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爸爸
张琼妮[1]
一、慈眉善目的爸爸
记得小时候,我在爸爸的书房里写作业。我的小书桌在爸爸的大书桌后面。做完作业,闲来无事,看着爸爸的背影,突发奇想,要不给爸爸画一幅画吧。随手拿了一张便签纸,就开始勾画爸爸的轮廓。用不了多久,一幅爸爸坐在藤椅上的侧面像就画好了。由于便签纸太小,我只能在藤椅的空隙处加上几笔,成了和爸爸的身子不相称的两条腿,没想到却使画面产生了远近对比鲜明的视角效果。爸爸看到后,不由发出啧啧赞叹,画得太像了。1989年儿童节之际,这幅画被浙江师范大学校报刊载,那时我还不到8周岁,它成了我第一份发表的作品。真的,现在想起来也很佩服当时的画功,不经意的几笔就清楚勾勒出爸爸的特征。我的爸爸,圆圆的脑袋,胖乎乎的身子,那么和蔼可亲,那么慈祥善良。
小时候,爸爸经常会陪我一起下象棋。我下棋的技术当然比不过爸爸,总是被爸爸吃掉一颗颗棋子。到了最后,爸爸的车就围着我的将转,其实一步就可以决定输赢,但爸爸总会让着我,转了好几圈,我的将还在棋盘上。爸爸笑着说,这叫磨豆腐。爸爸乐呵呵地笑着,活像弥勒佛。
二、严肃认真的爸爸
但是爸爸也有严肃的时候。爸爸一严肃,我也会心惊胆战。小时候的许多事,本来早就忘了,后来听爸妈说说,又会想起来。记得我刚从老家到金华上幼儿园时,爸爸让我学习识字,可是我的屁股就像抹了油一样,怎么也坐不住。爸爸自然会耐心地教育我。可是我一个小孩子家家,还不懂事,只想着出去玩。后来有一次,爸爸真的发火了,居然从门背后拿出一把竹梢打我的屁股,原来这就是爸爸藏了多时的杀手锏。这竹梢可是威力无穷,我只觉得屁股火辣辣的好疼,哇哇大哭,但从此长了记性,再也不敢撒野了。据说这竹梢只用了一次,但我慢慢地就养成了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爸爸一直对我要求很严。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就开始教我读英语国际音标。那时,我的琴房就是爸爸的书房,靠钢琴的墙面上贴满了我的奖状。到了暑假,爸爸就会在奖状旁边挂上一张国际音标图,教我如何发音,每天都要练一段时间。有时我偷懒的情绪就会涌上心头,可是看到爸爸认真严肃的样子,又只好乖乖地站在那里跟着念。爸爸还给我一本英语单词手册,教我采用循环记忆法背单词,就是每天背5个,第二天再把前面的5个复习一遍,再背下一组。于是背单词成了我暑假每天必做的功课。爸爸以前做过英语代课教师,有很好的英语功底,他这样要求我觉得是件很平常的事。有一次,我在爸爸的书桌抽屉里,发现一本已经翻得面目全非的书,打开一看,全是英语单词,画了很多线线圈圈,而这本英语书爸爸是经常带在身边的,一有空就翻开看看。原来,爸爸从未停止过英语学习,而我怎么能偷懒呢!
三、善于教育的爸爸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一直都是那么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爸爸的书房里全是书,一到晚上,爸爸就融入在这片书的海洋中。有一年暑假,爸爸为了写一本书,通宵达旦地工作,到后来背上贴满了止痛膏药。爸爸这么忙,但我有问题要请教爸爸的时候,爸爸总是毫不含糊,马上停下工作帮我解答。有一次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只能求助于爸爸。爸爸很快就解出来了,耐心地讲解给我听,然后问我听懂没有。我点点头,没想到爸爸马上说那你把解题思路给我再讲一遍。在爸爸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而且做事也很有计划,那是因为每到寒暑假爸爸就会要求我制定作息时间表。
从小学到初中,爸爸的书房一直兼作我的琴房,那架钢琴也一直保留到现在。我很早就开始学琴,可是那个时候钢琴是多么贵重的一件家当!爸妈仅靠一点工资,收入并不高。但是为了培养我的兴趣爱好,爸妈毅然决定分期付款为我买了一架钢琴。那架钢琴要3千8百多元,差不多是爸妈两人月薪水的10倍。就是因为买了钢琴,家里多年没有添置其他家具,一直到我读小学四年级,才买了一台彩电。当时,小伙伴们每天晚上都能看看动画片,而我却要坚持练琴一到两个小时,觉得很辛苦。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家里天天荡漾着琴声的感觉是很美好的,我也因此比别人多了一项特长。当然,小时候练琴并不会那么自觉,只是当作一种任务,有时候还会埋怨钢琴剥夺了我的自由。但是,长大后我就能理解爸妈的良苦用心,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爸爸还说我的琴声给了他很多灵感。弹琴右手是旋律,左手是和弦,美妙的琴声是由旋律与和弦水乳交融组合而成的,这也是他后来提出“计划与市场水乳交融结合模式”的思想源泉。就这样,我在弹琴,爸爸在写作。别人做学问需要安静的环境,可是爸爸却能在琴声中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爸爸是深受学生爱戴的大学老师,讲课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常常能把人逗得捧腹大笑。爸爸也懂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总会耐心地不厌其烦地教育我、开导我,很少训斥我。每当我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爸爸都会给予肯定,并与妈妈一起分享我的快乐,鼓励我继续努力。鼓励的方式,随着我的成长而稍有变化,小时候多一些物质方面的奖励,渐渐地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引导和精神上的激励。爸爸很早就开始教我识字读书,然后写句子、写短文。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还保持着每天用书签纸写一句话的习惯。爸爸给我买了好多作文书。我非常喜欢看,但那都是别人写的,怎么才能变成自己的文章呢!爸爸告诉我要多看多练,可以模仿别人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引用别人漂亮的辞藻和语句,但切忌抄袭。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假如我是医学家》。爸爸看后,觉得写得很不错,可以投稿试试。后来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一本精美的《小学生时代》杂志,这篇文章居然发表了。那时,我别提有多开心啦!到现在,在google里都能查到这篇文章呢。那本小小的刊物,对我是一种无形的鼓励,从此对写作有了更强的信心。
爸妈为了开阔我的视野,丰富我的人生经历,在我11岁的时候,带我去北京游览名胜古迹,后来还陆续带我去过上海、舟山、云南、缅甸、张家界等许多地方。考上研究生后,爸妈为了奖励我,又带我重游了一次北京。有了爸妈这样的良师益友,我很少有思想上的困惑。一直到现在,每到周末,我都会和爸妈保持通话,汇报最近生活和工作上的情况。因为我非常信赖我的爸爸妈妈,学业、事业上碰到问题,总有家人可以倾心沟通、排疑解惑,这种精神上的支持,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四、留意细节的爸爸
爸爸是个心很细的人。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爸爸还住在单身宿舍。晚上,爸爸经常备课写教案到深夜,怕我睡不着,就拿了一把小花伞放在床上,用来遮挡灯光。我5岁那年,妈妈还没有调到浙江师范大学,爸爸一个人带着我。爸爸每天给我买两块大排,中午一块,晚上一块。把我的身体养得棒棒的,结实得很。
爸爸经常出差,可每次都会记得为我带些东西。小时候我最爱翻爸爸的旅行包,因为里面总是能发现很多惊喜,有各式各样精美的糖果、糕点、小吃,还有一些非常漂亮的工艺品。爸爸有一次登上华山,不忘在华山顶上给我带了一块奖牌,上面刻着我的名字。
爸妈总是给我买这买那。不过他俩略有分工,爸爸关注的更多的是学习,妈妈则是生活起居。小时候,爸爸给我买得最多的是书,《世界文学名著》、《世界童话名著》、《世界通史连环画》、《中国通史连环画》、《上下五千年》等等。家里这么多书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的小伙伴们都羡慕不已,经常向我借书,而一到假期,我最喜欢做的事也是看书。
我记得上中学后有一天晚上,爸妈神神秘秘地拿了一样包装精美的东西给我,说这是我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爸妈要送我一样礼物。打开一看,是个漂亮的水晶小屋。当时心里真的很感动!都长这么大了,爸妈还记得六一节送我礼物,这小小的礼物融入了爸妈多少爱!
五、多才多艺的爸爸
在我的眼里,爸爸是一个多面手,学识渊博,才华过人。爸爸学什么像什么,而且常常是无师自通。
爸爸早年当过中学英语代课老师,临阵磨枪也能自如应对一帮学生。上大学后学习中文,写得一手好诗词。后来又改学经济学,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爸爸还会吹笛子,甚至能弹几下风琴,可以说我学钢琴也受到过爸爸的一点启蒙。
最让人称道的是,爸爸还烧得一手好菜,但这是他30岁以后的事。爸爸妈妈刚结婚的时候,爸爸是不会烧菜的。只是因为妈妈在劳动人事局工作,天天坐班,工作太忙,暑假里爸爸放假了,不得不承担起烧饭做菜的重任。爸爸干活从不敷衍了事,他很用心,也很会动脑子,肯钻研。爸爸买了一本烹饪书,就开始琢磨起来,先学着烧,再加以改良创新。一直到现在,烧菜这方面,妈妈几乎要退居二线了。凡遇到客人来,必定是爸爸掌厨。饭桌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搭配,但味道却往往好得惊人。爸爸有时会很自豪地说这是从饭店吃饭时学来的,或者说自己想着该这么做结果就做成功了。爸爸荤菜烧得特别出色,尤其是炖肉、大排、鱼之类的。爸爸还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前一天的残羹剩菜,经过爸爸的巧手又会变成一道美味,其实这是爸爸擅长用的切丁勾芡之术。我上大学后,一直在外地生活,总是很想念爸爸烧的菜。于是,一到寒暑假就马上跑回来,趁机可以解解馋。
爸爸最让我佩服的,还是他做学问的能力。他对写文章、搞科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我看来,爸爸写文章似乎得来全不费功夫,出书的速度甚至比我发表论文还要快,真是让人称奇。可是,爸爸总是谦虚地说这算不了什么,熟能生巧,写多了手顺了,自然会笔翰如流。他还说自己开始学习写论文时,一个星期才写几行字。据我观察,爸爸对搞学问,总是倾注了满腔热情和旺盛精力,忙碌的事务性工作,似乎一点也不会影响他的创作时间。有时候,妈妈也要抱怨,觉得爸爸待在书房的时间太久了,应该早点休息,可是爸爸依然对书房情有独钟。不过,爸爸还是经常会忙里偷闲,做做饭或者陪我们看看电视。
我现在也是一名高校教师,我能走上教师这条道路,也得益于爸爸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我和爸爸研究的学科差距较大,但是这种文科和工科的差别似乎对爸爸根本没有影响,他依然能给我提出很多好建议。
爸爸总是跟我说,人生有四大考题:学业、事业、婚姻、家庭,不能偏科,只有每项都取得较高的分数,人生才是成功的。我想,爸爸是做到了,在他60岁以前就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这四大考题。有爸爸这么一位前辈和榜样在,这四大考题也会成为我的人生目标,激励着我前进。
附:《小学生时代》上发表文章
假如我是医学家
浙江省金华市北山路小学五⑴班张琼妮
假如我是医学家,我将制造出一种能治百病的药。这种药的味道跟巧克力一样,大人小孩都喜欢。这种药不仅味道好,而且药效快,病人只要吃上一二片,症状马上消失,再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健康。
假如我是医学家,我将制造出各种能弥补残疾人缺陷的东西。耳朵聋的,我在他耳朵里粘上一层特殊的薄膜,这种薄膜能不断放出共振超声波,接收人们说话的声音。身体瘫痪的,我在他瘫痪部位装上一种自动治疗器,这种治疗器能不断地对瘫痪的部位进行整修,没过几个星期,病人就可以行走了。缺胳膊少腿的,我在他缺少的部位装上跟原来大小、形状和颜色都相同的手或脚。这种手脚非但看不出是假的,而且使用起来和真的一样灵便。这样,残疾人就能像健康人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假如我是医学家,我将建造一个能迅速消除悲哀、愤怒、优伤等心情的理疗室。只要人走进一间充满红光的理疗室,就会兴奋,振作起来;走进一间充满花香和柔和乐声的房子,就会心花怒放,快乐欢畅。于是,走出理疗室的人,一个个都变得笑容满面。
假如我是医学家,我将制造出一种能使医生做手术不出事故的协助器。这种协助器戴在医生手上,当手术可能出差错时,协助器马上发出警告,这样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事故就避免了。
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也不一定会当医学家,但我希望以上说的这一切有一天能变成真的。
摘自曹荣庆、林才溪、郭金喜等著《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上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39~43页。
[1]作者简介:张琼妮,1981年生,女,浙江三门人,博士,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软件复用和企业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