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台州港口资源开发的建议
张明龙 张琼妮
从空间视角看,台州位于浙江中部沿海,陆域总面积9411平方公里,东部海岸线绵长曲折,多半岛港湾,9县市区其中6个濒临东海,浅海面积高达80000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630.87公里,占全省的28.6%。近海大潮高潮位以上,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5个,岛屿岸线913.24公里,目前规划岸线96.23公里,其中具备开发港口的深水岸线就有30.75公里。[1]境内是全国港口资源较为丰富的空间区段,可开发利用的良港数量居全省首位。台州港口资源的空间分布,虽乃天设,却尽如人意。它们既有大、中、小型港口资源相配套,又有作深水中转港、商业、工业、油港、渔港等用途,发展现代化港口组合群十分有利。
一、分级归类,形成功能互补的组合港口群
就台州港口的空间状态来说,它分别属于三门湾、台州湾和乐清湾三大海域,空间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差异较大,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也大不相同。今后,应按照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发挥优势和注重效益的原则,把散布各地空间上的港口分级归类,抓住重点,因港制宜,分类建成各具特色又互相配套的港口群体。[2]
1.第一类:主力港口,以头门港和海门港为核心的组合港
头门港也称作台州港临海港区,位于台州湾头门岛空间海域,距大陆12公里,是台州港的核心港区。从台州海域空间看,它位于台州湾北侧,处于台州中心港区位置,水深条件良好,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线长约5公里,通过连岛公路建设,可成为与大陆相连的近海岛港,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头门港区开发研究,已通过数学、物理模型试验,对头门岛港址空间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港址空间具备港口开发前景,港区两侧自然水深达8至12米,可建1至5万吨级码头33个,北侧水深达20米,可建10至20万吨级泊位10多个。同时,港区综合开发效果巨大,围涂空间广阔,临港型工业开发条件得天独厚。该港区是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综合性枢纽港区,将以发展深水泊位为主,为台州市及周边腹地内外贸运输服务,并具有发展临港工业和物流园区功能。
海门港区岸线顺直,港域空间开阔,南北两岸规划岸线长4500米,航道实用水深乘潮7米,可通航5000吨船舶和浅吃水万吨轮。到2010年,已建成码头81座,泊位102个,泊位总长5595米,其中万吨级泊位1个,1000吨~5000吨级泊位26个,公用码头6座。2012年,海门港区全年完成集装箱10.5万标箱,同比增长15.7%。自2013年8月开始,每月完成的集装箱标箱均在1万箱以上。目前,海门港区已开辟至宁波、泉州、天津、营口等多条集装箱航线,并加大了班轮航线密度,实现了集装箱的定班运输。
2.第二类:潜力港口,包括健跳港和大麦屿港等深水良港
这类港口,具有发展电力、石化、中转等大型港口工业基地的广阔前景,应成为中长期规划的投资重点。
三门县健跳港宽300米至500米,水深在9米至30米之间,最深处42米,潮容量大,含沙量少,不会淤积。港区全长34公里,宜开发为港口的岸线长5.4公里,可建成万吨级泊位3个,3.5万吨级泊位1个,5万吨级泊位2个。其入海口及北部的猫头山嘴和南部的小牛嘴,水深均在12米以上,可建成3.5万至10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健跳港北面的猫头山嘴可建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的核电厂。现在,浙江三门核电站,第一期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两台即将建成。它在全球率先采用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技术,同时还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汽轮发电机组等,创下中国核电建设十大新纪录:⑴全球首座AP1000核电机组,即在全球率先采用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技术;⑵全球最先进的汽轮发电机组;⑶全球率先采用模块化施工方法建设核电站;⑷全球起重能力最大的履带式吊车;⑸全球内径最大的核电机组循环水管道;⑹全球最大的核电结构模块;⑺全球首批AP1000核电站操纵员;⑻国内最大的核电建设大件码头;⑼国内首家配置制冰和制冷系统的核电项目混凝土搅拌站;⑽国内已建和在建核电项目中最深的泵房基坑。健跳港南面的洋屿涂和牛山,可建总装机容量48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可以预计,它将与核电厂一起,共同构成位于三门的“中国电力城”。
大麦屿港位于乐清湾东岸,玉环县西侧。东西北三面山脉环绕,南面出海口有小门岛、七门岛、鹿栖岛和横趾岛,形成天然屏障,将风浪阻挡在外,港内水域开阔,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港内航道顺直,离岸几十米水深就达11米以上,万吨轮不需候潮就可以自由出入,北部的草捆屿水深达57米,深水区宽达4.5公里,20万吨巨轮可在这一带泊锚。南部自大岩头与横趾岛对峙形成出港门户开始,绵延14公里直抵陡门头,其中可用岸线长5.5公里,水深多在10米以上,包括水深20米岸线长1公里,可建造1至5万吨级码头30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港内有40平方公里的深水锚地。由于该港有许多岛屿作屏障,避风条件特别好。当海面出现8级大风时,港内波高不超过0.5米;6级大风时,近岸几乎无浪。只有在夏季西南风达6级以上时,岸边才有0.5米的波浪,但这个时间持续不长。在很早以前出版的世界通用的《航路指南》(英文版,鸦片战争期间)上,就标注此港是天然避风良港。
3.第三类:县域物资集散港口
如海游港、蒲西港、临海红光、三江口、金清港、松门港、石塘港、楚门港和坎门港等。
这类港一般只能停靠千吨级以下船舶,但港口开发历史悠久,多自渔港开发渐渐发展成综合性多用途港口,目前已有一定码头、堆场、仓库等设施,陆上有初具规模的港口市镇为依托,物资集散功能和作用日趋增强,有的早已成为,有的正在成为一定区域的物资集散中心和集市贸易基地。
4.第四类:乡镇物资集散港或小渔港
这一类大多为渔港,例如,旗门港、正屿港、浦坝港、洞港、大陈港、漩门港和钓硼港等。
它们大多依傍乡镇政府驻地,除了主要发挥集散沿海水产品的作用外,还兼有运送人员和中转物资的功能。它们一般建有渔船泊位、货运场舍和客运码头,是海岛、沿海地区与内地城乡进行人员、物资交流的重要纽带,是开发沿海特别是海岛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起着大港口无法代替的作用。
二、分类开发,促使各类港口共同繁荣
1.主力港口的主要开发措施
这类港口,有现代化中心城市为陆上依托,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相配套,港内可停泊数千吨至数万吨各类船舶,现有码头数量、泊位长度、港口设施、吞吐能力和仓储容量均列台州首位,许多港口开发利用指标远远超过台州其他各港,投入产出率高。因此,这类港口,应成为台州港口建设投资主体近期投资的重点,特别是应集中较多资金投入到码头建设的急需环节和重点项目上。
通过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建立港口产业专项投资基金 借鉴滨海产业发展基金等模式,设立开放式的港口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各类具有合理回报的港口产业项目,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融资困难等问题。[3]同时,为了解决台州主力港口当前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可以考虑大胆采用BOT方式,吸引内地投资商共同开发。BOT是英语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经营——转让。它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引资筹资方式。其基本内容大体是,当地政府把本应由自己承担投资的某个重大建设项目,通过一定形式授权给外地政府,或外地企业集团投资经营,使这一项目暂时由 “当地公共物品”转变为“外地私有物品”。在授权特许期内(一般为10年~15年,根据双方可接受的条件,也可以更长一些),投资者通过对该项目的建设,享有所有权,有权进行经营管理,有权获取收益。投资者建成项目后,通常以收取服务费、通行费等形式,回收投入的资本,自行偿还用于该项目的所有款项,并赚得盈利。待到特许期满,投资者必须把这个项目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使之由暂时的“外地私有物品”,再转化为永久的“当地公共物品”。深圳沙头角电厂、上海延安东路黄浦江越江隧道复线工程等,都是采用BOT方式建成的。
据测算,我国中部和内陆地区的外贸物资从台州主力港进出,比经上海港中转空间距离近120多公里,比宁波港近90多公里,比经厦门港近100多公里,每年可节约巨额运费。特别是金台铁路建设在即,台州主力港可望用更便捷的通道连接广阔腹地。因此,台州主力港对内地投资商是有吸引力的,用出让优良港区地块换取投入资金,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当然,具体操作过程,可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宣传和说服工作。
在台州主力港建设过程中,用BOT方式,或以其他港区地块融资方式,首选的接触洽谈对象,应该是义乌市政府或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次是东阳、永康、缙云等县市的政府或企业,再次是整个金华地区和衢州地区的政府或企业,直至进一步深入到江西和湖南腹地。如果有一家内地投资商前来台州主力港经营,并获得成功,就可以树立榜样,促使其他内地投资商仿效。
2.潜力港口的主要开发措施
加速潜力港口开发的一条重要思路是,争取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外商及各类实业投资者多方出资,加快在健跳港推进“中国电力城”建设;在大麦屿港建设中转基地,朝国际性深水大港推进。
按照这条思路,当地要舍得划出最好最有开发价值的深水岸线,不失时机地对外宣传,敞开大门,欢迎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开发健跳电力基地和大麦屿深水中转港。
特别是在尽力吸引外商投资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同国内电力、煤炭、钢铁、石油化工行业的大型集团公司进行协作,合资兴建电力基地和储运基地,并引进煤炭、石油、矿砂、成品油等大宗物资中转、储存、加工项目以及第四代以上国际集装箱转运项目,逐步使健跳港和大麦屿港发展成多元化、多功能、外向型,又有大型工业基地为依托的国内外著名大港。
3.县域物资集散港口的主要开发措施
对于县域物资集散港口,各县市应作为当地的建设重点,除了尽可能吸引外来资金外,主要应从当地入手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港口建设投入,提高码头作业能力,完善仓储配套设施,使其更有效地在各县市发挥主要物资集散港口的作用。
这类港口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体制转换灵活,还可以考虑把港口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港区的土地租赁给港口经营者和使用者,租金收入用作港口建设、管理、养护的资金来源,促使其走上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
4.乡镇物资集散港或小渔港的主要开发措施
目前,乡镇物资集散港或小渔港投资太少,码头设施十分简陋,有的泊位呈原始状态,船舶依港内两岸泥涂停靠,人员往来和物资搬运很不方便。
为了提高这类港口的利用率,港口所在地乡镇政府,一方面应积极争取县市政府的扶持,以及水产、交通、商业等部门的共同开发,另一方面应把港口作为当地建设规划的重点,有条件的港址,要设法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散布各地的乡镇企业、个私企业渐渐向港区转移,逐步把小渔港建设成乡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三、沟通江海航道,发挥三大港口群的整体优势
为了使三门湾、台州湾和乐清湾各港口,在空间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需要尽快建成沿海高速公路,使台州海岸带公路由扇状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等到台金铁路建成通车后,可以考虑,自台州火车站开始,向南北各建设一条支线,分别连接三门湾的健跳港和乐清湾的大麦屿港,从而,使台州三大海湾各港口有机地连结成一个整体。
要发挥台州三大海湾港口群的整体优势,除了加强陆上联系外,还要抓紧整治港区,疏浚河道,开凿必要的新水路,使内河航道与海港更紧密地衔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水上运输网。
近年来,台州最大航运水系的上游灵江、永宁江水土流失加重,河床抬高,迳流量减少,不少河段已无法通航。上游水流变小之后,无力冲刷下游海港由潮汛带来的淤泥,造成椒江河段的走势急剧变化,落潮主流偏离港区,码头前沿淤积相当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椒江口内航道整治已完成了一项长顺坝工程,即造成缓流促淤态势,使长顺坝在平面上迅速形成人工江心滩,调整灵江落潮水流走向,保证有60%的落潮量进入南槽,提高南槽和港区的水深条件,满足海门港日益增大的航运要求。接着,又完成了椒江航道及海门港区内整治二期工程,港口状况大为改观。今后,应在现有整治基础上,加强椒江口外航道特别是栏门浅滩的全面治理,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海门港的运载能力。
台州全市现有内河航线150多条,可通5吨以上机动船的航道1000多公里,但存在不少卡脖子河段,需要进一步做好疏浚、拓宽和沟通工作。
海门至路桥的原有干线航道,水深降低,很难提高行船密度和航运能力,有的甚至已无法航行,难以适应台州新市区的发展需要。为此,宜对这段河道进行疏浚,适当拉直和拓宽,并使水位逐步加深,使其可通行40吨级船舶。同时,通过在港内建造升船机等办法,沟通温岭、黄岩境内各条河流。
此外,从温岭西端到乐清湾顶部,水路被陆地隔断的区段最窄处,空间距离不到10公里,而且这儿均是平原地带,没有高山阻挡,宜于开凿新河道,沟通内河与海港的水路。据有关部门测算,如果把温岭的温西内河延伸到沙山码头,新挖8公里河道,就可使台州湾与乐清湾由内河水路联结起来。若这样,停靠于灵江、澄江、椒江水域及温岭、黄岩、路桥内河各码头的船舶,经沙山码头便可直达乐清湾的大麦屿港,这与绕道台州湾外海面航行相比,既能避免风浪颠簸确保客货船安全平稳,又能缩短航程一半以上,倘若船舶顺此水路继续南下,还可直达温州地区沿海各港口,将大大方便台州与温州之间的水上航运。
今后,还应按温岭、黄岩、路桥内河通航40吨级船舶的标准,统一设计,逐步改造影响通航的低矮桥梁,及时维修危桥险坎,疏浚城镇附近的内河航道。同时,重点抓好灵江的治理开发,使沿海300吨级货轮可直抵临海水银塘码头,从而使灵江、澄江、椒江水系能够更有效地在台州地面上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