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名家讲座 > 正文

我国古代产业的成长与演变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1日 06:53:20  浏览量:

我国古代产业的成长与演变

一、我国古代产业的产生与成长

(一)我国古代产业组织的源头

产业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原始社会,世界各地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些以狩猎采集野生植物为主,有些以渔业为主,还有些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这一时期出现的产业,可以统称为农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社会劳动分工。不同的产业组织,是在劳动部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生产综合体。

促使不同产业组织蓬勃兴起的,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农业中分离出来之际。我国古代社会,正是在这一时期,除了原先存在的农业和畜牧业以外,涌现出金属加工业、皮革加工业、纺织业、榨油业、酿酒业、制陶业和造船业等新产业,产生了大量手工业劳动者开办的家庭作坊,从事不同产品的生产活动,打造铜器、青铜器和铁器,制作皮衣、皮鞋和皮箱,编织绫罗绸缎和毛毯褥子,把经济作物加工成油、酒、醋、酱等等。这样,出现了我国古代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早期制造业。

从事流通和服务活动的商贸业,可以说,它源自人类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中出现了独立的商人阶层。商人不从事产品的生产,只经营商品的交换活动,但与手工业作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早期的商人,主要出现在手工业作坊发达、商品交换频繁,并有良好市场条件的地区。随着商人的出现,我国古代专门从事商品流通和服务的产业部门,也逐步发展起来了。

我国古代名著《周易》有这样一段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1]其大意是,通过按一定期限组织集市的方式,招来各方老百姓,汇聚各地物产,让人们做完买卖后回到各自的住处,使参与市场商贸活动的交易者得到各自想要的物品。它说明,我国太古神农氏时,就已出现经常性的贸易活动,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活动场所。

(二)我国封建领主时期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状况

据历史记载,我国商朝是一个以商业发家立国的王朝。进入殷商时期,一些中心城市的官府所在地附近,居住着各行各业从事手工制作的生产者;市场附近开办了许多专门买卖商品的店铺,并居住着相当数量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进而出现了一些比较固定的专业市场。到周代,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手工业者和商人数量的增多,从事工商业的人员,与士人和农民一起,并列为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阶级集团。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市场交易的内容和数量不断增多。国家为了有序管理市场,不仅委派专职官员,还制订了市场管理规定。《周礼》明确记载着市场管理者的职责:“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2]

我国从西周时期开始,土地管理实行封建领主所有制,西周国王是全国最高封建领主。从名义上说,全国土地和人口都属于其所有。《诗·小雅·北山》有这样的诗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3]实际上,西周国王自己直接管理的领地,仅限于王畿之内的土地,而王畿外面的土地都是分封给诸侯的。诸侯是自己国内的土地和人口的最高所有者。土地分封制,带来了封建社会。

封建领主时期的手工业,可分为封建领主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类。

官府手工业生产者统称工匠,铜器铭文中又叫做“百工”。他们有着严格的产业分工,各类工匠按照产业分工,专门为周王室和各大诸侯,制作青铜生活器具、工具、兵器,制作陶器以及砖块、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制作马车、牛车等交通工具,建造宫殿楼宇等。同时,他们向王室和各大封建领主领取生活资料,用以养家活口。这类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与民间作坊相似,但分工更细,而且工匠往往世代相传,技术更加精湛。但是,这类手工业产品,通常是王室和诸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作为商品出售。

民间手工业依存于农民家庭副业。它的产品,在多数情况属于自给自足性质,但也有少数用于交换,成为商品。在此基础上,在周王室所在地和一些诸侯国都,由于商业贸易活动频繁,民间手工业产品成为商品的比例逐步增大,有些手艺精湛的生产者离开农业,开设企业性质的作坊,以交换为目的,专门从事手工业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在手工业产品市场化的推动下,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贸易机构,出现了一些独立的富商。《国语·晋语》描述道,晋国都城绛的富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到了东周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民间富商越来越多。据《孔丛子》、《史记》和《越绝书》等古籍记载:

越国大夫范蠡弃官后,开办手工业作坊和商铺,操计然之术,也就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顺其自然、待机而动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他特别注意通过预测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变化,抓住竞争引起商品价格涨跌的合适时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4],没出几年,致资巨万,成为天下富翁。

孔子的得意门生端木赐,即,不仅在儒家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成就,而且在理财经商上也有卓越天赋。他依据市场供需变化,通过贱买贵卖等方法从中获利,以成巨富。

猗顿从畜养牛羊起家。在贩卖牛羊时,途经河东盐池,顺便用牲畜驮运一些池盐,连同牲畜一起卖掉。这样,既卖牲畜又卖食盐,从事不同的商业贸易活动,等到积累起一定资本后,转向着力开发河东池盐,从事池盐生产和贸易,成为一个手工业作坊主兼商人。经营池盐业,获利丰厚,迅速聚集成巨额资产,史书称其“富比王公,名驰天下。”[5]

白圭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的贸易活动。他提出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先予后取,薄利多销,自奉节俭等原则。他还特别提出,为了增加粮食货源,应实行“长石斗,取上种”的原则。也就是说,要精心挑选良种供应农家,以增加谷物收成。经营粮食买卖的商人,能够注重选择良种提高粮食产量,能够把发展商业的立足点建立在发展农业生产上,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所以,“白圭被尊为商贾的祖师。”[6]

(三)我国古代手工业管理的专业分工

自商朝到战国初,历史演进了一千多年,手工业和商业获得较快发展,官府已经有能力集中经营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编写了《考工记》[7]一书,对官府组织和经营的手工业,作了详细记述。该书把从事手工业生产者称作“百工”,并认为百工是与王公、士大夫、商旅、农夫、妇功一样,是国家六大职业之一。“百工”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寻找和选择木材、金属、皮革、玉石和陶瓷等原材料,把它们加工制作成各种器具。

从《考工记》中可以看出,我国战国初期手工业管理方面,已经出现了周密的产业专业分工。那时,各种工匠有自己的专门化技术,有自己可以行使的权利范围,也有自己必须负责的职能界限。“百工”分为木材加工与制造业、金属冶炼和锻造业、皮革加工与制造业、染色与作画业、玉石琢磨业、陶瓷产品制造业等6大类业态、30个工种。其中木材加工与制作业的工匠分为轮人、舆人、弓人、庐人、匠人、车人、梓人等7个工种;金属冶炼和锻造业的工匠分为筑氏、冶氏、凫氏、栗氏、段氏、桃氏等6个工种;皮革加工与制造业的工匠分为函人、鲍人、韗人、韦氏、裘氏等5个工种;染色与作画业的工匠分为画工、缋工、钟氏、筐人、荒氏等5个工种;玉石琢磨业的工匠分为玉人、楖人、雕人、矢人、磬氏等5个工种;陶瓷产品制造业的工匠分为陶人、旊人等2个工种。为了生产的需要,一个工种有时还可以划分出多个内含的细分工种。

通过产业的专业分工,每个工匠专攻一方面的技术,可以很快掌握这项技术,并十分娴熟地运用它从事产品制造,从而促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手工业生产过程的分工,通常与协作联系在一起。一种复杂程度较高的产品制作,往往是由许多不同产业工种的工匠,在共同协作基础上完成的。例如,用木材制造马车,“轮人”将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制作车轮,另一部分专门制作圆形车盖;“舆人”是专门制作车箱的;还有专人负责制作车辕,他们由工种细分角度得出一个新称呼:“轕人”。另外,古代马车多作为战车使用,为此,必须制造出适合战斗需要的兵器之柄,这项工作是由“庐人”完成的。至于制木工匠中的“车人”,则是专门制造牛车的。

二、我国古代金属材料产业的演进

(一)两汉时期金属材料产业的发展

1.西汉时期冶铁及铁制品产业的发展。

西汉初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普遍应用,打造锄头、钉耙、砍柴刀、犁、铧、铲、镰等铁制农具,以及铁制工具、铁制兵器和铁制日用品的手工业作坊,蓬勃发展,空前繁荣。进而使得冶铁行业,与煮盐、铸钱一起,成为当时获利最丰厚的三大产业。

与战国时期相比,西汉治铁和打造铁制品的技术,铁制农具、工具、兵器和日用品的质量、数量和种类,都有了重大进步。特别是,“淬火法”已开始应用,这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坚韧和锋利程度[8]。西汉初期的民间冶铁行业,除了存在大量小规模手工业作坊以外,也出现了一些规模巨大的私营作坊。

据有关史料记载,祖籍关东的卓王孙,出身冶铁世家。家族在祖父辈时迁至四川邛崃,同时带去先进的冶铁技术。卓王孙本人很早就掌握了冶炼技术,于是开办专门从事冶铁业的大型作坊,以廉价食物招募失地农民,到附近矿山开采铁矿,冶炼生铁,铸造铁制农具,打造各业工匠用的工具以及铁制日用品,供应当地民众和附近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之用,还远销到云南等地。由于他善于经营,终致巨富。“卓家有僮(奴隶)1000人(《汉书》作800人)。卓王孙曾分僮100人钱100万给女婿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买田宅也成为富人。”[9]

当时,四川邛崃还有一位著名的铁业制造商程郑,也是以开办冶铁作坊发家致富的。他发现临邛盛产铁矿,而且这里历来都有以冶铁为业的致富者,于是也仿效别人经营冶铁业的办法,购买家僮、聘用工匠数百人,开炉冶炼,铸造和打制各类铁器用具,同时,把这些铁器卖给附近的少数民族。日积月累,作坊规模一再扩大,终而致富,财产累积与卓家相似。另外,河南南阳县的孔氏、山东菏泽县的邴氏,也都是大型冶铁作坊主,其中邴氏家的财产值钱一万万。

西汉时期冶铁业,自从汉武帝收归官营以后,民间私营作坊全面衰落。

2.东汉时期冶铁业的创新与发展。

东汉时期,南阳地区的冶铁工匠发明了“水排”炼铁法,当时做南阳太守的杜诗大力加以推广。这种方法,利用河水冲力转动机械来鼓动风箱,形成水力鼓风炉。此前,炼铁炉的鼓风箱,采用马拉或人推的形式作为动力。据史料记载,用马拉形式鼓风造1石熟铁要耗费100匹马力,用人推形式鼓风则费功力更多。改用水力机械,费用只及马拉的1/4。可见,水排炼铁法,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铸造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称便。[10]

东汉冶铁业还有一项重大发明:低温炼钢法。这项发明的产生和推广,使得钢的应用更加普遍。钢比铁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还具有耐热、耐腐蚀、耐磨等特殊性能。所以,钢的普遍应用,对改善兵器、车马器、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的性能和效用,具有重要作用。

不难想象,由于冶铁技术的创新,必然会推动铁制品作坊规模和形式的发展。特别是,废除盐铁官营制后,私营冶铁作坊的交易范围迅速扩大,几乎可以打造和交易所有铁制品。据《群书治要》载,东汉桓帝时做过五原太守的崔寔,在《政论》中写道:“边民敢斗健士,皆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由此可见,那时连兵器都可以由私人作坊来制造了。

3.东汉时期铸铜及铜制品产业的发展。

汉代以来,主要兵器和农具、工具,大多选用铁和钢为原料制造,不再使用青铜。于是,铜制品从这些领域退出,转向日常生活用品,制作技艺越来越精巧别致。

战国时期只在小范围使用的鎏金技术,东汉已属于制铜业的常见工艺。鎏金技术,是把水银合成为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具表面不再脱落。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对金汞齐作过最早的描述。还有一种盛行的工艺叫“错金银”,也称为金银错,是指在在青铜器物上装饰金银纹路,镶嵌金丝或金片的称错金,镶嵌银片或银丝的称错银。所以,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字的解释是:错,金涂也

据史料记载,把金银涂画或镶嵌于青铜器上的工艺,早在商周时代就已出现,但最盛行的是东汉时期。在日常铜制器物上装饰金银图案,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生产范围的集中和新工艺的普遍使用,使制铜业作坊在生活用品领域日渐昌盛,产品交易也更加频繁。这种交易的发展,促进采铜业和炼铜铸铜业不断拓展范围。其中一个重要现象是,东汉时长江以南很多地方,也出现了发达的炼铜及铜制品业,浙江绍兴出土了很多东汉私人作坊制作的铜镜等铜制品,甚至云南昭通、云南东川等地也出土过很多私人作坊造的铜洗等东汉铜器。

(二)唐宋时期金属材料产业的发展

1.唐时期金属材料产业及官办作坊的发展。

唐朝国家制度规定,出产铜铁锡银等金属的矿山,可以由私人开办作坊自行采矿冶炼,官府按照矿山产出收取矿税。《新唐书·食货志》对各地收税的矿山作过粗略统计,据记载,陕州、宣州、润州、饶州、衢州、信州等6个州,有银矿及冶炼作坊58处,铜矿及冶炼作坊96处,铁矿山5处,锡矿山2处,铅矿山4处。另外,不曾收税的矿山不在这个统计之内,所以,民间采矿及冶炼作坊的实际数字,肯定还要大一些。

唐朝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是大规模的官办手工业作坊。它们主要负责制造宫中和朝廷用具、军需产品、公共设施类产品等。这些作坊的所有者是皇帝,下设专官掌管。少府监和将作监是掌管官办手工业作坊的机构。监下有署,是直接管理生产的。各署所属的作坊,规模很大,内部分工也很细,官办手工业作坊所用的原料,一部分来自地方贡品,另一部分则由自己生产。

少府监掌管百工技巧,主要是制造精致手工艺品,供给天子、后妃和贵族常规的器物、服饰以及祭祀用的玉器、朝会用的仪仗等。少府监下设:掌制造天子后妃所用艺术品和美丽服饰的中尚署,掌制造天子后妃以至王公命妇的车辇,兼领刻镂、蜡烛等作坊的左尚署,掌马辔加工以及制造刀剑、斧钺、甲胄、纸笔、茵席、履舄等御用器物,兼领皮毛作坊的右尚署,掌织造天子太子及群臣的冠冕、组绶及织染锦、罗、纱、縠、绸、絁、绢、布的织染署,掌熔铸金、银、铜、铁,造成器物,兼领涂饰琉璃、玉等作坊的掌冶署。据《唐六典》记载,少府监有工匠19850人。另外,少府监属官有铸钱监,分散在产铜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官办金属加工手工业作坊。

将作监掌管修建宫殿、坛庙、官署和陵寝等土木工程。将作监下设:掌管木工的左校署,掌管土工的右校署,掌管舟车工的中校署,掌管石工陶工的甄官署。据《唐六典》记载,将作监有工匠15000人。

另外,还有掌管制造弩与甲的军器监,内有弩坊、甲坊。在唐前期,兵器的制作通常归少府监的左尚署掌管。

2.北宋时期因鼓风设备革新而促进炼铁业发展。

以往炼铁炉的鼓风设备,采用皮囊做成的鼓风器。由于皮囊鼓风器的规格,受到皮革大小的限制,无法制成大功率的鼓风设备,而且皮囊质松体软难以承受较大压力。北宋时期,冶铁作坊普遍以木风箱取代皮囊鼓风器。木风箱不受制作材料限制,风箱的体积可以根据炼铁炉的需要造得很大,而且箱体方正,可以牢固地安装在规定位置,并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木风箱由木箱、活塞、活门构成。木箱类似于汽缸,其两端各有一个气阀,当活塞被拉出时,空气从远端被吸进来;当它被推进时,空气则从近侧被吸进来。在向里和向外的两个冲程中,空气被吸进汽缸,同时,在活塞另一头的空气被压缩,并推进到一个侧室中,在那里通过排气口喷射到炉膛里。

据有关资料记载,北宋炼铁炉中使用的木风箱,已是比较先进的双动活塞式风箱。活塞式风箱,其推进和拉出两个行程都会产生有用功,每个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另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鼓风设备的革新,提高了炼铁炉的生产效率。

同时,北宋多数炼铁炉使用石炭作燃料,与木炭相比可以提高炉温,加快冶炼的进程。这样,冶铁作坊规模增大,产量提升,到仁宗皇祐时,全国每年冶炼得铁724万多斤。北宋对铸钱所用的铜,实行官府严格控制,规定凡出铜的地区,一律禁止私人开矿冶炼。但炼铁有所不同,由于铁不仅用于铸造兵器,而且还大量用来制作农具,所以,冶铁领域除了少数官办作坊外,存在大量私人作坊,特别是铁制农具的打造,基本上在私人作坊中完成。朝廷对私人冶铁作坊,专设、“冶等机构进行管理、控制。当时著名的炼铁中心,有徐州利国监、兖州莱芜监。据史料记载,徐州利国监,有36座炼铁炉,每座炼铁炉各有百余人一起干活。

(三)明清时期金属材料产业的发展

1.明时期金属材料产业的发展。

明代官府,对具有货币价值的金银,以及用作铸造铜币原料的铜和铅,实行严格控制,禁止私人开采金、银、铜、铅等矿山。

铁矿开采稍有不同,明初铁矿开采与冶炼,几乎全部由国家垄断,建立了13个官办铁冶所。由于铁主要用作制造武器和农具,随着和平建设阶段的到来,武器用铁量减少,农具用铁量则大增。这时,如果官府库存铁量达到储备需要的数额,就会让官办铁冶所停产,允许民间矿冶作坊自行采炼,政府以征收实物税形式,把部分民间冶炼的铁收归国家府库。明代已能用焦炭冶炼生铁。在公元14世纪~15世纪之际,铁的产量曾达到2000万斤,西方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约晚两个世纪,才达到这个水平。

在官办矿冶作坊中,发展最快的要数银矿开采。例如,洪武时在浙江开设的银场局,仅得银2800两,宣德时突增到8.7万多两,增长了30多倍。明代矿冶作坊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速采煤业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煤做冶炼燃料的国家。明代的煤,已在普通居民日常做饭和手工业加工中普遍应用,成为一种常见燃料,这是以往各个时期没有的现象。

2.清时期金属材料产业发展。

清朝对金属采矿业的限制,时松时紧,但总的趋势是先紧后松,矿冶作坊获得很大发展,有些矿山投资规模已经很大。

有关资料记载,18世纪中期的云南铜矿,大矿山及冶炼厂有雇工六、七万人,小一些的也有雇工万余人。有的甚至说,大厂动辄十数万人,小厂亦不下数万。这些数字不一定准确,可能是把整个矿区的人数归为一个企业的人数,但也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矿冶业的盛况。

与采矿相关的金属冶炼与铸造作坊,也迅速扩展并不断增大。以铁器作坊为例,18世纪末,湖北汉口有铁行13家,每家平均雇铁匠400人,共有铁匠5000多人。到清代后期,矿冶作坊出现运转困难,特别是传统的冶铁业难以维持生产。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制造枪炮、战舰,大量从西方国家输入钢铁。1867年进口钢材8250吨,18859万吨,1891年增加到13万吨。进口钢材逐渐占领我国市场,传统的冶铁作坊被挤兑出去了。

三、我国古代纺织与印染产业的演进

(一)东汉时期纺织业的设备创新

通过机械操作织花,一直是纺织业研究的课题。早期织花,是通过骨针挑开织口来编织。以后通过分经竿,把经线分成单数和双数。再把经线单数一组或双数一组以综丝吊于综竿上,将综竿上提或下沉,就能形成平纹的梭口。

到商周时期,综竿的装置有了发展,《周易·系辞上》:叁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也。意思是说,以三、五相间的规律控制经线的提沉,可以织出变化斜纹组织的花纹。

但一直到西汉,还没有研制出能够编织复杂花朵的织花机。这种织花机的开发,是在东汉完成的。史料记载,公元59年,汉明帝率群臣祭汉光武帝,群臣穿的衣裳,都是用机械编织的五彩花纹很复杂的织成品。研制成功织花机,是纺织手工业的一大进步,它使纺织品花纹图案艳丽精美,而且省工省时,促使纺织作坊向更加精巧、成本更低的技术方向发展,产业发展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唐时期纺织业与印染业的发展

1.唐时期纺织产业的发展。

唐朝赋税,实施租庸调制,它规定: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2石,称做租;交纳绢2丈、绵3两或布2.5丈、麻3斤,称做调;服徭役20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3尺或布3.75尺的标准,交足20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也叫“输庸代役”。

这里可以看出,百姓向官府缴纳的赋税,除了租是粮食外,其余全是纺织品,或者可用纺织品来代替。唐朝的赋税制度,刺激着纺织业的迅速崛起,并促使一些有生产技艺基础,或有原材料优势的区域,快速发展为某类特色产品的产地。例如,当时的河南、河北地区存在丝织方面的产业优势,在赋税政策的牵引下,百姓大多用绢、绫、絁缴纳庸调,促使这一地区成为丝织业的中心,丝织业作坊得以空前发展。河北定州每年上缴官府的细绫、瑞绫和特种花纹的绫,多达1500余匹,与其他各州相比,约高出100倍,成为国内重要的丝织工艺品产地。河南宋州丝织业作坊织的绢,多年来质量居全国首位。

据《唐六典》记载,从全国各地纺织品的质量来看,大体上北方各州长于织绢,南方各州则织布较多。一些南方官员,为了发展当地的丝织业,设法引进北方的丝织工匠来南方成亲定居。《国史补》中记述,浙江越州人原本不擅长丝织。时任浙江东道节度使的薛兼训,选择军中尚未娶妻的人,多给财物,让他们到北方娶个善于丝织的姑娘回来,由此每年引进丝织工匠数百人。从此越州产业发生变化,丝织业作坊蓬勃发展,产品花样不断翻新,绫纱日益精妙,渐渐在南方享有丝织盛名。

唐朝纺织业的生产组织,除了大量存在的家庭作坊形式外,也出现了一些规模大、雇工数量多的大型作坊。据史书记载,河北定州有个叫何明远的大作坊主,开办的一家大型丝织作坊,购置了500台织绫机,按照每个织工操作一台织绫机计算,也得雇用500名织工。他还在驿站旁开设旅店,专供外国采购商入住。显然,出现如此规模很大的丝织作坊,其产品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对外贸易的。可见,当地丝织品交易的范围,已经超越了国界。

2.唐时期印染产业的发展。

印染包括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工序,是纺织品的一种加工方式。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能用赤铁矿粉末把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多种颜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料布匹。到商代,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业作坊中,专门设置一个叫做“染人”的官吏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目前见到的最早印花织物,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印花绸被面。

尽管印染技术很早就已出现,但独立存在的印染作坊却很少。因为以往的印染过程,通常是以纺织业的一道工序而存在,印染工匠大多也与纺织工匠组合在一起。

到唐朝,由于纺织业的空前繁荣,推动印染技术不断创新,不仅恢复了东汉以后失传的凸版印花技术,还发明了镂版印染的夹缬法,同时,又使一些原来只在宫廷使用或只有少数人掌握的印染方法,逐渐流传到社会,成为大众化的技术。

这样,唐朝出现了蜡缬、夹缬和绞缬三种普遍流行的印染方法。蜡缬印染法,可能起始于西南少数民族。它透过镂空的花版,把蜡融化后印于织物之上,经过浸染处理,再将蜡迹清除干净,显出轮廓清晰的花纹。夹缬印染法,是用两块相同花纹的版模,把织物折叠夹紧,然后再行浸染,染出的图案工整对称,能套染多种颜色,是一种直接印花的方法。绞缬印染法,适合于染印散点状的花纹,染时根据需要先把织物依次撮缬起若干组,再用细线扎紧,浸染时把线拆除,织物上便会出现一组组浑厚而有规则的花纹。随着印染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唐朝出现了相当发达的印染业,许多中心城市都有规模较大的印染作坊。

(三)宋时期纺织业与印染业的发展

1.北宋时期纺织和印染产业的演进。

宋朝赋税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征收布帛,在这种官府政策的引导下,普通农家一般都添置了简单的纺织工具,广大农村妇女几乎全是织工,都能够纺织布帛,以备纳税之用。官府也开办专门的织造作坊,如在开封建立绫锦院,为皇室贵族织造高级织品。

北宋纺织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纺织品结构优化,品种增多。由于广南西路广泛种植苎麻,当地农村妇女又善于纺织麻布,促使麻布产量比唐代有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棉花的传入,以及在国内的逐步推广,棉织品获得迅速发展。同时,还使我国文字随之发生变化,宋以前,汉字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代书籍中开始出现的。

⑵纺织品花纹更加复杂多变。从宋代出土文物显示,丝织品以花罗和绮绫居多。花罗的罗纹组织结构,有两经绞、三经绞、四经绞的素罗,有起平纹、浮纹、斜纹、变化斜纹等组织的各种花卉纹;还出现了粗细纬相互间隔的落花流水提花罗等。绮绫花纹的主体纹饰,是牡丹、芍药、月季芙蓉和菊花等人们喜爱的花卉。

纺织作坊特别是丝织作坊的聚集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其中两浙和川蜀地区最发达。

纺织品个体作坊大量增多,开封出现了百姓绣户,以收取加工费的形式,专门为朝廷裁造院绣造规定的衣物。农村出现了专门从纺织品生产的专业户,叫做机户;仁宗时,梓州机户已多达数千家。

宋代的印染业也获得较快发展,开封有官办的大型染坊,也有私人开设的各式染坊,还有用推车染色的手工业者。各州也有私人染坊和染工。唐朝的印染技术,到北宋有所提高,出现了专门雕造各类印染花板的刻画工匠,他们的作品提供给染坊,用来生产多种多样的印花绸。印染品已出现泥金、描金、印金、贴金,加敷彩相结合的多种印花技术。

2.南宋时期纺织产业的演进。

南宋纺织业演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棉织业作坊比例不断提高,逐步超过了麻织业作坊。棉花在北宋时刚刚传入,种植范围不广,主要集中在气候较热的广东、广西等地。

到南宋,棉花栽培区域不断扩大,先后进入南岭山脉以北地区和东南丘陵一带,接着,向北拓展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向西推进到川蜀地区。到南宋后期,几乎全国各地都在种植棉花。随着棉花种植范围的迅速扩大,纺织工匠开始研制棉花加工设备,发明了一套脱籽、弹松、纺纱、织布的棉纺织工具。广东雷州、化州和廉州等地发明了阔幅细布织机、窄幅粗布织机等多种棉织机械。海南黎族人民还发明了花布织机,能生产出彩线交织成花纹的棉布。成套棉纺织工具的出现,是我国手工业作坊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南宋对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同时,它也促进用棉花纺纱织布的棉织业蓬勃发展。

南宋时期,丝织作坊、麻织作坊,以及家庭丝织、麻织生产也在持续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南宋国土虽然只有北宋的半壁江山,但其每年通过赋税获得的丝、麻等纺织品的数量,竟然多于北宋每年收取的总额,达到1000万匹以上。这种情况,固然反映南宋赋税加重,但也表明,纺织业规模及其纺织品产量确有很大增长。

(四)元时期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元朝纺织业的一个亮点,是通过棉纺织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促使棉织作坊和棉织家庭手工业快速成长,在历史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南宋后期,虽然棉花种植已经普及,但加工工具和加工技术尚属初探时期,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同时,棉织工匠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一带,这使得其他种植棉花的地方,难以进行棉花深加工。如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农桑辑要》记载,陕西地区只知棉花经轧制可装衣保暖,但还不知如何纺纱织布。

元初,推动棉纺织技术普及的大功臣,是松江妇女黄道婆。她十二三岁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因不堪忍受非人虐待,逃出躲入黄浦江边的一条海船上,后来随船来到海南岛崖州,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以及织黎单、黎饰、崖州被的技术。

大约30年后,黄道婆返回出生地松江乌泥泾镇,教人用棉花纺纱织布。她传授轧棉机、弹棉弓、棉纺车、棉织机的制造方法,还与木工师博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提高3倍。同时,她还向人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使当地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大受消费者的欢迎,很快松江一带就成为国内的棉织作坊聚集中心,历经几百年而不衰。在松江棉织作坊先进技术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棉织水平普遍提高,棉织业规模及棉织物的产量,也明显超过了南宋的水平。

五)明时期棉织业与丝织业的发展

1.明时期棉织业的发展。

在我国,棉织业是后起之秀。棉花从宋代引进到国内栽培,到元代时,棉织物数量迅速增多,与原有的丝织物出现并驾齐驱之势。由于棉花种植范围广泛,加工工艺简单,使棉织物的成本低于丝织物。棉织品除了光泽鲜艳、华丽富贵不及丝织品,其他功能几乎没有差别,这使它成为普通民众的首选衣料。由于原料供给源源不断,社会需要日益增多,明代棉织业空前繁荣,这一行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在手工业中所占比重一路攀升,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拓宽原料来源。棉织业的原料是棉花。为了保证原料供应,明太祖执政之初颁发的一个重要文件,就是命令各地官员着力推广棉花种植,规定民田五亩至十亩者,种植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加倍,用来解决百姓的穿衣问题。特别是,棉花在蚕丝业不发达地区,如山东、河南、河北等获得推广后,不仅促进了当地纺织业的发展,还由商贩大量输出到江南棉织作坊聚集区加工。同时,国家管理部门还通过印制农书,派官员推广督查等办法,推广著名的张五典种棉法。这种方法,是从百姓栽培棉花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新技术,它对棉花制种、栽培气温、土壤选择、根株行距、田间管理、定苗锄耘、打叶掐尖等生产环节,作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要求的规定。

⑵改进生产工具。

一是改进去棉籽工具搅车。早期棉花去籽的轧棉工序,依靠手工和压辊完成。原始手工轧棉方法,是把籽棉铺在托板上,用一压辊搓滚,使纤维被压在压辊和托板之间,并借摩擦力留在两者拑口线的前方。棉籽被挡在压辊和托板的接触拑口线后方,并随压辊的搓滚运动向后移动。元代出现的手摇轧棉搅车,需要两人一起操作,它是用一对压辊来代替手工托板和压辊。上辊转速较慢,下辊转速较快,当两辊作反向回转时,使棉纤维靠压辊的摩擦牵引而和棉籽分离。到晚明时期,轧棉搅车由手摇改为脚踏,压辊也由木制改为铁制,只需一人操作,其生产量可当三人,而更先进的句容式搅车和太仓式搅车,轧棉效率更高,一人可当四人。

二是改进弹棉工具。元代王桢农书·农器·纩絮门》对弹棉工具的描述是,当时弹棉花的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悬弓来弹皮棉。到明代,弹弓已改为强度更高的木弓,弓弦也改为弹性更好的腊丝弦,后来又出现了牛筋弦。操作进,用木棰打击木弓丝弦,使其产生振荡,将棉花松开、除杂,弹成熟棉。其效率,比竹弓绳弦高出许多。

三是改进纺棉纱的纺车。元代家庭用的多是单锭纺车,作坊常见的是脚踏三锭纺车。到明代,作坊中普遍采用脚踏四锭纺车和脚踏五锭纺车。据说,当时已经出现用水力推动的水转大纺车,纺纱的锭子多达32枚。纺车的这些改进,大大提高了纺棉纱的功效。

四是改进并推广织布机。棉织机是在丝织机基础上形成的,有的还直接仿制丝织机而产生。明代棉织机主要向操作简便、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家庭用小型织布机。同时,作坊或工场中使用的织布机也有较多改进,主要是可以生产出品种规格更多的不同花纹布匹。当时,小型织布机已普遍使用,如松江等地几乎家家有织布机。

⑶细化专业分工。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到明代这种基本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但产业内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已经悄然拉开序幕。当时,江南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被誉为以棉布衣被天下。在松江城郊,有些农民已经离开土地,把纺纱织布当作自己赖以生存的专业。而且,这里的专业分工还在进一步细化,有的专门从事轧棉花,有的专门从事弹棉花,有的专门从事纺棉纱,有的专门从事织棉布,有的专门从事浆棉纱,有的专门从事染棉布,还有的专门从事棉布深加工如制袜子等。专业分工细化,有利于从业者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某项工作做得更精更熟,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

2.明时期丝织业的发展。

明代丝织业,注重整个生产过程各道环节的改进或创新。农业部门对蚕种选择、蚕病防治、桑叶培植、改良桑树、育蚕工艺、结茧缫丝的方法与工具,进行专门研究,提出改进办法,并对有关操作程序做出规定。例如,《农政全书》第31卷,选录了徐光启经过改进的缫丝工序:“以一锅专煮汤,供丝头釜二具,串盆二具,缫车二乘。五人共作一锅。二釜共一灶门,火烟入于卧突,以热串盆。一人执爨,以供二釜。二盆之水,为沟以泻之,为门以启闭之。二人直釜,专打丝头。二人直盆主缲。即五人一灶,可缫丝三十斤,胜于二人一车一灶缫丝十斤也。是五人当六人之功,一灶当三缫之薪矣。”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能够节省人力,多出丝,又可节省燃料。

同时,明代注重改进丝织机,提高专业化程度,使其能够更加适合某类产品的生产,在专用织丝设备中,已经出现绫机、绢机、罗机、纱机、绸机等多种织机。而且,这些丝织机不是罕见物,属于大众化产品,在苏州的市场上随时都可以购买到。

在明朝官办工业中,纺织业是一个重要部门。实际上,官办纺织作坊,主要集中在丝织业方面。官府需用棉布,如制作发给军士的棉布军服、棉战袄之类,主要通过税收形式,从民间棉纺织业中征收而来。所以,官办纺织作坊,对棉织业影响不大,但却直接引导着丝织业的发展。明朝官府在南京设有织染局,拥有丝织机300张,每年生产各色绢布5000匹。其中著名的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居我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它以织金夹银为主要特征,因纹彩华丽如同织云铺霞而得名。主要用来制作皇帝龙袍、皇后凤衣、霞披、嫔妃的丽装靓服、宫廷装饰等,或者礼赠外国君主、使臣以及赏赐功臣。正是由于为皇室专用,所以这一织造技艺才会无所不用其极,精益求精,渐臻绝美。

织造云锦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长5.6米、高4米、宽1.4米,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进行生产。机上坐着的人,称作“拽花工”,按过线顺序提拽经线形成花纹开口,同时唱示口诀,下面坐着的“织手”即应诀开织,使用“通经断纬”的技术,即纬线由不定数的彩绒段拼接而成,挖花盘织,妆金敷彩。这种“通经断纬”的木机妆花技术,能在一根纬线上织出好几种颜色,工序精细繁琐,两人劳作一天仅能织造云锦五厘米,是唯一流传至今尚不能被机器取代的丝织木质提花机。

明代民间丝织业也很发达,在江南纺织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雇工十数人,甚至数十人的丝织作坊,专门织造绸缎作为商品出售。同时,也出现了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手工业工人,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完全靠从事手工劳动维持生活,从而被雇用于各类丝织作坊。

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成化年间,浙江杭县人张毅庵,最初购机一台,织造各种绸缎。由于做工极其精细,产品出来便被抢购一空,计获利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家业大饶,后四祖继业,各致富数万金。

冯梦龙编著的《醒世恒言》有一篇描写市民生活的作品。它描写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有一个叫施复的人,夫妻两口,开着两台绸机,靠养蚕织绸为生。由于他的蚕种挑得好,缫下的蚕丝,细圆匀紧,洁净光莹,织下的绸拿上市去,人看时光彩润泽,都提价出卖,多赚了一些银子。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台绸机,家中渐渐富裕。后来,昼夜营运,不上十年,积累起家产数千金。于是,在附近购置了一座大房屋,开办起一个拥有三四十台绸机的作坊。

另外,明朝人蒋以化撰写的《西台漫记》,则对作坊主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作过具体描述。他说,苏州“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里的大户指纺织作坊主,小户是受雇于作坊的纺织工人,两者相互之间存在雇佣关系。这表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里开始萌发了。

(六)清时期纺织业与印染业的演变

1.清时期纺织业的发展与演变。

清代前期,纺织作坊推进设备、工艺和技术创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其中一项重要创新成果,是改进织机,使其生产效率更高,并能生产质量更好的纺织品。乾隆时,织机构造已经相当复杂,普通织机每台由132种零件组成,所牵的经线达到9000多根;个别较大的织机,其经线更是多达1.7万根。同时,纺织作坊规模普遍增大,每个作坊主拥有的织机数量大大增多。例如,康熙以前,官府限制作坊主添置的织机数量不得超过100台。到康熙末年,这项限制取消了,实力雄厚的作坊主,不断添置织机,扩大生产规模。到道光初年,南京一些大作坊主已拥有500台~600台织机。[11]如果按照每台织机雇用一位织工,这些作坊就需要五六百名工人,已是生产规模很大的企业了。

然而,这些在传统手工劳作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纺织作坊,好景不长,经不起西方机器大工业的竞争。1846年,有人对棉布织造中心松江作过如下记述:本来松江棉布质量上乘,利甲天下。可是,如今洋布盛行,其价格与土布相同,但幅宽是土布的3倍,这是导致当地布市萎缩的原因。又写道,近日洋布普遍流行,价格只有土布的1/3,本村以前是纺织专业村,现在无纱可纺,无布可织。松江太仓一带布市,消失大半了。

2.清时期印染业的发展与演变。

清代前期印染作坊中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作坊生产规模也有很大发展。乾隆时,有人对上海印染作坊的工匠分工作过描述:“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同时,工序较多、比较复杂的印花技术,也在原有基础获得了新的发展。印染作坊不仅单个投资规模在增大,而且总体数量也在增多。在17世纪末期和18世纪初,中等城市常熟有印染作坊19家,苏州更多,有64家。有关资料显示,在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到清代后期,我国印染业随着纺织业的衰落而失去市场,行业内各作坊全面缩减,直至所剩无几。

四、我国古代造纸与印刷产业的演进

(一)汉时期造纸业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甘肃省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了西汉制造的纸张,新疆罗布泊和西安灞桥等地也出土过西汉古纸。但这些纸生产工艺简单,制成品比较粗糙;原料单一,主要是麻或丝絮;制作和应用范围非常有限,这只能说是纸的雏形。

到东汉,任尚方令的宦官蔡伦,主要职责是管理宫廷御用器物的制造。当时,书写载体,正由纸取代体量重的竹简和价格贵的缣帛,宫廷御用器物中纸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雏形期的纸,受到原料和工艺水平的限制,不仅质量差、成本高,而且数量也少。于是,蔡伦着力探索更适用更廉价的纸。他通过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进,开创以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为原料,并以沤、捣、抄一套工艺技术,造出达到书写实用水平的植物纤维纸。

用这种方法造纸,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原料更多,推广更容易,因此各地都采用他的新方法造纸,称为蔡侯纸。蔡伦发明的造纸新技术,促使造纸成为手工业的一个专门行业,产生了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众多造纸作坊。

(二)唐时期造纸业与印刷业的发展

1.唐朝造纸业的发展与演进。

造纸业发展到唐朝,由于技术提高,原料来源不断扩大,纸的品种也逐渐增多,除了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

在南方产竹地区,竹类资源丰富,因此竹纸得到迅速发展。关于竹纸,过去有人认为是晋代发明的,但一直无法找到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另外,从技术上看,竹类原料属于茎秆纤维,质地坚硬,不易处理,晋代尚不具备软化、细化竹纤维的条件,所以不太可能出现竹纸。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这样推算起来,应该起源于唐代。

造纸原料和纸张品种增多,促使造纸作坊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产业活动范围也随之得以扩大。据史料记载,唐朝产纸地区遍及南北各地。由于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和完善,兴起了印书业,这大大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中。

《唐六典》曾把一些著名的纸,作为各州的特色产品加以记述。这些纸包括:益州的大小黄白麻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等处的上细黄白状纸,均州的大模纸,宣州、衢州等地的案纸,蒲州的细薄白纸等。

2.唐朝印刷业的发展与演进。

后唐冯贽编著的《云仙散录》引《僧园逸录》说,玄奘用回锋纸印制普贤像,分发给僧、尼、善男子、善女子等四众。这说明,唐初就已经出现了可以印制人物画像的印刷品。

唐朝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文化、科技的鼎盛时期。在国家统一、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对书籍产生了大量需求。这对印刷业的创新和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国很早以前,就已出现印章、墨拓石碑等印刷术,到隋朝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刷业的重大进步,是通过不断完善雕版印刷术,提高它的实用性和普及性。雕版印刷,通常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作版料。再将用作版料的木材,锯成一块块尺寸相同的板片,把需要印制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片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唐朝印刷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⑴随着佛教的日渐兴盛,需要大批量佛经和佛画;⑵随着科举制度的全面推行,读书应试人员大量增多需要更多的四书五经。⑶随着农业生产的兴旺发达,农民每年都需要新印制的农历书。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印刷作坊才得以应运而生,其生产模式也不断发展。冯宿《禁版印时宪书奏》等文中,曾提到民间印刷作坊印制农历书的事: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等地,都有民间作坊用雕版印刷农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农历,民间作坊印的新农历却已到处都是了。

(三)时期造纸业与印刷业的发展

1.北宋时期造纸业的发明与进展。

北宋造纸业的一个重要进步,是采用了效用更佳的纸药。纸药是古代造纸业的一大发明,它可以使造纸的原料纤维均匀悬浮而不沉淀,使捞出来的纸纤维分布细密均匀,压榨后的湿纸一页一页容易揭开。

北宋以前,通常用淀粉糊剂做纸药,它具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但难以保证纸张的细密匀称。到北宋,造纸作坊普遍采用植物粘液,如杨桃藤、黄蜀葵、野葡萄藤、冬青叶等的浸出液做纸药,不再采用淀粉糊剂,从而使得造出的纸品更加细密,匀薄如一。

同时,北宋时期纸的品种繁多,纸的用途越来越广,除写字作画、印刷书籍和日常生活使用外,还被作为印制货币的载体,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交子。另外,造纸原料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川蜀以麻为主,北方多为桑皮,沿海常见的是海苔,浙江选用麦秆、稻秆、嫩竹和油藤等,这样,有利于形成纸品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不同造纸作坊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印刷业,也进一步刺激了造纸业向前推进。

2.北宋时期印刷业的发明与演进。

据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述,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身为普通百姓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此前,印刷业采用的是摹印、拓印和雕板印刷工艺,生产过程笨重费力,耗料耗时,版样不便存放,有错字也不易更正。而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其制作方法是: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具有同等的厚度,用火烧硬,成为单个胶泥活字。根据适应排版需要,一般常用字应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作为同一版内重复时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为了能连续印刷,可采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就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分类放回原来的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此后,无论是国子监印书,各地官府印书,还是书院、家塾印书,都采用活字印刷办法。随之而来,民间私人的书坊、书肆、书籍铺,分布区域不断增多,逐步形成开封、杭州、蜀中、福建等几个印刷作坊集聚中心。有些地方,出现了印刷作坊资产子孙相继,成为世代相传的职业。

3.南宋时期造纸业与印刷业的演进。

宋朝南迁后,随着疆域缩小,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手工业生产在继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各类作坊呈现非均衡发展迹象。但是,造纸业与印刷业由于社会需求增多,仍然获得良好发展。

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通过科举考试踏上官路的都是读书人。在此背景下,宋代除了开设官办学校外,还出现了大量民办书院。书院通常是由知名人士或当地开明士绅、百姓捐资建立,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学田加以养护,其中少数书院也会获得官府的资助。书院办学的规模、层次不尽一致。层次较低的书院授受蒙童,承担启蒙教育的任务;层次中等的书院可培养出秀才之类的文人。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等著名书院,在宋代承担着选俊功能。这样,应举得官的迫切需要产生了大量学校,而学校教育需要大量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在书籍需求持续增加的推动下,造纸业和印刷业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使其在南宋时期比北宋更发达。于是,南宋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的规模及总量也一直在增长,并超过了北宋的水平。

(四)元时期印刷业的创新与发展

我国元代农学家王祯,为使他的《农书》早日出版,对北宋毕昇发明的印刷术进行研究,做出三项创新:

⑴活字材料创新。用优质硬木为原料,制成木活字,取代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硬木活字可以防止沾水伸缩而造成版面高低不平,解决了毕昇试验过但未解决的难题。木活字弥补了胶泥活字性脆易碎的缺点,经久耐用。

⑵版面活字固定方法创新。以木板取代铁板作底托,四周形成门槛一样的栏框,木活字排版后以竹片夹住,放置在底托栏框内扣紧,使其牢固定型,不再活动。

⑶排版拣字方法创新。排版拣字过程,由于活字存放格一字儿排开,工匠穿梭来往很不方便。于是,他发明了可以自由旋转的轮形排字盘。盘里的活字按韵分类存放,拣字时旋转字盘选字,不必由人跑来跑去到存字木格里提取。

以上创新成果,后来被广大印刷作坊普遍采用,它节省了排版过程的人力和时间,又提高了印刷效率,有利于印刷业扩大规模,拓展交易市场。

(五)明时期造纸业与印刷业的发展

1.明时期造纸业的发展。

明代造纸业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河南、四川等省,其产业规模,比前代有较大增长。

造纸的设备上,出现了水力推动的机械捣碎机,用它粉碎造纸原料,与人力加工相比,效率大大提高了。蒸煮纸浆的工艺上,大多采用石灰熟化方式,提高了纸浆的质量。

纸品的种类上,更加贴近消费者的要求,出现了专供下级向上级呈文用的连四纸,官员办公书写用的高级笺纸,喜事吉庆用的吉柬,写信或制成名片用的柬纸,专门用于包装的火纸、糙纸等等。

2.明时期印刷业的发展。

明代印刷业技术和工艺水平,比前代均有较大提高。到明天启、崇祯年间,印刷作坊集中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印书作坊,有的雇用技师和工匠多达数十人。雇用人员之间已有明确分工,技师分为待印书籍选本人员、佛教和道教等经典作品校勘人员、其他校对人员。工匠分为刻字工、排版工、印刷工、装订工、打包勤杂工等。

明代印刷业主要出现了两大技术创新:

⑴用铜活字或铅活字,取代以往的胶泥活字和木活字,活字字体不受材质限制,可大可小,方便精巧。

⑵改进套印技术。套印技术,是在单色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一块版上用不同颜色印刷文字或图象,称为多色套印。我国古代套印有两种,一种是每色分别刻版,再逐色套印。另一种是在一版上刷不同颜色一次印刷。多色套印起源于宋代,用于纸币的套印。元代,出现书籍的朱墨套印。明代的重大创新是,增加套印层次,研制出四色套印。其原理是,按照原稿中的色彩不同深浅,分别刻成印版,然后再逐色套印,最后完成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

明代还出现了一种叫做拱花的技术,就是把雕好的印版,不用颜色压印在纸上,形成凸出的花纹,实际上是一种凸印法,通常用来表现图面上的白云、流水、叶脉、衣纹等。这些创新成果,在我国印刷史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六)清时期造纸业的演变

清代前期造纸业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在一些产纸集中的区域,即便当地是小城市甚至农村,也往往存在较大规模的作坊。例如,地处岭南偏僻山区的广西容县,由于造纸资源丰富,吸引安徽、福建,甚至西北的客商前来投资,在山间建立篷盖的造纸用房100多间,添置纸槽200余具。陕西的终南山区,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纸厂320多座。较大的造纸作坊,出现了操作工序的分工,如江西铅山纸厂,把整个生产流程分为扶头、舂碓、检料、焙干等四道工序。不过,大量规模较小的造纸作坊,设施简陋,没有操作工序的严密分工。

清代后期,手工操作的造纸作坊,难以与国外现代造纸业竞争,大多收缩投资,退出这一行业。




[1]《周易·系辞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版,第86页。

[2]《周礼·地官·司市》,《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版,第734页。

[3]《诗·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版,第465页。

[4]范蠡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版,第3256页。

[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65版,第245页。

[6]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65版,第245页。

[7]流传至今的《考工记》是《周礼》的一部分,又称《周礼·考工记》(或《周礼·冬官考工记》),全书共7100多字。《周礼》是先秦时期一部系统记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典籍,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组成,也称之为《周官》。秦始皇焚书坑儒,《周官》与《考工记》同遭厄运。西汉时官府大力搜集和整理藏书,广开献书之路,它们才得重新面世。当时《周官》只剩下五篇,其中《冬官》已经散失,下落不明,于是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使《考工记》与《周官》两书合二为一。到西汉末年,刘歆置古文经学博士,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后来,《周礼》被列为十三经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考工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存在不同看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是齐国官书,作者为齐稷下学宫的学者;该书主体内容编写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由后人补记于战国中晚期。

[8]剪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9版,第133页。

[9]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65版,第61页。

[10]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65版,第166页。

[11]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写组:《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79版,第27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