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的位置: 名家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出版学术专著《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8日 10:08:55  浏览量:

出版学术专著《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

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张琼妮与张明龙合写的学术专著《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从政府管理机制视角分析》,16开本521页,48.3万字。责任编辑:刘艳。

该书从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实践出发,以产业成长壮大为考察对象,采用空间分析与时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索相关理论及学术观点,依据政府管理机制视角,梳理出思维脉络和分析框架。

本书研究了产业成长与发展趋势、产业布局与非均衡发展、溢出效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重要产业的创新进展,以及激发产业创新内在活力、加强产业创新微观基础和优化产业创新宏观环境的国际经验,进而借鉴国际经验阐明加强我国产业创新的基本思路。

前言

产业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工越细,产业内含的行业也越多。整个产业的基本构成细胞就是各个企业、事业单位、服务机构等。产业的核心部分是制造业,它涵盖从原材料到生产出消费品的全过程。包括把原材料加工为零部件和半成品、由零部件装配成整个机器设备、从半成品生产出最终产品等方面的所有工业部门。制造业一般分为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我国常把资本品制造业称作装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段,它提高了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了第二产业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同时,它还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生产方法和产品式样创新,资本经营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制造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国都把加快制造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在产业构成体系中,除了制造业,还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产业为社会提供服务,更为社会提供产品,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产品从自然物、原材料演变成最终消费品,需要运用环环紧扣的各种技术,穿越预先设定的工艺流程,经过一系列制造或加工程序才能完成。这一过程,从技术角度看,会形成一条长长的技术链。产品技术链,没有一个固化的定式,但总是由低端向高端发展。近年,它正伴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不断向高端延伸。目前,制造业技术链高端几乎被现代技术垄断,处于技术链高端的产品,几乎都是由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

在现代制造技术视野中,制造不是单纯使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生产过程,它除了机械加工方法外,还运用光电子加工方法、电子束加工方法、离子束加工方法、硅微加工方法、电化学加工方法等,往往形成光、机、电一体化的工艺流程和加工系统。现代制造技术正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精密化、微型化、清洁化、艺术化、个性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制造的各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220多种,可谓名符其实的制造大国。但与世界制造强国比较还有明显差距,我国产品,大多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原材料和燃料消耗大,产品附加值低。特别是,代表制造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我国的落后状况尤其明显,大多数装备生产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创新的政府管理机制,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变增长方式,抓紧培育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技术,并通过现代制造技术促使产业及产品向技术链高端延伸,以便降低技术链低端产品的比重,相应提高技术链高端产品的比重。

本书两位作者,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重要课题研究20多项。已发表《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分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形式》、《运用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区域合作的一种可行模式:产业链式化转移与承接》、《以色列高效创新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瑞典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特征与优势》等有关产业发展与创新的论文50多篇,并已出版相关学术专著多部。近日,两位作者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推进产业理论探索。《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从政府管理机制视角分析》,就是两位作者在系统梳理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

本书从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实践出发,以产业成长壮大为考察对象,针对一些亟待解决的产业发展与创新前沿问题,进行大胆的理论探索,阐述了一些颇具启发性的新见解,拓宽了对产业理论研究的视野,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只要读者耐心读完全书,不难发现这部专著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一)注重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1.努力进行理论概念创新。

本书为了准确阐述产业基本原理,运用科学抽象法或合理推导法,大胆进行概念创新。这种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⑴提出独创的全新概念。如研发溢出盈余、信息溢出盈余、管理溢出盈余、产业渗透融合创新、产业交叉融合创新、产业重组融合创新、信用安全保障号码制度。⑵修正、充实某些原有的理论概念,或对它们作出新的解释,使它们更加完善、准确,特别是注意赋予它们与规范的学术语言相一致的新涵义。如产业结构概念,有些通俗读物或教科书把它定义为: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显然,这个定义把产业结构看成是三大产业在整个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忽视了省、市、县各级不同区域显示的产业结构,而且没有时间限定,难以确定这种比重存在于那个截止日期。另外,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来划分整个产业,也不符合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划分标准,容易造成歧义。对此,本书把产业结构的定义修改为:各个具体产业部门及其表现形式,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总体构成和组织方式。⑶由已有概念演绎出相关的概念,如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演绎出主导产业生命周期、龙头企业生命周期、主产品生命周期、核心技术生命周期。⑷由分解外延较复杂概念推导出从属于它们的较简单新概念,如从产业结构的时空差别,推导出产业时间结构、产业空间结构;又从产业结构中人与物的要素差别,推导出产业主体结构、产业客体结构。

2.努力进行理论观点创新。

本书提出的创新性理论见解较多,现择要述之:

产业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始动力,也是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手段。产业创新在促进和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可以表现为一项技术创新或一项工艺流程改革,可以表现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可以表现为在龙头企业牵引下产生产业集群,可以表现为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可以表现为通过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出新兴产业。

链式化转移与承接现象,呈现迅速发展趋势,正在逐步取代整个企业搬迁的掏空式转移或承接,并成为产业区际流动的主流。

产品价值链的获利能力,不仅取决于产品内含的增值环节和附加值,而且还会受到生产该产品所在地的影响。同种产品的价值链,配置到不同地点,由于生产环境的差异,可以形成大不相同的利润率。

当今,人力资源要素比例高的部门,除了一些传统产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以外,计算机软件设计、生物芯片开发等前沿产业,也集中了大量优质人力资源,所以它们的利润率比较高。而且,这些现代产业,由于高技术形成的自然屏障,有可能把市场竞争暂时阻挡在外,使自身创造的高利润不会被社会平均化,确保拥有较高的部门利润率,相应的,这些部门内的劳动者也会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

科技研发人员从事发明创造活动时,如果通过相互交流和接触,吸收了其他研发人员在知识、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积极溢出,促使研发效率提高,由此增加的研发溢出盈余,可以提高产业利润率。

信息人员从共享积极溢出中获得的信息溢出盈余,有利于促使利润率水平提高。这种盈余,其来源是企业外部的积极溢出效应,不需要企业追加物力和人力方面的生产要素,这相当于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消耗,或者节省了预付资本的支出,其数量相当于由此缩减的信息费用总和。

体现在管理人员身上的管理智慧、管理知识、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和经营经验等企业投入的人力资源要素,在区域聚集促使相关企业加强联系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积极溢出效应,从而提高经营管理业绩,由此产出的社会边际产品,大于企业分散时形成的私人边际产品。

以优势产品为导向培育优势企业,以优势企业为导向培育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以特色产品为基础的区域产业体系和相应的支柱产业结构。

产业交叉融合创新,一般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在各自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出现技术交叉,实现功能互补,形成研发功能更强大的新技术,研制出具有产业交叉性质的新产品。例如,纳米材料产业向电子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电子产业也向纳米材料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两者技术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发生碰撞融合,形成技术交叉性质的功能互补,研制出一大批微电子产品。

建设和完善促进创新活动的产业政策体系,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必须依据促进创新活动的具体要求,制定、充实和完善各个单项产业政策。接着,在单项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分别理顺产业结构政策体系、产业组织政策体系和产业布局政策体系。然后,三大不同系列的产业政策体系,通过体系内部各种产业政策要素融合,形成体系内统一的产业政策机制;再通过各个体系产业政策机制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产业政策整体融合机制,并由这种产业政策整体融合机制,对经济主体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的综合的引导作用。

(二)注重论证评析的客观性

本书始终把研究对象放到它赖以存在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展开考察,坚持实事求是地精审论证,客观公允地剖析评价,尽力避免理论分析因褒贬失据而走极端的大忌。例如,书中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产业分类标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织方式、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产业融合机制,以及产业创新内容等许多产业理论的研究成果,作了客观平实的回顾和叙述,既不有意夸大、拔高这些理论观点的意义,也不有意苛求、鞭笞它们的局限性。

特别是对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产业空间合理布局、溢出效应及其表现形式、增长极非均衡发展、推进型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关系、产业发展阶段性的划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展开较为详细的比较考察,使它们尽可能以真实的整体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该书还努力精确透视各种经济现象,尽可能客观平实地揭示它们的本质特征,如在充分肯定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对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分析,指出虽然已属制造大国,但与制造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大力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争取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三)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本专著用科学抽象法和矛盾分析法,作为贯穿全书的宏观研究方法。本书选择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前沿问题作为探索对象,着手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博览与之相关的论著,细加考辨,取宏用精,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抽绎出典型材料,高度概括,精心提炼,形成了此书的理论核心和思维脉络。

同时,采用动态分析法、非均衡原理、周期波动理论、制度分析、产权理论、投入产出法、组织行为学、系统论、控制论和实证描述法等现代产业理论的研究方法,作为各具体章节的微观分析手段,从而建立起多层面剖析和立体型考察的分析框架,突出了产业发展与创新模式的直观性和实体性效果,提高了研究成果的规范性和学术性水平。

此外,本书注重空间分析与时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书中第一章产业成长与发展趋势,第一节和第三节以区域空间视角研究为主,而第二节我国古代产业的成长与演变,则是以时间序列视角探索为主。第二章产业布局与非均衡发展理论,全章主要内容是以区域空间视角进行研究的,但涉及关于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产业周期性波动发展等问题时,又侧重于时间序列视角进行探索。其他各章可能也会看到这种现象,之所以采取空间分析与时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有利于更清楚、更系统地阐述产业发展与创新理论观点。

(四)注重结构内容的合理性

本书大体跟随产业发展的自然进程,从政府管理机制视角,提炼和组织理论研究内容,安排全书的逻辑关系和基本思维走向,尽量做到章节之间有机衔接,避免结构松散可能产生的框架缺陷,建立起比较合理而严整的全书体系。全书共8章,大体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第一章至第三章的三章内容组成,以研究产业成长发展为主。第一章从分析产业、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产业集群等基本概念入手,为研究产业发展与创新理论奠定基础。接着,考察我国古代产业的成长与演变状况,既为揭示产业成长发展轨迹提供实际案例,也可彰显我国古代对世界产业进步作出的贡献。然后,以制造业为核心,探索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第二章从产业空间布局角度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分析产业发展的理论来源,着重考察了杜能以同心圆模式创建的农业布局理论,韦伯以独创等费线及费用最小区域为核心的工业布局理论,佩鲁以增长极为基础的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等,旨在厘清本书的理论源头与基本脉络。第三章以产业发展关键指标利润率为基点展开研究,认为企业外部积极溢出效应,可提高产业利润率。溢出效应不仅能诱导企业集群产生,而且能诱导产业集群出现。科技研发人员、信息人员和管理人员会产生溢出效应,企业、家庭和公共经济也会产生溢出效应。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至第八章的五章内容,以研究产业创新为主。第四章系统梳理了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电子信息、纳米技术、光学、航空航天、材料、能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生物科技等九大重要产业取得的创新成果,便于了解和把握世界产业创新的进展趋势。第五、六、七三章,考察的视角,集中在世界上典型创新型国家促进产业创新的经验,分别阐述这些国家如何通过健全和完善政府管理机制,激发产业创新的内在活力,加强产业创新的微观基础,优化产业创新的宏观环境。第八章针对我国产业创新的现有成效及存在问题,借鉴典型创新型国家政府促进产业创新的成功经验,提出进一步加强促进产业创新政府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五)注重对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本书把理论研究的基础建立在产业经济的实践活动中。密切联系我国产业经济的运行现状,揭示产业成长和发展轨迹,探索和预测产业创新趋势。同时,系统考察典型创新型国家促进产业创新的政府管理机制,仔细提炼可供参考的经验。

然后,在充分了解本国产业创新现状和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富有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的对策性建议: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和区域环境,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内在活力;通过增强企业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实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微观基础;通过加强科技信用管理、产业政策体系,以及人才、资金和土地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宏观环境。由于这些措施贴近我国产业经济运行实际,又有国外有关产业创新先进经验可以借鉴,易于掌握,便于操作,因此,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张琼妮  张明龙

2018年9月3日