举措

⑴用沙漠植物基因培育适应恶劣环境的韧性作物。[52]202110月,智利天主教大学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系古铁雷斯教授,与纽约大学生物系卡罗尔·彼得里教授共同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究了能在地球上最恶劣环境之一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生存的植物,确定了与其适应能力相关的基因。这项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培育出能在日益干旱的气候中茁壮成长的韧性作物。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夹在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之间,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不包括两极)。然而,那里生长着数十种植物,包括草、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灌木。除了有限的水之外,阿塔卡马的植物还必须应对高海拔、土壤中养分可用性低,以及极高的阳光辐射。

智利研究团队历时10年,在阿塔卡马沙漠建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天然实验室”。在该实验室中,他们收集并表征了沿塔拉布雷—莱贾横断面,不同植被区和海拔(每100米海拔)的22个地点的气候、土壤和植物。通过测量各种因素,他们记录了昼夜波动超过50℃的温度、非常高水平的辐射、主要由沙子组成缺乏养分的土壤,降雨量极低,大部分年降雨都在几天内完成。

智利研究人员把保存在液氮中的植物和土壤样本,带回到1600公里外的实验室,对阿塔卡马地区32种优势植物中表达的基因进行测序,并根据DNA序列评估与植物相关的土壤微生物。他们发现,一些植物物种在其根部附近发育出促进生长的细菌,这是一种优化氮摄入的适应性策略,氮是阿塔卡马贫氮土壤中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营养素。

为了确定其蛋白质序列在阿塔卡马物种中适应的基因,纽约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称为系统基因组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该方法旨在使用基因组数据重建进化历史。他们把32种阿塔卡马植物的基因组,与32种未适应但基因相似的“姐妹”物种,以及几个模型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使用这种基于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树,来识别在支持阿塔卡马植物适应沙漠条件的进化基因中,氨基酸序列编码的变化。

这项研究,利用纽约大学高性能计算集群进行分析。这种计算密集型基因组分析,涉及比较70多个物种的1686950个蛋白质序列。研究人员使用生成的8599764个氨基酸的超级矩阵,来重建阿塔卡马物种的进化史。

该研究确定了265个候选基因,其蛋白质序列变化是由多个阿塔卡马物种的进化力量选择的。这些适应性突变,发生在植物适应沙漠条件的基因中,包括与光和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这可能使植物适应阿塔卡马的极端强光辐射。同样,研究人员发现了参与调节应激反应、盐分、解毒和金属离子的基因,这可能与这些植物适应压力大、营养贫乏的环境有关。

大多数关于植物应激反应和耐受性的科学知识,都是通过使用少数模型物种,在传统实验室研究获得的。此类分子研究虽然有益,但可能忽略了植物进化的生态背景。

智利天主教大学古铁雷斯实验室的薇薇安娜·阿劳斯说:“通过研究其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我们能够识别出面临共同恶劣环境的物种之间的自适应基因和分子过程。”

古铁雷斯表示:“我们在这项研究中表征的大多数植物物种,以前都没有被研究过。由于一些阿塔卡马植物与谷物、豆类和马铃薯等主食作物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确定的候选基因代表了一个‘基因金矿’,可用来设计更具韧性的作物。鉴于我们星球的荒漠化程度加剧,这是必要的。”

⑵建立为治理沙漠提供支持的专业植物园。[53] 202255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是全世界唯一一座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植物园。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流沙地,在科研人员40多年的接续努力下,如今已变得绿意盎然,生长着500多种耐盐、耐旱的荒漠植物,为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和国内调研,针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风沙特点,开始从西北各沙区引种固沙植物,并逐步选育成功沙拐枣、梭梭、红柳、胡杨等10多种优良抗风固沙耐旱植物。

1975年,经过规划设计,研究人员在已营建的大面积人工固沙灌木林中划地筹备建设新疆第一座植物园,即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用以更好地引种收集干旱荒漠区的各类植物,并对它们进行繁殖培育。

现在,植物园有十几名研究人员。除科研任务之外,引种培育工作并未止步。研究人员介绍,最多时植物园引种栽培植物700余种,但因气候等原因,有些植物会引种栽培失败,如热带沙漠的植物在这里无法越冬。目前,植物园已引种栽培植物500余种,其中荒漠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近60种;已建立常温和低温种质资源库,长期有效保存荒漠植物种质资源600余种、3500余份。

目前,植物园已建成荒漠经济果木专类园、荒漠野生观赏植物专类园、柽柳植物专类园等12个特色植物专类园(区)。可以说,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是我国迁地保护荒漠植物资源最多的植物园。园中除了固沙植物外,还有药用植物,他们研究出药用植物的人工培育技术,这样可以减少因挖掘野生草药而带来荒漠化。

特别是,该植物园能够为防风治沙工作提供物质支持。由这里提供种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用红柳、梭梭、沙拐枣等固沙植物营造绿化带。梭梭的冠幅达到四五米,有效阻挡了风沙对公路的侵害。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在2005年完成了436公里的全线绿化,防沙林带为沙漠增添了生命的气息。

报道称,数百种在荒漠中生长的植物来到这个植物园后,经过研究人员的选育,又从此处走向中国北方治沙防沙前沿。有关资料显示,该植物园引种栽培成功的荒漠植物资源,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以及干旱地区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工程提供荒漠植物苗木上百万株、种子50多吨,为促进荒漠化防治、发展沙产业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成果消息资料出处

[43]中国科学报201585

[44]中国新闻网2017122

[45]中国科学报2018228

[46]新华社2017913

[47]新华网2020312

[48]新华社2020122

[49]科技部网201989

[50]新华社202069

[51]人民日报2017710

[52]科技日报2021112

[53]人民日报2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