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领衔人介绍 > 正文

领衔人张明龙介绍

发布人:zml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9日 07:27:24  浏览量:

2014052208112835

领衔人:张明龙简介

张明龙,男,19533月生,浙江三门人,经济学家。先后在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杭州大学政治系和复旦大学经济系学习,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生课程。

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首批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9年获国家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2000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入选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10年入选台州市终身拔尖人才,2011年晋升为浙江省首批二级教授,2013年成为台州市名家工作室领衔人,2020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先后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规划组成员、浙江省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高校经济理论与思政教改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学术委员、浙江省《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浙江校友会副会长、台州市经济学会会长等。


截止2024年底,张明龙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等重要课题研究20多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政策研究室专项课题、国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省重点学科基金、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省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省社联重点项目等基金资助,还获得台州、金华、东阳、临海、三门等市县政府提供的项目基金资助。

已出版《经济运行与调控》《经济学新问题求解》《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等个人专著和主笔专著60多部。在国内文科顶级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等发表学术论文360多篇,部分成果被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根据国内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分析,其论文分布在CSSCI(包括曾入选和扩展版)核心期刊125篇,在北大核心期刊171篇,在全部核心期刊源期刊285篇。数十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青年文摘》《理论信息报》《经济学周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中国人事科学研究网》等全文转载或摘要介绍。

早在1990年,张明龙就主持完成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专题研究项目,提出著名的计划与市场“水交融”结合模式,项目成果发表在中央政策研究室“机密”级内刊《参阅资料》(19901025日),呈送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他呈送给中央政治局领导决策参考的论文共有3篇,另外两篇分别发表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简报》和《中国社会科学》上。

此后,他继续深入研究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进一步完善两者“水交融”的结合模式,先后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理顺思维脉络,系统化为一本专著:《经济运行与调控——计划与市场结合模式研究》。对于这本著作,原国家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组长、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在《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11期载文称赞道:“张明龙撰写的《经济运行与调控》,是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研究领域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专著。它填补了我国经济学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优化组合及运用缺乏系统研究的空白。


张明龙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出计划与市场“水交融”结合模式。认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必须实行计划与市场水交融式结合,要求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全面融合起来,形成浑然一体的融合制约机制,并由这种融合制约机制产生综合调节作用。这种结合模式,是计划与市场在要素融合和机制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我国现实经济中,可以把市场看成是旋律,计划看成是和声。只有使它们像乐曲中旋律与和声水交融般那样结合起来,才能在调节经济活动中发挥正常有效的作用。

二是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有序竞争论。认为社会主义竞争除了一般竞争的共性外,还有导向性、遏制性、平抑性和协调性等作用特点。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它与其他经济规律一起形成矢量合力,共同支配和推进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有序运行。

三是提出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整体量化论。认为国有企业出售、转让时,不宜对其无形资产分项评估,应以这种产权整体的获利能力和潜在收益为基础实行整体量化,进而确立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整体量化标准。

四是提出就业制度改革新方向论。认为应该促使劳动、就业和用工三个制度在创新过程中齐头并进,协同配合,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和体制,从而使就业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五是提出区域创新政策引领论。认为应该系统审视现有的政策法规,理顺各地各部门支持创新活动的关系,优化支持创新的区域政策结构及其功能,使各种政策法规组合成统一的强大支持体系,共同发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引领作用。

六是提出科技信用管理机制创新论。认为应创设科技人员信用安全保障号码制度,建立科技人员信息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完善科技人员信用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构建科技成果承诺保证制度,建立健全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张明龙不仅专注于国家宏观经济的研究,在区域经济方面也颇有建树。

1997年,张明龙创建浙江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不久,又成为全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硕士点的创始人,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在区域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著名的园区格局网状交织论。他以此为基础写成的省政协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被有关部门采纳。省政协副主席陈昭典在报告中指出:省政协委员张明龙从系统、综合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我省十五期间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的提案。有关部门认为这一新理念符合浙江工业化中后期的特点和要求,为决策提供了新的启示。我省将在十五期间推进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教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的四大园区建设,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经济网络体系。

张明龙研究区域经济学形成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

⑴界定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运行过程为研究对象。它是一门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的后起新兴学科,为适应现代经济组织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其主要任务是,探索区域最优产业结构、最优城乡结合类型,以及最优发展模式。

确定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点。认为正确认识区域优势,发挥最大的区域优势,利用区域优势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生活水平,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点。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个鲜明标志,就在于它把研究基点定位于区域优势。区域优势具有客观性,它可以通过产品来表现,可以通过产业来表现,也可以通过社会经济综合指标来表现。而一个区域,通常存在多种区域优势,有的可能已被充分利用,有的可能刚刚崭露头角,还有的可能尚未发掘出来。充分认识并发挥区域优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⑶纵向考察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演进。依据历史走向,考察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概述农业区域发展理论,工业区域发展理论,中心地发展理论,区域产业关连发展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发展阶段性理论,以及现代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地揭示区域经济学理论演进的思维脉络。

⑷研究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认为杜能通过一系列假设条件,把研究对象确定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国。在此基础上,建立同心圆模式,提出孤立国全境的生产布局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着六个不同圈境,每个圈境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以及相应的耕作制度。决定各圈境农业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的,除了土地资源的性质外,更主要的是它与农产品市场之间的距离。杜能由此创建的农业区位论对后来的区位论产生了深刻影响,但也存在偏离实际和某些观点前后矛盾等问题。

⑸研究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韦伯在阐述工业区位选择的过程中,系统分析了工业的合理布局。提出在原料产地、能源基地与消费市场一定的情况下,选择运费最低的地点。超过各种临界等费线的费用最小区域,对企业具有最大的吸引力。集聚实质上是工业企业在空间集中分布的一种生产力配置,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经济效果。不同的工业企业,由于存在诸多差别,它们在选择布局地点时表现出一定的指向性。

⑹研究区域发展规律。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总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和发展的。一定区域内各种经济现象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必然趋势,就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它们主要包括区域发展利益规律、区域非均衡发展规律、区域周期性波动发展规律、区域阶段性发展规律和区域主导产业优先发展规律等。

比较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常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点轴渐进发展模式、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等几种。它们各有特色和优势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或缺陷。从长远看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地区 ,宜采用网状交织发展模式。

⑻提出合理划分经济区的原则。为了能够合理地划分经济区,建议有关部门着重做好以下几点:①遵循经济区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②重视经济区的统一性和完整性;③经济区内应既有中心城市又有相应的腹地;④做到区内具有相似性而区际具有差异性;⑤保持经济区界与行政区界基本一致;⑥保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和谐关系;⑦探明经济区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趋势;⑧使经济区以国土面积为基础并列存在。

⑼研究区域之间产业的链式化转移。认为产业链式化转移的具体方式有:以价值链为基础,按照纵向、横向价值链或不同地点,拆分产品各个价值段,实现产业转移与承接。以供应链为基础,先进企业加强控制技术要求高、获利能力强的关键供应环节,同时把不含核心技术的其他供应环节转移出去,让相对落后的企业承接。以生产链为基础,按照生产链纵向环节、横向联系和指向性要求,实现产业的转移与承接,由于它不是通过拆分而是通过集合链条各环节来进行,可以在承接地点很快形成产业集群。

分析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表现为从外部对经济主体带来利益或损失。企业、家庭会产生溢出效应,公共经济也存在溢出效应。产业聚集提高了资本、财富和劳动力的运行密度,促使企业、家庭和公用事业走向集中,从而造成多方面的积极溢出效应,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共享。

⑾研究产业集群突破生命周期拐点的关键。分析表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取决于主导产业生命周期,主导产业生命周期取决于龙头企业生命周期,龙头企业生命周期取决于主产品生命周期,主产品生命周期取决于技术自主创新生命周期。产业集群只有通过加强技术自主创新,才能突破主产品的技术限制,才能开发出未来可成为主产品的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促使主导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既可向上突破巩固点,又可从控制点起死回生。不言而喻,加强技术自主创新,是产业集群突破拐点使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⑿提出大力培育地级市主导产业。为使各地级市尽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应采取下述十项措施:①加强区域经济研究,准确选定市域主导产业;②建立投资导向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主导产业;③创造新型银企关系,形成有利于主导产业发展的贷款结构;④用活社会保障基金,将其中可作长期投资的部分引人主导产业;⑤组建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服务一体化企业集团,扶持主导产业内的骨干企业上规模、上档次;⑥大力扶植名牌产品,以名牌效应推动主导产业结构优化;⑦鼓励农业生产中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来加速主导产业的培育;⑧努力争取主导产业中骨干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其发展机制;⑨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⑩建立与行政管理体制相一致的地级市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市内财政对培育主导产业的调节能力。


张明龙近十多年的论著情况

(一)近十多年出版著作的情况

[1]张明龙等.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76万字,合著主笔)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1-622.ISBN7-5017-7681-4/F·6389

[2]张明龙.经济学新问题求解(51.2万字,个人专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09.1~490. ISBN978-7-5017-8175-1/F·7173

[3]张明龙等.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85.8万字,合著主笔)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0.1~614,ISBN978—7—5017—8781—4/F·7749.

[4]张明龙.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65万字,个人专著)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8.1~566,ISBN978—7—5017—9369—3/F·8268.

[5]张明龙.区域发展与创新(43.2万字,个人专著)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06.1~362,ISBN978—7—5017—9994—7/F·8392.

[6]张明龙、张琼妮.国外发明创造信息概述(30万字,两人合著)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8.1~394,ISBN978—7—5130—0077—2/N·004(3025).

[7]张明龙等.促进区域繁荣——以浙江为例(30万字,合著主笔)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1.1~384,ISBN978—7—5130—0233—2/F·374(3173).

[8] 张明龙.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42.2万字,个人专著)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04.1~376,ISBN978—7—5136—0656—1/F·8803.

[9] 张明龙、张琼妮.八大工业国创新信息(49万字,两人合著)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09.1~393,ISBN978—7—5130—0620—0/F·434(3554).

[10]张明龙等.区域产业成长与转移(34万字,合著主笔)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09.1~276,ISBN978—7—5130—0740—5/F·445(3633).

[11] 张明龙、张琼妮.中小企业创新与区域政策(40万字,两人合著)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0.1~325,ISBN 978-7-5130-0858-7 /F-464.

[12] 张明龙、张琼妮.延年益寿领域的创新信息(国外部分) (50万字,两人合著)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5.1~403,ISBN 978-7-5130-1167-9/R·046.

[13] 张明龙、张琼妮.新兴四国创新信息(45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9.1~362,ISBN 978-7-5130-1439-7/F·544.

[14] 张明龙.企业产权的演进与交易(30万字,个人专著)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11.1~380,ISBN978—7—5164—0175—0.

[15]张明龙等.走向区域繁荣的思索——以浙江为例(30万字,合著主笔)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11.1~372,ISBN978—7—5164—0178—1.

[16] 张明龙、张琼妮.美国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信息(53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05.1~484,ISBN 978-7-5130-1919-4.

[17] 张明龙等.产业升级与创新——以浙江为例(34万字,合著主笔)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08.1~340,ISBN978-7-5164-0475-1.

[18]张明龙、张琼妮.国外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进展(5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1.1~493,ISBN 978-7-5130-2415-0.

[19]张明龙.走向市场经济的思索(54万字,个人专著)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06.1~500,ISBN978-7-5164-0801-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83578号.

[20]张明龙、张琼妮.美国纳米技术创新进展(44.8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06.1~422,ISBN 978-7-5130-2672-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60088号.

[21]张明龙、张琼妮.国外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进展(56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11.1~421,ISBN 978-7-5130-3081-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35008号.

[22]张明龙、张琼妮.国外材料领域创新进展(62.5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6.1~514,ISBN 978-7-5130-3491-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99494号.

[23]张明龙、张琼妮.英国创新信息概述(44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08.1~436,ISBN978-7-5164-1110-0.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79301号.

[24]张明龙等.区域产业发展前沿研究(32万字,合著主笔)[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10.1~322,ISBN978-7-5164-1126-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26424号.

[25]张明龙、张琼妮.国外生命基础领域的创新信息(51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2.1~389,ISBN 978-7-5130-3936-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87813号.

[26]张明龙、张琼妮.美国材料领域的创新信息概述(32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5.1~322,ISBN 978-7-5164-1271-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93867号.

[27]张明龙、张琼妮.德国创新信息概述(43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8.1~434,ISBN 978-7-5164-1323-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87174号.

[28] 张明龙.政治经济学原理及教学研究(40.3万字,个人专著)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8.1~394,ISBN 978-7-5161-8625-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70125号.

[29] 张明龙、张琼妮.国外生命体领域的创新信息(4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9.1~384,ISBN 978-7-5130-4475-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24033号.

[30] 张明龙、张琼妮.国外能源领域创新信息(5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9.1~385,ISBN 978-7-5130-4487-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31367号.

[31]张琼妮、张明龙.新中国经济与科技政策演变研究(46.8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05.1~464,ISBN 978-7-5203-0426-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09476号.

[32]张明龙、张琼妮.美国生命科学领域创新信息概述(4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7-7.1~410,ISBN 978-7-5164-1542-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50886号.

[33]张明龙、张琼妮.日本创新信息概述(48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7-7.1~488,ISBN 978-7-5164-1553-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66187号.

[34] 张明龙、张琼妮.国外宇宙与航天领域研究的新进展(5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11.1~390,ISBN 978-7-5130-5258-0.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71027号.

[35] 张明龙、张琼妮.俄罗斯创新信息概述(48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8-4.1~484,ISBN 978-7-5164-1685-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53182号.

[36] 张明龙、张琼妮.美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进展(49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8-8.1~498,ISBN 978-7-5164-1723-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10332号.

[37] 张明龙、张琼妮.国外光学领域的创新进展(47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9.1~361,ISBN 978-7-5130-5784-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91548号.

[38]张琼妮、张明龙.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从政府管理机制视角分析(48.3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061521,ISBN 978-7-5203-4448-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94464号.

[39] 张明龙、张琼妮.法国创新信息概述(5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9-61512ISBN 978-7-5164-1965-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04263号.

[40] 张明龙,张琼妮.美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进展5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9-081508ISBN 978-7-5164-1990-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73469

[41] 张明龙,张琼妮国外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进展44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101358ISBN 978-7-5130-6430-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188861

[42] 张明龙,张琼妮.澳大利亚创新信息概述45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0-071452ISBN 978-7-5164-2172-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03272

[43] 张明龙,张琼妮.加拿大创新信息概述5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0-091452ISBN 978-7-5164-2181-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23330

[44] 张明龙,张琼妮国外纳米技术领域的创新进展40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121401ISBN 978-7-5130-7341-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252023

[45]张琼妮,张明龙.意大利创新信息概述46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081450ISBN 978-7-5164-2372-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1)第071522

[46]张明龙,张琼妮.北欧五国创新信息概述48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081482ISBN 978-7-5164-2401-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1)第103295

[47]张明龙,张琼妮农作物栽培领域研究的新进展48万字,两人合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2-101409ISBN 978-7-5130-8381-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2173743

[48]张明龙,张琼妮.瑞士创新信息概述38万字,两人合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3-091377ISBN 978-7-5164-2870-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3)第142537

[49]张明龙、张琼妮.防治和减轻自然灾害研究的新进展(43万字,两人合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4-011388ISBN 978-7-5130-8986-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3)第225806号.


(二)近十多年发表论文的情况

[1]张明龙.推进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J].学术月刊,2005,⑴:38-43

[2]张明龙.《长白学刊》扶我学术上台阶[J].长白学刊,2005,⑴:前16

[3]张明龙.所有权与产权异同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6:产权理论与经济发展[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156-165

[4]张明龙.待购企业应收款与存货的核查[J].交通企业管理,2005,⑹:32-33

[5]张明龙.市场供求变量及趋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5,(13):84-86

[6]张明龙.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分析[J].学术论坛,2005,⑻:105-108

[7]张明龙.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思索[J].经济学家,2005,⑷:102-10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综合版的区域经济栏2005-9-19全文转载。

[8]张明龙.健全科技计划信用制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⑷:74-78

[9]张明龙.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5,⑽:268-270

[10]张明龙.企业负债压力的财务比率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5,⑽:48-49

[11]张明龙.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⑾:20-22

[12]张明龙.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纵向考察[J].科技管理研究,2005,⑿:29-32

[13]张明龙.政治经济学原理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J].长白学刊,2006,⑴:73-75

[14]张明龙.制造业链式化转移探索[J].工业技术经济,2006,⑸:99-101.

[15]张明龙,冯新勤.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 [J].科技管理研究,2006,⑸:61-63

[16]张明龙.推进区域制造业发展研究——以台州市为例[J].中国发展,2006,⑵:48-52

[17]张明龙.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⑶:66-69

[18]张明龙.提高企业收购的谈判效果[J].商业研究,2006,(15):58-61

[19]张明龙.转变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6,⑺:40-41

[20]张明龙.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⑽:226-228

[21]张明龙.待购企业营业费用项目的审计[J].商业研究,2006,(24):40-43

[22]张明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背景下的人才队伍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7,⑴:15~17

[23]张明龙.“长三角”末端区域如何发展制造业[J].浙江经济,2007,⑵:46-47

[24]张明龙.核查待购企业的收入报表[J].时代经贸,2007,⑵:1-3转5

[25]张明龙.又好又快培育县域龙头企业——以台州所属各县域为例[J].乡镇经济,2007,⑷:37~40

[26]张明龙.合理划分经济区的思索[J].生产力研究,2007,⑺:12~13

[27]张明龙.审核待购企业资产负债表[J].商业研究,2007,⑼:142~146

[28]张明龙,官仲章.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运行机理分析[J].天府新论,2007,⑸:42~46

[29]张明龙,张琼妮.“长三角”末端区域制造业转变增长方式——以台州为例[J].中国发展,2007,⑶:106-111

[30]张明龙等.加强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思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⑸:52-56

[31]张明龙,徐璐.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区为个案 [J].生产力研究,2007,⒆:105~107

[32]张明龙.Positive Analyses on the policy support system for promoting the civil innovative activities—— The case study of Taizhou China  [M].Proceedings of  China Private Econom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Forum 2007,The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573~582;CPCI-S(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

[33]张明龙.我国专利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发展,2008,⑴:118~119

[34]张明龙,杨剑.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 [J].学术交流,2008,⑴:68~73

[35]张明龙.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理论导刊,2008,⑵:108~10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教育版的管理经验栏2010-3-16全文转载。

[36]张明龙,官仲章.基于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⑵:80~83

[37]张明龙.核查待购企业的人际关系[J].时代经贸,2008,6(97):5~6

[38]张明龙.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问题思索[J].天府新论,2008,⑶:37~40;《学术界》2008年第4期摘录400字.

[39]张明龙.我国古代农村土地开发思想管窥[J].乡镇经济,2008,⑸:32~34

[40]张明龙.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取决于技术自主创新[J].经济论坛,2008,⑸:13~14

[41]张明龙.建设促进创新活动的区域政策体系——以台州为例[J].中国发展,2008,⑶:102~106.

[42]张明龙.从引进技术走向自主创新——韩国科技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⑺(上册):58~60

[43]张明龙.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8,⑺:49~53

[44]张明龙.我国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纵向考察[J].科学管理研究,2008,⑷:55~58,新华文摘2008年第20期辑目.

[45]张明龙.国外如何运用政策促进科技创新(上)[J].党政论坛,2008,⑻:60~62

[46]张明龙.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议——以台州为例[J].时代经贸,2008,⑻中旬:6~7

[47]张明龙,官仲章.产业集群突破生命周期拐点的关键 [J].开发研究,2008,⑹:105~108;陈秀山.中国都市圈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研究[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0. 296~303(相当于二级)

[48]张明龙,张琼妮.韦伯工业布局论的结构考察[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⑸:64~67

[49]张明龙.增强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建设——以台州为例[J].乡镇经济,2008,⑾:105~109

[50]张明龙.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以台州市为例[J].城市,2009,⑶:63~67.

[51]张明龙.通过健全科研信用制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9,⑸(上册):14~17.

[52]张明龙.待购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方法[J].商业研究,2009,⑹:63~65.

[53]张明龙.美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管窥[J].黑龙江史志,2009,⒅:16~17.

[54]张明龙.日本运用长期发展规划推动科技创新[J].学理论,2009,⒆:36~37.

[55]张明龙.我国就业政策的六十年变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⑽:21~26,新华文摘》[2010,⑵]以《改革前我国就业政策的主要特征》摘载500余字;青海日报  2010-02-08第七版摘载500余字

[56]张明龙.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创新实力考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⑶:57~59…84.

[57]张明龙,张琼妮.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⑿:43~46.

[58]张明龙等.国外治理“三废”新技术概述[J].生态经济,2010,⑵:124~127转17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59]张明龙.瑞典高效的创新政策运行机制揭秘[J].科技管理研究,2010,⑹:6~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2010年第7期第72~75页全文转载。

[60]张明龙等.运用科技进步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活动 [J].贵州社会科学,2010,⑻:98~102.

[61]张明龙,张琼妮.低碳经济条件下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J].中外企业家,2010,⑸(下):39~41.

[62]张明龙,张琼妮.美国专利制度演变的纵向考察 [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⑷:25~29,12月出版

[63]张明龙,张琼妮.以色列高效创新运行机制揭秘[J].科技管理研究,2010,(23):22~25转4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11年第3期第72~77页全文转载。

[64]张明龙.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对经济危机的不同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12: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1:176~189

[65]张琼妮,张明龙.以色列高效创新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⑵:87~92;转载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宏观经济的“国际政策探讨栏”,2011年7月21日分上下两部分全文转载。

[66]张明龙,张琼妮.低碳经济条件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J].生态经济,2011,⑷:92~94……101,4月1日出版

[67]张明龙,张琼妮.美国运用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活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⑵:49~52,6月出版

[68]张明龙.中小企业负债压力的财务比率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⑸:63~64.

[69]张明龙,张琼妮.国外氢能开发新进展概述 [J].生态经济,2011,⑿:101~104,12月1日出版

[70]张明龙.高新产业发展有赖政策创新[J].浙江经济,2012,⑴:38~39,1月出版;

[71]张明龙,张琼妮.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特征与优势 [J].科技管理研究,2012,⑵:90~94,1月出版;

[72]张明龙,张琼妮.美国科技高投入政策促进创新活动的作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⑵:37~39……73,6月出版

[73]张明龙,张琼妮.中国建立科研诚信长效机制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2,⑶:124~125,3月出版

[74]张明龙,张琼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信用管理方法创新[J].发展研究,2012,⑺:17~19,7月出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宏观经济栏”全文转载

[75]张明龙,张琼妮.区域合作的一种可行模式:产业链式化转移与承接[J].贵州社会科学,2012,⑺:89~94,7月出版

[76]张明龙,张琼妮.中小企业的规模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⑷:81~85,8月出版

[77]张明龙.运用产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J].城市,2012,⑾:25~29;11月出版

[78]张明龙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信用环境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3,⑶:65~66转89,3月出版

[79]张明龙,高文欢,万方.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动趋势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⑵:58~65.

[80]张明龙等.《考工记》反映的手工业专业分工及其发展[J].时代经贸,2013⑷下,4月出版

[81]张明龙等.企业运行状态的财务比率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13,⒅,6月25日出版:193~196.

[82]张明龙,张琼妮.构建有序竞争的市场规则体系[J].中外企业家,2014,⑷:9~12,4月出版

[83]张明龙,万方.中美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⑷:56~60,7月出版

[84]张琼妮,张明龙.构筑科研人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4,⑼,9月1日出版:152~156.

[85]张明龙,周剑勇,刘娜.杜能农业区位论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4,⑸:95~100,9月出版

[86]张明龙,张琼妮.空间视角下台州港口资源开发的思考 [J].开发研究,2015,⑴:1 47~149;2015年2月20日出版

[87]张明龙,周剑勇.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⑸.

[88]张明龙,张龙.依托技术进步构建区域产业升级新模 [J].中外企业家,2015,⑾:30~33,2015年11月5日出版

[89]张明龙,张琼妮.我国宏观调控及其政策变迁纵向考察 [J].中外企业家,2016,⒀:223~227.

[90]张明龙,张琼妮.我国就业制度演变的纵向考察[J].经济与管理论丛,2016,⑶:64~71.

[91]张明龙,张琼妮.“十三五”时期多元化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研究[J].发展研究,2017,⑶:44~49.

[92]张琼妮,张明龙.我国就业管理制度演变的纵向考察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⑹:5360

[93]张琼妮,张明龙.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⑴:4147

[94]张琼妮,张明龙.推进浙江山区竹类资源开发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1,⑷:126-128

[95]张琼妮,张明龙.企业研发人员之间的溢出效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⑶:145-152 

 

1234-11_副本

张明龙小学毕业照(摄于1966年6月)

01_副本

1981年1月,张明龙与夫人章庆平摄于杭州西湖三潭映月。

图片1_副本

1991年8月,张明龙一家摄于北京颐和园。

DSC03241_副本

2009年9月,张明龙与夫人章庆平摄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

IMG_1736_副本

2014年4月女儿张琼妮、女婿黄凌峰和外孙黄江岳摄于临海灵湖。

mmexport1453987978164

2015年10月,张明龙与夫人章庆平带着外孙黄江岳登江南长城。

2017年劳动节在杭州八卦田遗址

2017年劳动节,在杭州八卦田遗址。

IMG_20170731_133535

2017年7月,张明龙与夫人章庆平一起赴韶山,参观毛泽东主席故居,缅怀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

mmexport1540263249114

mmexport1540263260967

IMG_20181023_113702

mmexport1540264564382

2018年10月,张明龙与夫人章庆平一起游览桂林漓江。

 

2019年10月19日,在中国高校经济理论与思政教改研究会第32届论坛作学术报告。

2021417日,参观温州苍南县矾山镇矾矿南洋312平硐。

2021710日,考察丽水松阳县新农村建设现状。

2022112日,考察台州黄岩山区资源开发进展状况。

2023916日,出席中国高校经济理论与思政教改研究会第36届论坛,主持专家主题报告会。

2023102日,与亲人一起回到三门老家,出席大妹女儿郑旖与德国帅哥费来德的婚礼


2004年4月13日考察寿仙谷药业公司生产基地。


2004年4月24日参观位于岱山县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


2024年11月9日在中国高校经济理论与思政教改研究会第37届论坛作主题报告


2025年4月6日夫人章庆平在三门县园里村观赏桃花。

2025年4月6日与夫人章庆平、大妹张明彩和二妹张明霞等一起,在三门县园里村观赏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